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醫生清單
List
一篇解決一個問題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出門,無論是網上訂菜,還是出門買菜,我們往往一次性買好一周的菜量,於是一不小心就會發現家裡不少食物已經發黴了。
去掉發黴部分是不是就可以吃了?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哪些食物需要額外注意。
這裡我們為大家總結了 10 個飲食禁忌,一定要牢記,才能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01
發黴的食物,
沒發黴的地方也不能吃
清單
我們看到的「發黴」,是黴菌菌絲完全發展成型的部分,而附近那些還沒「長毛」的地方,其實也已經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黴菌存在。
此外,黴菌產生的毒素會在食物裡擴散——擴散的範圍跟食物的質地,含水量,黴變的嚴重程度有關。
所以發黴的食物,沒有發黴的地方可能已經被菌絲和毒素汙染,無法眼睛辨別。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扔掉!
02
腎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吃楊桃
清單
楊桃中有一種毒性成分叫楊桃毒素(caramboxin),它的分子結構像神經遞質,可產生神經毒性,嚴重可致死。
正常人腎臟的代謝功能良好,可以把這種水溶性的物質排入尿中,所以沒有問題,但是患有某些腎病的人無法將這種毒素及時排除,就會導致中毒。
中毒者易出現打嗝,噁心,嘔吐,肢體麻木,意識障礙甚至癲癇和昏迷等症狀。楊桃雖美味,但腎不好的人還是別吃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3
一歲以內小孩,不能吃蜂蜜
清單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芽孢,會對寶寶造成致命威脅。
1 歲以下的寶寶,腸道菌落群還不成熟,肉毒梭菌芽孢在嬰幼兒腸道中繁殖並產生肉毒毒素的風險較大,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神經痙攣或麻痺等中毒症狀。
而且肉毒桿菌芽孢耐熱性較好,加熱也很難將其破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4
很多魚類的膽有毒,不能吃
清單
我們日常吃的許多魚類的魚膽都有毒,例如「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還有鯽魚,團頭魴(武昌魚),翹嘴鮊等。
這些魚中含有「鯉醇硫酸鹽」,不管生吃,熟吃還是泡酒,都很難去除。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只要幾克膽汁,就會導致中毒。
初期症狀類似吃壞肚子,然後逐漸出現肝腎受損,衰竭,以及腦水腫,心肌損傷等嚴重症狀,最終導致死亡。
千萬不要相信各種偏方中作為的「魚膽能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真吃出了問題,後悔都來不及!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05
生的肉蛋水產,孕期不能吃
清單
沒有經過高溫煮熟,各種生的魚蛋奶等產品會增加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致命病菌及寄生蟲的感染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流產,早產等問題。
準媽媽和家人一定要確保食物徹底煮熟:
➊ 煮熟的肉切開時不應帶血,肉汁顏色不應該呈紅色;
➋ 蛋黃要完全凝固;
➌ 湯類食物必須煮沸並維持至少1分鐘才可以食用;
➍ 豬牛羊雞鴨魚都要徹底煮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即便平時很愛吃半生不熟的牛排或生魚片,懷孕期間也要忍一下,等這一年過去了,這些美食還是你的。
06
糖尿病患者,不要空腹飲酒
清單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較差,空腹飲酒容易造成低血糖,有致命危險。
空腹飲酒,酒精會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刺激胰島 β 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使血糖下降。酒精進入肝臟後,會抑制糖原異生,還會抑制糖原分解,導致體內有限的肝糖原儲備被完全耗竭,從而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會導致面色蒼白,乏力,心跳加速,出汗,甚至昏迷。若救治不及時,很可能導致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因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而死亡。
07
服用頭孢類藥物,不能飲酒
清單
頭孢類抗生素會和酒精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出現面部潮紅,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有生命危險。
特別是年紀大的,有高血壓,心臟病,或對酒精過敏的人,症狀可能會更猛烈。
需要注意的不僅有酒,還有所有含有酒精的飲料,藥物,食物,外用酊劑都要小心,例如:用酒精擦浴,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否則真的就是「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了。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08
