[摘要]靈長類動物價格普遍都貴,購買的人需要擁有一些經濟實力,而能購買包括小熊貓在內的數萬元的寵物,看重的更是它的「少見」。目前有一位商人訂購了一隻小熊貓,準備購買作為禮物送人。
賣家給記者發來的待售小熊貓視頻截圖
賣家發來的懶猴照片
賣家發來的獼猴照片
小熊貓在線交易 一隻16萬
「我這小熊貓、猩猩、老虎、石猴……都是頂級寵物。」近日,一則號稱頂級寵物銷售的廣告信息在一款通訊軟體上出現。
銷售信息中提到的小熊貓是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的,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在法律中被禁止作為商品私下交易。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暗訪發現,在幾款流行的通訊軟體上,小熊貓交易的信息頻頻出現,其價格被賣至3萬到16萬元不等。
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批准。
「只要有錢,老虎都能買。」一位來自北京豐臺地區的寵物銷售店主甚至表示,他的實體店內賣法律允許銷售的寵物,但顧客只要給得起錢,他還能弄到更加「珍貴」的寵物。
發現
網上出售小熊貓
16萬元一隻
「小熊貓是16萬元一隻。」名為「頂級寵物預售」的賣家開口報價,並不避諱自己銷售的動物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
在社交軟體上,賣家「頂級寵物預售」建起了一家網店。在其個人資料中顯示,店主銷售的動物還有幼年猩猩、幼年老虎、石猴、拇指猴、羊駝、大耳狐和鸚鵡等。「賣的都是頂級寵物。」在這位店主的相冊裡,展示了部分待售的動物:兩隻白色大耳狐裝在一隻籠子裡,穿著服裝的猩猩和獼猴被放置在大籠子裡,一隻小熊貓正在吃食。
北京青年報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與店主交談,這位賣家對其店內的動物一一報價,大耳狐是8萬元一隻,而最貴的動物是小熊貓,達到16萬元一隻,並強調手上有現貨,已經打了針,只能當面帶現金交易。
在另一款通訊軟體上,近4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聚集在一個虛擬的討論群內,討論的話題圍繞一些另類寵物。討論群的說明顯示,群內都是一些飼養另類寵物的網友。
北青報記者申請進入群內,在近半個月時間內,群內保持上線狀態的網友始終在半數左右。根據不斷進行的討論顯示,群內一些網友飼養著靈長類或爬行類動物。
求購和銷售各種動物的信息也不時在群內出現。「有需要找我,松鼠猴一萬六北京現貨。」一條靈長類動物銷售的信息發布出來,引起群內短暫的討論。類似的交易信息頻繁出現在群內。
「現貨。」2月20日下午,群內一位網友發布一條極為簡短的寵物銷售信息,並配有兩張圖片。圖片上,一隻小熊貓被關在鐵籠中,一位網友表示,小熊貓待售,價格為4萬元。信息很快引起群內網友的興趣,有人詢問細節,發布者則告知私聊。
觀察
賣家多低調
怕林業局找麻煩
「這東西誰也不敢明著賣。」一位自稱來自北京豐臺的寵物賣家透露,包括他自己在內,群內有幾位賣家都銷售小熊貓。
上述賣家稱,他在豐臺開辦公司,在林業部門辦理手續,屬於有動物買賣資質的「正規軍」,其銷售的寵物來自大興一處養殖基地。「公司主要賣正規的動物,比如名犬和矮種馬之類,小熊貓可以提供預訂。」這位賣家說。
北青報記者追問對方,小熊貓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何取得正規飼養資質。豐臺的這位賣家並未直接回答此問。
「你買一隻沒必要辦手續,手續指的是什麼,你現在可能不太明白,我給你講講。手續是給公司和飼養場辦理的,手續的前提條件是160萬元註冊資金、獸醫資格證書,還有飼養場的規模與環境許可。你只是家庭飼養,我們是有手續的。」
賣家稱,小熊貓這類保護動物的買家通常都買回動物作為寵物飼養,應該低調為妙。「這跟石猴一個概念,你找林業局辦手續,是自找麻煩。」賣家表示。
豐臺賣家的觀點在隨後的暗訪中得到驗證。通過群內賣家在言談中透露出的信息看,這些賣家多數都擁有實體店,銷售法律允許的寵物。
