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肥城市按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和《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檯帳》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實踐導向、過程導向,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在傳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城鄉文明水平在共建共享中不斷提升。
堅持目標導向,條塊結合抓創建
1、頂層統一規劃布局。調整充實肥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由市委書記任主任、市長任第一副主任、副書記任常務副主任,統一領導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立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辦公室,由市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內設綜合協調組、宣傳調查組、文秘材料組、檔案資料組、文明活動組、督導檢查組,統籌抓好全市創城工作的總體規劃部署、綜合協調推進。去年以來,先後制定出臺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體方案》、《工作檯帳》、《實地考察測評點位標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網格包保責任制方案》、《城區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方案》、《推進創城工作配檔表》等一系列文件,從全市層面謀篇布局,為推進各級工作開展提供指導遵循。
2、條上分線指揮作戰。根據創城工作任務重點和市級領導工作分工,制定《全市創城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市組織實施公共設施、公共秩序、美麗鄉村、社區小區、文明創建、誠信建設「六大」提升行動,每項行動由1名市級領導包保督辦,明確1個牽頭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根據《實地考察點位測評標準》,對全市32類6000多個實地考察點位進行梳理,劃分8個大類,整合重構創城辦組織架構,相應地組建8個專項督導組,聯合市城管局、食藥監局、工商局、公安局、教育局、交運局、住建局、房管局、交警大隊、愛衛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和新城街道,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拉網式、全覆蓋排查摸底,查擺各點位在宣傳氛圍、環境秩序、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逐路逐店逐點位建立問題臺帳,推動問題紮實有序整改。
3、塊上網格包保管理。採取屬地管理、網格包保,建立全市創城網格包保責任制,每個鎮街單獨作為1個網格,城區以社區為單位劃分為26個網格,市級領導和相關單位包保,全面負責網格內創城工作的督導、協調和推進。各路街、市場、小區明確包保單位,組建創城巡查員、文明勸導員「兩支隊伍」。城管、工商、食藥監、環衛、房管、疾控中心等職能部門和新城各社區,逐個路街、市場、小區明確包保人員,負責全面抓好網格內各點位的創建工作。網格包保責任制建立以來,各網格包保市級領導高度重視,親力親為,及時召開網格調度會議,對創城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多次深入現場調研指導,一線解決疑難問題;各網格包保單位充分發揮牽頭作用,組織路街、小區包保單位開展創城巡查、文明勸導,推動了創城工作深入開展。
堅持問題導向,綜合施策補短板
1、完善基礎設施。對全市各類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治理,累計維修改造路面15000餘平方米,補修更換人行道板16000餘平方米,維修安裝路沿石5000餘米。維修路燈3900餘盞/次,更換電纜2000餘米,更換護套線2300餘米,檢修保養變壓器40餘臺/次。對老舊公交站亭、指路牌進行更換、增加約80餘個。補植各類喬灌木34萬餘棵,地被6萬餘平方,加設道路綠化圍欄4000餘米。檢修更換城區11000多個窨井蓋。主題公園、主題廣場安裝創城宣傳欄50餘個、遵德守禮提示牌200餘塊。
2、規範經營秩序。集中整治規範7個較大規模城區集貿市場和5處臨時攤點群。編制《城區定點定時經營區域圖》,引導攤點定點有序經營。依法查處城區建設工地違法建設40起、五金胡同違法搭建118起、違規渣土運輸650餘輛次、噪音擾民案件260餘起,徹底拆除31處市場街違法搭建。嚴格城區門店廣告牌匾審批,實行一店一牌。所有洗車業戶轉入室內經營,80%維修業戶在店內經營,取締10家不符合條件洗車業戶。設立城區禁燒區域,禁燒區外全部使用油煙淨化爐。早餐業戶經營行為得到規範。加強餐飲油煙治理,100多戶餐飲業戶安裝油煙淨化設備。清理無照經營業戶110戶,新辦理營業執照168戶,規範營業執照懸掛6542戶。
