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1日訊 昨天上午,揚州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下發《關於推進教育民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市教育局連續第13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加強教育優質資源供給。我市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今年熱點普通高中70%指標生分配到所有初中學校,錄取時在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上不設分數底線。
嚴控作業總量和時間
小學生不得8點前到校
今年,市教育局將嚴格控制中小學生每日作業總量和時間,小學、初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小學不得要求學生8:00前、初中不得要求學生7:30前到校;著力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家庭作業總量,切實保證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今年,我市將落實「健身行動計劃」。小學和初中每天安排一節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和體育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舉行全市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田徑、足球、籃球、排球、遊泳等系列競賽活動;開展義務教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行動,進一步健全市、縣(市、區)、校三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考評體系;切實推進體藝「2+1」工程和冬季跑操活動,提高校園足球普及水平。
新改建9所公辦幼兒園
常態化交流教師不少於15%
今年,我市加快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增加普惠優質幼兒園供給,全市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所(寶應縣2所、高郵市2所、儀徵市1所、邗江區2所、廣陵區1所、江都區1所);新創建省優質幼兒園10所,全市80%以上適齡幼兒在省優質園就讀;在全市農村地區推行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區制度。
深入開展「特級教師牽手鄉村行動」,組織省、市特級教師到農村學校進行支教、送教活動120人次以上,並與農村教師結對幫扶;常態化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實際交流的教師數和骨幹教師數均要達到符合交流條件相應教師數的15%;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在名師培養、職稱評審等方面向鄉村一線教師傾斜。
指標生錄取不設分數底線
三星級以上高中就讀達96%
我市繼續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熱點普通高中70%指標生分配到所有初中學校,錄取時在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上不設分數底線。
今年,我市推進高品質普通高中建設。推進優質高中建設,在省三星級以上高中就讀的學生達96%;新創省高中課程基地2個;全市高中教育質量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提質」,全市總本科達線水平,普通類本一、本二以上上線水平持續提升;全力推進拔尖學生培養;繼續做好全國國防生培養試點工作。
今年,我市繼續推進職教資源整合,提升市職教集團內院校專業與揚州產業契合度。加強校企合作和骨幹專業「訂單培養」,訂單式培養專業達50%。建成6個以上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深入開展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建成2個以上有一定規模、起示範作用的雙創教育基地。建成5個省級現代化職業教育專業群和實訓基地。中職畢業生就業率保持98%以上,其中在揚就業比例達80%以上。
新招收20個中小學宏志班
低收入農戶子女全額免費
學前教育按在園幼兒數10%比例、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小學按在校生8%比例、每生每年人均1000元標準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初中按在校生8%比例、每生每年人均1250元標準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普通高中按在校生10%比例、每生每年人均2000元標準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學校一、二、三年級學生免收學費,按10%的比例對一、二年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均發放2000元國家助學金;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課本費、免作業本費、免夥食費。對低收入農戶子女的幼兒園保育費、夥食費,義務教育學雜費、夥食費、書本費、作業本費,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學費、書本費、住宿費和夥食費實施全額免費。全市新招收中小學宏志班20個,其中市區11個。持有市區居住證的人員或與其共同居住生活的未成年子女100%安排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平等參加中考升學。 記者 劉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