一家銷售寵物狗的賣家不時發布各類猴子的銷售信息,還有一家來自河北廊坊的寵物狗賣家,甚至發布了兩隻幼虎和一隻小熊貓的照片,聲稱可以提供這兩種動物的訂購。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賣家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不少人聲稱就在北京。
交易
先付高額定金買家須親自取貨
「提前一個月訂貨,貨到後,先交定金,再看貨。」廊坊賣家介紹了自己銷售小熊貓的流程,並表示此前曾送貨至北京的潘家園地區。北青報記者詢問能否送貨上門,這位賣家建議親自前往取貨最安全。
先交定金,再當面交易。包括小熊貓在內的一些售價較高的動物,其銷售流程都是如此。
「畢竟不是幾千塊的東西,我們需要根據顧客的預訂進貨。」豐臺的賣家稱,去年他賣出三隻小熊貓,「這玩意兒不是想收就能收到的。」
北青報記者在2月上旬,先後通過討論群向4位賣家求購小熊貓,其中兩位賣家告知沒有現貨,需要提前訂貨。另兩位賣家則表示手上有現貨,但需要先付定金,才能看貨。
廊坊的賣家說,別人預訂的小熊貓到貨後,可以破例允許記者自行前往看貨。
「你付定金給我,咱們當面驗貨。」兩位手上擁有小熊貓的賣家最初都不願意讓北青報記者先看小熊貓,再付款交易。
在暗訪過程中,與小熊貓賣家的溝通進入死胡同。賣家出於安全考慮,需要先付較高的定金,才允許北青報記者看到小熊貓。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有兩位賣家答應可以視頻看貨。
經過溝通,海澱的賣家發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隻關在鐵籠裡的小熊貓正在吃水果。儘管賣家保證小熊貓是現貨,但由於視頻是拍攝後發送,難以證明賣家手上有小熊貓。隨後,北青報記者聯繫另一位豐臺的賣家,對方答應,可通過通訊軟體的視頻通話功能,在線實時展示。
2月20日晚間,豐臺的賣家聯繫北青報記者,約定稍晚時間視頻聊天。按照約定時間,這位賣家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隻關在鐵籠裡的小熊貓。
兩段視頻交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驗證,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動物專家鑑定,視頻中的動物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
在發送視頻後,海澱的賣家向北青報記者提出交易,約定地點和時間,並告訴北青報記者,「交易結束,我們各走各的道,互不認識。」
小熊貓
名詞解釋
又名紅熊貓、紅貓熊、小貓熊、九節狼等,屬於獸綱食肉目浣熊科小熊貓屬。外形肥壯似家貓,成體體重可達8公斤。體毛紅褐色;四肢粗短,毛黑褐色;尾長而粗並雜有環紋。多三五成群活動,早晚出外覓食,喜食冷箭竹、大箭竹,亦覓食樹葉、果實及小動物。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等地,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其保護級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源頭
出售保護動物
來源隱秘
「正從南邊運送過來。」在與廊坊賣家聯繫期間,賣家透露一位當地商人向他訂購了一隻小熊貓,並模糊地介紹了來源。
豐臺的賣家稱目前手上有小熊貓,由飼養場飼養。另一位海澱的賣家也表示手上的小熊貓寄養在家。
「這東西有法律規定,不能隨意賣。」不肯透露小熊貓來源的原因出於賣家自保。但豐臺的賣家道出了他閉口不談來源的秘密。
「一般沒人做這個生意,他們也找不到貨源。」豐臺賣家直言,「都知道了,我們還賺什麼錢。」
在北青報記者暗訪期間,一位重慶的網友聲稱可以告知記者一條買賣渠道,但需要花錢買,「先付5000元的線索費吧。」
「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買什麼我是要承擔風險的。」這位在2011年成功從西南某省份購買過小熊貓的網友表示,由於告知銷售渠道承擔風險,要價不能低。此外,這位網友還提醒記者,網絡上的售賣信息多是假的,但他提供的購買渠道保證能購買到小熊貓。