3、整治交通環境。對城區道路交通標線、交通標誌、信號燈進行調整設置,進一步規範道路行車秩序。去年以來,共清理、更新和增設交通標誌、交通安全溫馨提示標牌279面,施劃道路交通標線130公裡。綜合整治機動車亂停亂放、非機動車亂穿亂行、行人不走人行橫道等違法違規行為,在重點路段加大警力部署,延長執勤時間,高峰站點、低峰巡線。增設了機動車禁停標誌,提高了路面通行能力。查處違規停放車輛100餘輛,處罰15起。同時,組織駕校學員、桃都志願者、中小學生組成文明交通志願者隊伍,每天上午、中午、下午人流、車輛尖峰時段,在主要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活動,引導市民群眾文明行車,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4、優化校園周邊。集中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在上學、放學時段,每天安排9輛執法車和專人進行巡邏管理,盯靠在學校周邊,確保無經營攤點、無噪聲、無隨意懸掛橫幅、無商業宣傳。特別是在高考、中考期間,對城區建築工地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創造良好考試環境。建立280人的交通安全秩序維護隊伍,對校園周邊不文明現象進行勸阻、錄像曝光。定期開展日常巡查,手把手指導規範學校周邊食品攤販。加強對從業人員體檢工作,並籤發健康證,確保經營衛生達標。
5、建設美麗鄉村。實施全域創建,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文明創建。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河道、公路、鐵路「三線」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加強村規民約和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一約四會」建設,推行移風易俗,整治農村紅白喜事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現象。評選表彰美麗家庭、美麗村莊、美麗鄉鎮,開展好家風好家訓、鄉賢文化、新農村新生活教育培訓,舉辦道德講堂3200餘場。建成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413個,覆蓋率達到68%。大型合唱音樂節、群眾文化藝術節、消夏廣場、廣場舞大賽等活動蓬勃開展,成為全市大眾文化品牌。
堅持實踐導向,全民共建共享有
1、核心價值全覆蓋。制定出臺《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觀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做好「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的實施方案》及《肥城市面向未成年人公益廣告宣傳工作方案(試行)》,加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核心價值觀、文明城市創建、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教育。刊播報紙、期刊公益廣告版面150餘個,廣播、電視7000餘條(次),建築圍擋6300平方米。公交站牌、燈杆道旗、單位圍牆、商家電子屏等場所覆蓋率不斷提升。中國肥城政府網站、肥城傳媒網、肥城文明網及全市89家網站首頁固定位置開設公益廣告專題。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好人廣場、百信廣場、德園各一處,公園綠地廣泛設置精神文明宣傳欄、道德模範展覽、尊德守禮提示牌。
2、文明單位作表率。組織實施文明細胞創建工程,修訂完善文明委及文明辦工作制度、文明委成員單位責任制度,以及文明創建工作標準、考核辦法、負面清單、淘汰退出機制。充分發揮文明委成員單位作用,在全市開展文明單位、村鎮、社區、行業、窗口、小區、樓道、家庭、五星級文明戶、文明示範街、示範廣場、示範市場創建。實施文明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開展以打造一批宣傳版面、建好一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一個志願服務站、打造一個優美環境、開展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為內容的「五個一」共建活動。投入資金70餘萬元,為結對社區建設各類宣傳版面1400餘塊,並完善小區垃圾桶、臨時停車位、無障礙設施等。
3、黨員幹部當先鋒。組織開展了以一份文明倡議書、一堂「講文明」黨課、一次創城大討論、一次「走向文明」演講比賽和黨員認領一個志願服務崗「五個一」為內容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機關幹部作表率」活動。市直各部門單位均組建創城巡查員、文明勸導員,每天到包保網格、路段、小區開展環境衛生秩序巡查和文明勸導志願服務,宣傳文明創建知識,對亂停亂放、店外經營、亂發廣告、高音擾民、衛生髒亂差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糾正,教育引導市民養成良好文明習慣。
4、好人評選常態化。開展「尋找身邊好人,爭做肥城好人」活動,發動全社會評選推薦身邊好人。善行義舉「四德榜」實現城鄉全覆蓋。「中國好人榜」群眾線索推薦位居全省前列,推出中國好人7名、山東省和泰安市好人67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名、省市縣三級道德模範30名。張春霞、李強夫婦被評為全國「四個一百」最美志願者。開展向道德模範學習活動,今年以來,在報紙刊登「肥城好人」典型30餘個,製作「鮮花送文明」廣播電視專題50個,在城區和鎮街設置好人廣場、「德耀中華·道德模範在身邊」宣傳欄,宣傳弘揚道德模範先進事跡。
