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作品,豆瓣評分8.7分。作者是編輯、兒童文學家、評論家、翻譯家,更是日本昭和時代具代表性的知識份子。著有《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我也是人、你也是人》《守住人的尊貴》《職業編輯人》《同時代的事--莫忘越戰》等多部著作,並以《林肯》一書獲頒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
舅舅和小哥白尼之間的書信來往是貫穿全書的精髓,在書信中舅舅跟小哥白尼探討做人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面對貧窮和人生困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小哥白尼原名是本田潤一,在學校裡很調皮,從未當過班長,心裡一直有很多奇思妙想,而他的名字也是和他奇思妙想有關。
老師來到家裡家訪時,跟母親的對話是關於小哥白尼的成績,我沒有任何需要說的,非常優秀,這次又是第一名,只是……」「只是」的轉折,意味深長。不免讓小哥白尼的媽媽想像到他在學校時,種種調皮的畫面。
小哥白尼在學校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問題」小孩,然而在和舅舅的相處中他認真思考問題:「人,就像水分子一樣。」從牛頓的故事到奶粉相關的事,小哥白尼把自己內心的發現和想法勇敢的告訴舅舅。
舅舅非常尊重小哥白尼的內心,常和他通過寫書信的方式交流,教導他無論何時都從你真實的感受、真正打動你的事物出發,不斷思考其中的意義。當你有深切的感受和發自心底的想法時,絕對不能有有一絲敷衍糊弄。你要認真思考在什麼樣的場合下對哪些事有感受、感受如何,這樣你就能通過具體的感動,或者說無法重複、僅此一次的經歷得到意義,而這種意義不僅限於當時。這就是你真正體會思想。
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常遇到面對各種教育問題,有的孩子在小時候,總喜歡圍著父母,不停地問什麼,到青春期時,孩子又和父母缺少交流,兩種截然不同的成長現象。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要交給孩子什麼?是父母性格的複製品,還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獨立?讓他們成為想成為的人,活出自己的人生呢?
電視劇《小歡喜》中,面對高考複習的孩子,母親董文潔抱著「一考定終身」的想法,陷入焦灼的備戰狀態。高考,孩子考的是成績,父母考的是心理。
高三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崇尚自由,而沒有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的父母,只會用焦慮給孩子帶來無休止的嘮叨。
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在一期講座節目中講到:孩子到了青春期,母親一定要少嘮叨,話多就沒有威嚴,建議父母要學會做到:少說話,多看著他。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小哥白尼的舅舅無疑是一個能蹲下身子走進他心中的人,舅舅善於和他交流,因為有了舅舅的鼓勵,小哥白尼從「人真的就像分子一樣」到「奶粉事件」以及在數學課上,老師的頭髮和鬍子也與理髮師密切相連,一系列的奇思妙想源於他的豐富的想像力。
讀完此書,不僅感慨:作為父母,我們精神面貌和格局,一言一行會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孩子,而格局遠大的父母往往會培養出獨立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不是父母在一旁滔滔不絕的說教、以身示範,而是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很多叛逆期的孩子性格偏激、剛愎自用,硬道理聽不進去,軟道理覺得父母懦弱,跟父母沒有話溝通交流,覺得父母脫節社會,跟不上青春的節奏。
父母非常苦惱,沒辦法和孩子溝通。
在教育孩子中,我們不妨學會拿起筆和孩子溝通、交流,書信的交流方式,避免了許多管教帶來的衝突,也能把彼此無法表達的心裡話傾瀉而出。談到書信交流,我不禁想到《傅雷家書》,這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涉及很多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
書信的交流能聽從內心的聲音,遵從內心的需求,很多口頭上無法表達出來的話語,通過書信把自己的思想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父母能和孩子通過書信的方式進行交流,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傾聽生命的聲音。
荀子在《荀子·勸學》中提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與之俱黑。浦川五天沒來學校,以為他生病,便去浦川家探望他,去到他家才知道浦川是因為幫忙店裡的事情才不去學校,因此,小哥白尼也熱情地為浦川做了一些事情。
看到浦川家的貧窮,他並沒有表現出趾高氣揚的表情。小哥白尼的對浦川的態度得到了舅舅的表揚,舅舅在書信中說,貧窮的人常會有那樣糟糕的體驗,因此千萬不能在無意中傷害他們容易受傷的自尊心。
閱讀完此書,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教給孩子什麼樣的品質?是自以為是的高尚,還是成為讓人尊敬的人?
記得疫情期間,澳籍女子返京後,拒絕隔離,外出跑步,不遵守隔離制度,還振振有詞地叫囂防疫工作員「騷擾」的視頻嗎?在網友的深挖下,才發現這位「跑步女」是某跨國公司高管,年薪百萬,那麼能夠當上年薪百萬的高管,對學歷的要求肯定是非常高的,然而她卻做出另國人憤怒的行為。
對於「跑步女」的行為,或許她認為自己在富裕的條件中可以為所欲為,而她不知道的是人品與收入多少無關,用舅舅在書信中的一句話來形容:無論穿著多麼名貴的衣服、住著多麼奢華的宅邸,笨蛋就是笨蛋,小人就是小人,作為人的價值不會因此提高。
人生也許會遇到許多無奈、挫折、病痛、失望、殘酷……以各種方式來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無法選擇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但可以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我們不能選擇身世,但可以選擇去創造自己未來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作者吉野源三郎堪稱道德高尚的人,這本書裡也濃縮了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一部作品是一個作家修養和文化的體現,這部小說入選日本小學教科書,是因為它沒有摒棄良知,在貧窮面前,呈現出對人格的尊重。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故事發的主要地點在舞臺山手,而這個地方是當時日本東京西部地勢較高的地區,是富人住宅區的代名詞。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探討的是人生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
書中不僅講述青春期的小哥白尼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和舅舅交給他的思考人生、看待事物的方式,還有他對人生的有所感悟。從另一種角度看,這本書籍更適合父母閱讀,在貧窮、困惑、道德面前,父母應該以正確的教育態度引導孩子,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努力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最後用周國平老師幾句話來結束本文: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