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了解有線無線回程差異,網件WiFi6 路由Orbi RBK752深度體驗

2020-12-08 K星數碼站

hello,我又來了。

作為一個數碼深度發燒友,對於路由器這件事上,我也很執著。

2020年是WiFi6快速普及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各大品牌都紛紛推出了屬於自己的WiFi6產品,包括MESH路由器在內,數量很多。

我之前寫過兩套Mesh WiFi6路由器,總有讀者問我有線回程和無線回程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說,無線回程穩定性上肯定不及有線回程,但是差距真的有那麼大麼?

另外很多戶型阻礙無線回程的基本都是牆壁,WiFi6時代,牆壁的阻礙是信號有效穩定傳輸的最大障礙,尤其是隔了兩堵牆以上,哪怕是三頻WiFi6路由器,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至於Mesh原理,這次就不多聊了,Mesh核心就在於無線回程的穩定性上,三頻無線路由器由於多了一個頻段用於節點信號傳輸,能保證有效的傳輸速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重要的話說三遍,因為真的是沒精力去逐一回復「AC+AP不香嗎」的言論了。

本文就是實戰了解兩者之間不同環境下的差異,順帶深度體驗這套網件Orbi RBK752路由器。

來聊聊這套網件Orbi RBK752

這是網件Orbi系列的第二套WiFi6 Mesh路由了,目前三大主流品牌,基本都集齊了兩套WiFi 6 MESH路由器,或者有計劃推出第二套,Mesh 是大勢所趨。

硬體配置方面,高通的IPQ8174 1.4GHz主頻,1GB DDR4 內存,以及512MB快閃記憶體,三頻包括5.2G、5.8G以及2.4G WLAN,均支持WiFi6頻段。

2.4G頻段2X2 MU-MIMO,5.2G頻段2X2 MU-MIMO,80Mhz,最高1200Mbps,5.8G 4X4 MU-MIMO 80Mhz,也是標準的高通方案參數,不支持160Mhz,但是速率可以達到2400Mbps,這個頻段為Mesh專用的回傳頻段,有線回程下不能釋放出來。

除了Mesh為大勢所趨,簡潔純白的外觀設計也是這些年華碩、網件、領勢發展的主力方向,這樣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家庭環境中,不至於特別突兀。

Orbi RBK752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圓潤,你可以在機身上看到各種圓潤的邊角和曲線。

把設計思路還原到最簡潔,你在Orbi RBK752正面除了Logo外看不到任指示燈、開關和按鍵。

整套路由器只有轉過背部才能看到對應的黑色區域,也就是接口、電源等位置。

頂部圓潤,光滑,中間覆蓋了銀色面板,很巧妙的隱藏了開口,四個角也做了曲線設計,總體來說很好看,和之前黑色的路由器對比美感高下立判。

Orbi RBK752整體相對扁平,擺放不佔場地。

腰線這一圈設計,巧妙的隱藏了一個LED燈條,開機後才可以看到。

Orbi RBK752採用了子母路由設置,一隻為主路由,一隻為子路由,網線接口方面也有差異。

主路由提供了千兆網線wan接口以及三個lan接口,而子路由只有兩個lan口,數量略顯少。

底部有大面積防滑橡膠墊,配備了兩個螺絲安裝孔,底部的散熱孔洞也是最大的。

細節展現,Orbi RBK752的整體做工還不錯,精緻而又不失優雅,很適合點綴在家庭的各個角落裡。

實戰體驗

測試環境:本次測試環境依舊是接近常見的戶型,103平米,不算特別大,理論上位置優秀的話,單個旗艦路由就可以覆蓋絕大部分範圍,但是問題在於,很多家庭的路由器位置並不是在正中心,考慮到牆體的隔絕,實際上單個路由器無法覆蓋所有的死角,對於智能家居的用戶來說,邊緣的智能設備很容易掉線。