沒煮熟的豆漿,不能喝
清單
沒熟透的豆漿含有皂素、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可能會有頭暈、肚子痛、噁心嘔吐等等糟糕的體驗。
如果用豆漿機自製豆漿,因為可以設定程序溫度,一般不用擔心;
但如果是自己用鍋煮豆漿,要特別注意豆漿要煮沸到沒有豆腥味後才能喝。
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豆漿在煮到 80 ℃ 時,因為泡沫上浮,會出現「假沸」現象,此時並沒有煮熟,應該再煮幾分鐘。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9
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硝苯地平降壓藥,不能吃西柚
清單
西柚中的一些成分,會影響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從而改變藥效。
例如用西柚汁送服降膽固醇的他汀(statin)類藥物,會影響這類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以及正常的藥物代謝,從而影響藥效,甚至可能會造成患者肝腎損傷。
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片、阿託伐他汀片、普伐他汀片)以及部分降血壓類藥物(如硝苯地平)的時候,最好不要吃西柚或西柚汁。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0
發苦的絲瓜、瓠子,不能吃
清單
瓠子,絲瓜,葫蘆等蔬菜屬於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在特殊條件下可能會產生一類發苦的有毒物質:葫蘆素(cucurbitacin)。
目前已知的葫蘆素有 20 多種,毒性有強有弱,其中葫蘆素 C、D、E、I 均有致死的案例。在各種葫蘆素中,最可怕的是苦瓠子中含有的葫蘆素 D。
有很多文獻研究和新聞,都曾報導過吃苦絲瓜、苦瓠子而中毒的案例。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疫情期間,如果注意飲食細節,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誤食而去醫院「湊熱鬧」。
趕緊轉發給你關心的人吧!無法見面的日子裡,關心也無處不在。
責編 Murphy
封面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
感謝以下醫生和專家對本文的幫助:
劉夙 中科院植物所博士 上海辰山植物園高級工程師
阿陶 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鍾凱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食品安全博士
李靚莉 註冊營養師
史軍 植物學博士
雲無心 美國普渡大學 食品工程博士
參考文獻
[1] J. Gry et al. (2006) Cucurbitacins in Plant Food. TemaNord 2006:556.
U. Kaushik et al. (2015) Cucurbitacins – An insight into medicinal leads from nature. Pharmacognosy Review, 9(17): 12–18.
[2] Tamura Y, Maki T, Kan K, Nagayama T, Naoi Y. Outbreaks of food poisoning through chemicals and natural toxicants in Tokyo. I. 1980-1982. Ann Report Tokyo Metro Res Lab Public Health. 1983;34:171–7.
[3] 牛慶雨, 趙慧萍. 慢性腎臟病患者楊桃中毒的研究進展[J]. 中國血液淨化, 2018(6).
[4] 沈東波. 尿毒症透析患者服食楊桃致呃逆、昏迷1例[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1999, 8(6).
[5] 賈偉平.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2017.
[6] 段瓊. 6例少見的酒精性低血糖昏迷分析[J]. 實用糖尿病雜誌, 2012(5):37-37.
[7] 胡祥仁, 陸林, 王雲生,等. 急性魚膽中毒86例臨床分析[J]. 中華內科雜誌, 2000, 39(4):273-274.
[8] 熊學美. 淺談魚膽中毒的機理、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J]. 當代醫藥論叢, 2012, 10(11):270-271.
[9] 香港衛生署.《輔食6-24個月起步篇》
[10] 美國兒科學會 第6版 《育兒百科》
[11] 香港衛生署.《懷孕及哺乳期的健康飲食》
[12] 李玉成. 應用頭孢類藥物後飲酒致雙硫侖樣反應26例臨床分析[J]. 山東醫藥, 2009, 49(17):20-20.
[13] 周靜, 袁媛, 郎楠,等. 中國大陸地區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6, 25(6):724-728.
[14]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風險提示》2017年7月13日
[15] 美國FDA 網站2012年2月22日發表的文章:Grapefruit Juice and Medicine May Not Mix
[16] 雲無心. 食物去掉發黴的部分,還能吃嗎[J]. 生命與災害, 2018(4).
[17] 徐海靜. 食物發黴到底能不能吃[J]. 農家參謀, 2017(7):37-37.
原標題:《食物發黴還能吃嗎?關於吃的 10 個禁忌千萬要注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