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醫學院作為大學實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地位對於大學是舉足輕重的。早在國內大學拆分合併之前,其實國內大學的排名並不穩定,有些頂尖大學的醫學院實力相對較弱,清華北大就是典型。而醫學院如此重要之地位,必然會成為大學的必爭之地,當年的四大醫學院也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為何醫學院對於一所大學如此重要,從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就可見一斑,醫學類專業特別是臨床醫學,幾乎每年都會登上熱搜,尤其是今年的疫情使醫學類專業的分數更上了一層樓。那麼,各個大學醫學院的臨床實力如何呢?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上海「雙子星」高居前二
上海「雙子星」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高達87.15,另外一顆「雙子星」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則緊隨其後,以76.84排在第二名。上海「雙子星」表現可謂是搶眼,這也充分說明了上海籍大學醫學院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北京的三所醫學院同樣躋身前十,不過排名還是處於上海之下,首都醫科大學排在第三,北京大學醫學部排在第四,而北京協和醫學院則排在第六。
浙江大學作為國內高校排行榜中前五的常客,其醫學院沒有再創奇蹟,僅僅排在了第八,得分為49.37。
清華北大跌落「神壇」
跟其它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清華北大經常霸佔前二所不同的是,醫學院臨床實力排行榜中,北大清華紛紛跌落「神壇」。北京大學醫學部名列第四,而清華大學更是榜上無名。
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前身是北京醫科大學,北醫是一所211工程大學,想當年排名也是穩穩地國內前二十。2000年被北京大學合併後,名字改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強強聯手造成了北大綜合實力全面超越清華,由此奠定了北大在國內高校圈的領頭羊地位。
清華大學因此也在想盡各種辦法來提升自己醫學院的實力,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合作辦學的模式由此產生,不過兩者關係只是合作,作為清華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學院依然獨立招生,其實這也是在意料之中。
四大醫學院未能聚齊
在醫學領域,四所老牌知名醫學院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四所醫學院也被網友稱作「王炸組合」,它們就是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和東齊魯「四大天團」。
很遺憾的是,雖然「東齊魯」在歷史上威名赫赫,但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表現有些今非昔比,僅有藥學一個醫藥類一級學科獲評為A-檔,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等都在B類。而「北協和」還是一如既往地的強勢,「西華西」和「南湘雅」則相對穩定。
在這份排行榜上也可見一斑,其它三所醫學院紛紛躋身前十,只有「東齊魯」僅僅排在第24名。不過,這4所曾經都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學,全部沒有逃脫被合併的命運,不能不讓人感到些許遺憾!
對此,你有何想法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