我兩位朋友,戶型均為小戶型,面積85平,一家單個就可以完美覆蓋,而另一家位置不佳,衛生間基本無信號,這就是位置帶來的差異性。

雙節點路由很適合這種場景,而三節點路由更適合面積150-200及以上的大戶型。

這類常見的戶型路由器位置非常重要,位置不好的話,單個路由器最多要穿3堵牆,這樣的信號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不具備有線回程安裝條件,無線回程也會受比較多的影響,畢竟衰減的比較厲害。

網件節點路由的配置非常簡單和效率,是我用過最友好簡潔明了的界面之一,關鍵還效率,流程也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點是網件的優勢之一。

節點路由配置過程大約只花了5-10分鐘左右,我還依稀記得某品牌的配對過程,我全程用了好幾個小時,6隻配對差點沒把我弄成焦慮症。

小細節有時候真的會影響產品的體驗。

主路由位置為A處,C處為節點路由位置,中間無阻隔,而對比測試的環節為主路由在B位置。

可以看到A處所在位置為家庭的邊緣位置,理論上不是最好的路由器放置位置,也不是家庭正中心,而如果你裝修考慮到位的話,完全可以在走廊位置預留一個主路由的放置位置。

測試工具和環境:IOS和安卓系統(紅米note 8)下的WiFi魔盒,Mac平臺下的WiFi Exploer 以及流量監控軟體NetWorker Pro,兩臺用於測試的AX200無線網卡的PC。

A處的主路由位置,和B處的節點路由基本無阻礙,是理論上比較優秀的無線回程環境,雖然距離比較遠。

B處的節點路由放置位置較高,在路由器系統搭建的過程中,相對較高的位置可以提供更穩定一些的信號覆蓋。

Orbi RBK752無法分頻,所以測試環境均是在三頻合一的場景下測試的,三頻合一的優勢是使用起來方便,多頻段彌補信號不足的地方,可以做到無縫覆蓋,對現在只支持2.4G頻段的智能家居來說支持性也不錯。

漫遊測試

iPhone 11 Pro測試的漫遊結果,在無線回程兩臺路由器之間阻隔較少的場景下,多個戶型來回奔跑,一共產生了4次漫遊,3次丟包,延時均在25ms以內,對於手遊來說影響很小。

而紅米note 8測試結果是平均延遲33ms,平均信號強度-53dm,一共產生了5次漫遊,無丟包現象。

因為奔跑測試一致性比較差,所以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在漫遊測試的信號強度方面,我測試了8個地點,這次測試在主臥和次臥產生一次漫遊,各點的信號強度如上圖標識。

對於這個強度的解釋,正常來說-50dBm~0dBm是非常優秀水準,-50dBm~-70dBm也是屬於不錯的水平,完全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而低於-90dBm才算的上差。

信號強度測試

信號強度穩定性方面,我用了WiFi Exploer 檢測了較長一段時間,可以從圖標曲線的波折程度來判定穩定性。

信噪比這個數值越大越好,他是接收端信號功率密度減去噪音信號功率密度計算得來的,例如,接收端的信號功率密度為-63dBm,噪聲的信號功率密度為-95dBm,則:信噪比(S/N)=(-63dBm)-(-95dBm)=33dBm。

書房噪音信號功率密度比較大,上圖為5G信號,下圖為2.4G信號,可以看到書房因為設備多,各種藍牙設備無線設備聚集,2.4G頻段信號相對幹擾比較厲害,信號強度53% ,信噪比26dB,而5G表現相對好很多,78%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

主臥幾乎沒有多餘的無線和藍牙設備,2.4G信號覆蓋強度不錯,71%,信噪比38dB,不過信號強波曲線中途波折了一下。

而5G頻段信號相對表現平穩一些,隔了一堵牆61%的信號強度,信噪比32dB。

次臥同客廳的主路由相隔一堵牆,表現差不多,穩定性尚可,5G頻段56%信號強度,2.4G 66%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和34dB。