為了確保銷售萬無一失,豐臺的小熊貓賣家對於買家也有要求。「有些人的買賣,就算我有資質,我也不願意做。比如天天得瑟的、吹牛的那種。」賣家表示,在中國養小熊貓的人不少,只是大家都很低調。
「有些東西,不是光有錢就能有的,渠道很關鍵。」賣家透露,由於渠道保密,買家低調,一般人很難接觸到私人飼養小熊貓的信息。
儘管賣家對於小熊貓的來源閉口不談,但交易的網絡仍在不斷擴張。
討論群內,偶爾有網友發布新群信息:「高端寵物群」、「蟒蛇專賣群」、「石猴群」和「另類寵物群」……圍繞寵物的各類新群不時冒出來,經過舊群擴散,吸引網友不斷加入。十餘天時間內,北青報記者通過1個群,陸續加入到另外5個群內。
法規
買賣保護動物 雙方都須國家授權
小熊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對於這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的交易來說,「法律上有規定,買賣雙方都要有許可證。」一位不願具名的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國家保護動物合法的流通途徑要求很高,買賣雙方必須有林業主管部門頒發的馴養繁殖許可證。
「個人飼養也需要。」該工作人員補充道,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除了買賣雙方都要有證,買賣還要獲得林業部門的批准,動物的運送也需要獲得相應的準運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另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出售、收購國家、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經市林業局審核同意,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批准;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市林業局或者其授權單位批准。
關注
網絡裡還有什麼動物不能賣
普通寵物的交易信息在群內發布通常都很詳細。名犬賣家發布一則廣告,內容包括圖片、種類以及電話聯繫方式。
「懶猴,現貨,3500元一隻。要多少有多少。」一位賣家發布廣告,北青報記者按照群內的規矩,單獨與賣家交談,對方告知,手上還有幾隻浣熊。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賣家在群內公開談論時,提及一些保護等級較高的動物,透露的信息則較少。一位河北廊坊的賣家發布獼猴銷售信息:5500元到6500元一隻,買家上門取貨。送貨上門,要額外加錢。並表示,買這些動物,最主要的問題,只在於錢。
「只要有錢,老虎都能賣。」讓普通人聽來覺得不可思議的豪言,在群內被兩位賣家說出口。其中,河北廊坊的賣家向北青報記者發了一張幼虎的圖片,聲稱自己的飼養場內有貨,賣價是17萬元一隻。
「有生意,但自己要注意。」一位山東的賣家經營靈長類動物,他表示,在群內發布消息,交易的成功率不錯,「這種生意都是在網上進行」。
松鼠猴10000元,獼猴6000元,靈長目的動物和小熊貓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待價而沽。
「出售各種野生動物,本人長期給動物園供貨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要的聯繫。」野生動物買賣的信息又一次出現在群內,網絡的虛擬性削弱了賣家進行違法交易的不安。「自己賣自己的就行。」山東的賣家提醒記者,但也要注意「防備釣魚的」。
在加入討論群的十餘天時間裡,群內的人數還在增加,截至發稿,人數上限為500人的群內,成員已經超過400人,動物交易的信息仍在不斷發布。
「養這些寵物的人,大都是有錢人。」廊坊的賣家表示,靈長類動物價格普遍都貴,購買的人需要擁有一些經濟實力,而能購買包括小熊貓在內的數萬元的寵物,看重的更是它的「少見」。這位賣家還表示,目前有一位當地的商人向他訂購了一隻小熊貓,準備購買作為禮物送人。
文/本報暗訪組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