5、志願服務鑄品牌。著力建設桃都志願服務之城,全市登記志願者9萬人,發展志願組織205個,推出「分級式負責、菜單式服務、動態化管理、項目化運作、星級式評定、孵化式培訓、全媒體宣傳、滲透式融合」的志願服務模式。在全市開辦60餘家「愛心超市」,在河西社區建立市直黨員幹部愛心捐贈站,組織市直黨員捐獻衣物5000餘件、捐書3000餘冊,419名機關幹部獻血13.58萬毫升。招募1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374名黨員志願者,走進機關、社區、企業、農村、學校開展政策理論宣講、文明禮儀普及、國學經典傳播等志願服務活動。全市4000餘名市直機關黨員到城區12個社區全部報到,每月一次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
堅持過程導向,健全制度常態化
1、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市委高度重視,去年以來先後召開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會、10次常委會,14次現場會、推進會、調研會,對全市創城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安排部署、調度推進。建立月調度、周例會、今目標制度,市創城辦每月召開1次網格創城工作調度會和1次提升行動調度會,調度工作進展,部署下步任務。每周召開1次創城辦各組碰頭例會,利用《今目標》平臺做好每天的創城計劃和工作小結。各網格創城辦和提升行動牽頭單位也建立相應的例會制度,並兩周一次上報市創城辦工作進展臺帳、整改問題臺帳和下步措施打算,從而推進整個創城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前開展。
2、建立督導檢查制度。市委書記張成偉、市長常緒擴經常關心過問創城工作,先後就整改省文明辦反饋的實地考察存在問題、推動全市垃圾分類及減量化、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出專門批示。市委副書記李華民,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孟慶剛,多次深入現場調研指導。各網格包保市級領導每月至少1次督導調度。市創城辦每天深入鎮街、部門進行實地督導。各網格創城辦對包路街單位日常巡查、文明勸導情況以及各職能部門問題整改落實情況,每月一次統計打分排名,促進問題有效整改。
3、建立問題督辦制度。市創城辦在日常督導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網格、職能部門等相關責任單位下發整改督辦單,責令限期達標整改。日常工作中,各網格組織包路街單位,利用日常巡查、文明勸導,及時發現、勸導、處置各類問題;對不能解決的突出問題,及時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辦理,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的,由網格創城辦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對創城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疑難問題報分工市級領導協調解決,涉及全市層面的重大問題,由市創城辦集中匯總報市委常委會研究協商。
4、建立信息宣傳制度。在廣播電視、今日肥城、政務網站開闢創城專欄,搭建創城微信群、今目標管理平臺、文明肥城微博微信,編印創城簡報,及時廣泛深入地宣傳報導全市創城工作動態、活動進展、經驗做法、先進典型,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每周一次統計通報鎮街、部門創城信息宣傳情況,形成利用媒體平臺展示工作、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去年以來,在泰安市以上主流媒體刊播新聞稿件700餘件,市內媒體刊播新聞稿件4000餘條,編發簡報126期。
5、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制定《網上申報材料提報標準及要求》,專門製作業務培訓課件,採取集中培訓和點對點輔導的方式,分期分批進行培訓,對承擔任務較多的單位進行重點對接培訓。今年以來,舉辦大型培訓班2次,點對點對接培訓、督導檢查32個單位,累計培訓近300人次。實行檔案月度提報、隨時提報、靈活提報相結合,每月一次集中提報、集中審核;實效性較強的指標,實行隨時提報、隨時審核;規範性文件從應下發範圍內抽取,達不到收到比例的視為未提報,說明報告提報佐證材料和內容相關文件,確保材料真實可靠。嚴格檔案考核,分日常提報考核和上傳提報考核兩種方式,對考核不達標的,進行扣減分,按40%和60%的比例進行加權計入年終考核分數。
6、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按照「誰的地盤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丟分誰負責」的原則,制定創城工作責任追究流程和辦法,市文明委與各責任單位籤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責任書,綜合各責任單位年終文明城市測評成績,以及平時工作、問題整改、信息宣傳、檔案收集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對排名靠後、工作不力的單位和責任人,追究責任。是文明單位或文明鄉鎮的,取消文明稱號;不是文明單位或文明鄉鎮的,不得參加年度文明單位申報。對相關責任人,市委責成相關單位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進行責任追究。(孫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