客廳表現是最好的,畢竟主路由+低強度幹擾,5G前者90%信號強度,信噪比55dB;2.4G頻段93%信號強度,信噪比60dB。

衛生間型號強度,這應該是書房節點路由覆蓋的範圍內,2.4G頻段信號相對書房更好一些,總體表現還都算不錯,但是2.4G依舊出現了一個波谷,穩定性相對5G略差一些。

廚房需求不太大,主要是2.4G頻段下的智能設備,以及偶爾做飯聽音樂的需求,這裡2.4G頻段下穩定性可以。

陽臺表現也是優秀,雙70%信號強度,2.4G波折了一點,雙37db信噪比,5G頻段信號相對穩定一些。

數據吞吐量測試

在無線回程下,一臺主機信號可以達到1.2Gbps,另一臺徘徊在1.0Gbps-1.2Gbps之間,兩臺AX200 WiFi6網卡主機SMB協議下對拷數據差不多是50MB每秒,而換成千兆和WiF6對拷,則可以跑接近千兆的速度,差不多100MB每秒。

抱著Macbook Pro滿屋子奔跑拷貝文件,可以看到數據吞吐量,期間出現了兩次波谷是走到了信號漫遊區,這個延遲對於遊戲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正在拷貝數據的筆記本來說,效果立杆見影。

更換主路由和節點路由位置後無線回程對比測試

那麼如果將路由器調整位置,比如將主路由放在和節點路由隔了三堵牆的B位置,整體表現又如何呢?

從戶型圖能看到,B位置和C位置橫跨了兩堵牆,以及斜跨了一堵牆,對於無線回程來說肯定有影響,但是影響會有那麼誇張麼?

數據吞吐量變化

從數據吞吐量來看,無線信號斷開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完全沒有阻隔的無線回程下,信號衰弱明顯有很大變化,所以我建議如果做無線回程,一堵牆以內最佳,三堵牆會非常影響體驗。

漫遊測試

從漫遊測試來看,也是不如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表現的,雖然部分位置信號表現更好,但是容易丟包,你可以理解為整體體驗不佳,個別區別體驗優秀。

這個意味著你在走動打王者榮耀或者刺激戰場的時候,很可能因為延時過大而耽誤時機。

有線回程下的漫遊表現

有線回程下,安卓平臺測試平均延遲為24ms,平均信號強度為-47dm,只產生了1次漫遊,0次丟包;而蘋果測試為1次漫遊,3次丟包,平均延時也比無線回程下更低一些。

有線回程下後臺可以看到協議類型,一般用有線連接會自動切換到有線回程,你要是等不及也可以手動快速配對,網件在這方面表現是非常優秀的。

從上面的對比測試中,無線回程三堵牆的隔離下,漫遊成了一個大問題,個別地區信號可能會變強,但是整體漫遊體驗是下降了。

在應對數據傳輸的時候,有線回程下穩定性,漫遊表現都要強上一圈。

但是無線回程,相隔三堵牆的表現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糟糕,考慮到Mesh用戶都是以無線覆蓋為主,不追求極致速度,打手遊也不會沒事跑來跑去,那麼兩堵牆或者一堵牆的無線回程表現還是比較合格的。

結論就是,有條件有線回程,沒有條件無線回程,儘量保證相隔不超過兩堵牆。

就算是相隔一兩堵牆外,無線回程對於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也是足夠使用的。

總結

網件Orbi RBK752總體配置輕鬆,節點路由組網效率高,這是它強大的優勢。

在無線覆蓋、漫遊測試中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這套設備表現也屬於優異範疇,切換到有線回程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如果無法實現有線回程,那麼無線回程下第三頻作為專屬頻段就尤為重要了,這是很多雙頻無線Mesh路由器不具備的優勢。

另外穩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追求全覆蓋,可以降低速率,但是穩定性不能下降。

網件Orbi RBK752依舊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不支持分頻,lan接口偏少,沒有USB接口。

