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廣大學生來說,2020年的寒假註定是一個特殊的假期。開學延遲了,「空中課堂」來了。屏幕變黑板,滑鼠變教杆,線上「雲教學」對很多老師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咱們『雲』教學」系列報導,帶你看看那些變身「主播」的老師是如何面對挑戰的。
王濤,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景小學語文、書法教師,教齡10年。「我認為,無論是在學校上學還是老師變身『主播』線上教學,首先師生要明確學習的方式及學習的意義。即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身體各種感官和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我作為教師,面對突如其來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坦然面對。從始至終,我是適應並習慣了的。」王濤告訴記者,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疫情的社會大氛圍中,可以藉助這場突如其來的抗疫戰爭,對學生們進行很好的立德樹人教育,教育學生如何通過本次疫情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應對。王濤現在直播的工具就是簡單的一個支架和自己平常使用的一部手機。在自身的語文教學方面,王濤重點引導孩子多看、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特別是把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能說給大家聽,寫給大家看。把獲取的信息轉化為自己的營養源。無論是自主預習,還是課外書閱讀、古詩文背誦、課間健身鍛鍊以及硬筆書法直播教學等,都得到了同學和家長們的歡迎和認可。王濤認為,線上教學有利於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備課時間更充足,輔導孩子學業功課更快捷,家校合作更人性化。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無法全面了解掌握,無法面對面交流解決重難點問題。不能有效互動,單刀直入式的灌輸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家長及教師不必要的負擔。且對孩子視力是一個不小的衝擊。王濤想告誡學生:學習無處不在,生活即教育,社會是最好的課堂,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書。要有對信念的堅守,也要有對知識的尊重,對習慣的養成,對能力的積蓄。在雲教學的過程中,孩子們要藉助家長老師的引領自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生有話說】常洪誠(麗景小學四年級四班):通過雲課堂視頻學習,我學會了一種新鮮的學習方式,感覺網絡好神奇,覺得很有趣。這種學習方式很安靜,我都能很認真的觀看每一次視頻,認真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我的爸爸媽媽每天都能夠了解到我的學習狀況,及時的督促和引導我。我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早日回到學校,因為我很想念老師和同學們譚笑(麗景小學四年級四班):在這個被延長的特殊假期裡,學校為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指導我們如何利用網絡居家學習,除了正常的課程外,王老師還為我們精心準備了硬筆書法直播課程,通過這幾天的網絡學習,我的硬筆書法大有進步,我覺得網絡課程的優點是可以反覆看回放,聽講解錄音,能有效的更正一些自己的錯誤,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和小夥伴一起坐在教室聽老師給我們上課,和老師同學一起面對面交流,一起戶外運動,希望疫情能儘快結束,早日回到校園。(記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