但是總的來說,穩定性夠強,能覆蓋相對應的面積,無縫漫遊和低延遲,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大覆蓋「Mesh WiFi路由」新選擇,NETGEAR RBK752上手體驗
    整體採用塑料的材質設計,梯形的外形機身多處採用圓角處理,上手體驗相比大部分中高端路由器來說體積要顯得輕巧。RBK752正面印有orbi字樣,而所有接口按鍵都集中在產品背部。其中包括有線網口、電源接口、重置按鍵和同步按鍵,主機有所不同的是相比分身在接口部分多了一個網絡接入口。
  • 輕鬆實現WiFi全覆蓋,美國網件orbi RBK20上手體驗
    不過有了美國網件的orbi智慧分身多路由系統之後,這一切都可以輕鬆搞定。目前美國網件orbi多路由系統已經有多款產品供用戶挑選,不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WiFi覆蓋能力,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筆者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orbi RBK20的上手體驗,據官方介紹這套多路由系統的WiFi覆蓋能力達到了250平方米,這已經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需求了。
  • 網件入門級WiFi 6 Mesh路由,MK63評測:普通用戶嘗鮮之選
    同時為了讓每一個用戶新鮮上手自己購買的新路由,每一隻路由除了套有一個專屬塑封袋外,路由四周還保留有一層塑封膜,讓用戶享受撕膜的快I感。其實在路由的上面還有一張快速入門的小卡片,這也是MK63 AX5400的唯一操作說明。網件居然沒有單獨配備說明書?是網件對自家產品簡單的操作流程過於自信還是高估了用戶智商?到了後續體驗環節我們再來看。
  • WiFi6+Mesh,全屋覆蓋,網件路由器 值得入手嗎?
    2、Mesh我是國內用Mesh路由較早的一批,自從網件推出第一代MESH路由,Orbi RBK50,我就用上啦。簡單說就是容易上手的情況下,相比中繼更強大的全屋網絡根據信號強度,絡擾和負載情況,動將設備引導到整個絡更優的節點路由。
  • 簡明搭建大戶型WiFi——美國網件MK63 WiFi6路由上手
    老生常談一下什麼是wifi6,wifi6的另一個名稱是802.11ax,ta之前的五代,分別叫作:802.11 a/b/g/n/ac,這次終於開竅了,直接用wifi6來代替這些複雜的符號,讓消費者一眼看明白這是新一代的wifi設備。而wifi6兼容2.4G和5G wifi標準,使用更方便。
  • wifi達人:告訴你100-3000無線路由器應該如何選?
    無論你是想了解更多攻略還是學習更多知識,點此關注話題#值無不言# wifi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相信大家在wifi網絡覆蓋方面也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期我們請來了生活家@liuspy以親身經驗為我們分享無線路由器該如何選擇。
  • 無線路由器也跨界 網件全功能路由實測_NETGEAR PR2000_網絡設備...
    全功能的特性,讓PR2000可以通過有線、無線、3G上網卡等各種方式為用戶提供無線網絡,讓用戶享受隨時隨地上網的樂趣。    全能路由器第一考:家用場景測試    在無線路由器的實際應用中,家中部署無線路由器是最為常見的使用場景。在家庭用戶心中,部署簡單,設置方便是他們對無線路由器的首要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網件PR2000在家庭部署的測試中,能否有著流暢的體驗吧!
  • 網件推出業界首款 Wi-Fi 6 移動無線路由器 LAX20
    IT之家 1月14日消息 根據網件官方的消息,在此次 CES 展會上,網件推出了業界首款 WiFi 6 移動無線路由器 - LAX20。官方表示,無線產品為家庭或辦公室提供了在沒有傳統電纜,DSL或光纖寬帶的情況下連接網絡的可能性。新的數據機和路由器可通過移動無線提供網絡連接,以替代傳統的有線寬帶。
  • 家裡的無線設備太多了?用Velop構建分層網絡
    但是這些設備存在數量大,佔用通信頻道,數據密度小,不支持wifi6,拉低同網其他設備速度的特點。因此把家裡的智能家居都剝離到相對負載能力和高流量穩定性都不是很強的TP-link的路由上,並且作為二層來分配ip,減輕主路由的壓力。總路由依然使用之前刷過系統的網件來負責日常電視,手機,電腦,NAS等流量較大設備的ip 分配。而無線網絡則交給Linksys構建的Velop系統來提供穩定的無線連接。
  • 霸氣外露 網件"夜鷹"R7000無線路由圖賞
    面對家中逐漸增多的無線終端,對於無線網絡的覆蓋、傳輸、穩定性等需求已成為人們選擇無線路由器產品的關鍵指標。對此,美國網件(NETGEAR)公司現推出了一款主打高端配置的全新無線路由器——R7000,給家庭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而這款無線路由器則更有一個響亮鮮明的代號——「Nighthawk(夜鷹)」。
  • 美國網件發布全系列Wi-Fi6家用無線路由器、並推出Home Heart
    160MHz頻寬支持,可為行動裝置提供千兆級的無線傳輸速度,1024QAM可在2.4G/5G分別提供最高1.2Gbps/4.8Gbps的無線傳輸速度,為家庭提供更高速、更穩定的網絡體驗。即日起在天貓和京東電商平臺開啟預售,售價為RMB2999元。
  • Mesh組網:Orbi、Lyra Trio、Velop信號與數據的對比!
    網件Orbi RBR50:對於Mesh組網來講,網件應該說是最早的了,前期有Orbi的RBK22、RBK23、RBK30、RBK40、RBK44等型號,而今天的測試的RBR50也是這兩年才出的,它有一個主體(RBR50)和一個分身(RBS50); 其實Orbi還有一個更高級的型號RBR53,它會有兩個分身,其覆蓋範圍也是更廣,更適合別墅級住宅的體驗
  • 同為AC1900 斐訊K3C對壘網件R7000誰勝一籌?
    為了讓大家能夠擁有一款適合自己的無線路由器,本次評測小編就為大家簡單評測兩款無線路由產品——斐訊K3C無線路由器以及網件R7000無線路由器,兩款無線路由器均支持802.11ac無線協議,雙頻並發速率為1900M。同樣是AC1900無線路由器,那兩款無線路由器相比究竟誰能更勝一籌呢?
  • WiFi 6 果然6,華碩TUF-AX3000 電競路由體驗
    WiFi 6,就是原來的新一代WiFi無線通訊協議 80211ax, 而 WiFi 5,就是目前我們通用的 802.11ac。WiFi 6 比WiFi 5 提升了很多,從通訊速度到多設備通訊的容量,總之進步了很多,在此就不多繁述了。要使用WiFI6,終端和無線路由器都需要支持。
  • 360安全路由挑戰老牌勁旅!五大無線路由橫評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對路由器進行無線設置、安全掃描、定時開關、開啟低輻射模式、信號強度調節等設置,在路由器的安全性上也較為出眾,擁有APP攻擊防護,可攔截惡意網址等功能。當然網件路由的手機APP也相當厲害,界面UI雖然差了些,但功能還算全面。像無線設置、無線共享、無線分析和流量控制等功能都有所集成。
  • 網件夜鷹X4S路由器:敢賣兩千塊的底氣確實合理
    這個路由很高冷美國網件(NETGEAR)以專做高端路由器而聞名,對中低端路由器降低網絡體驗這件事向來嗤之以鼻,前些日子網件公司高管還公開表示,不會對市場低頭,要堅持高冷路線。而右側則是兩枚高通QCA9984無線網絡晶片,兩紅一黑的電線用於連接天線接口與無線網絡核心。位於中間被黑色防水膠帶覆蓋的,則是一枚高通QCA8337有線網絡晶片。直接看到主板之後,兩側連接外接儲存設備的接口也一目了然。左側黑色防水膠帶覆蓋下的是兩個USB接口,而右側則是eSATA接口。2000塊的路由器竟然網速不好?
  • 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選購路由器不再被騙!
    在仔細閱讀文章的評論區後,樓主發現有許多朋友對的wifi的概念並不是非常了解,在選購路由器的時候經常被廠商的宣傳弄的不知所措,什麼wifi6、AC、AX、MIMO、Mesh、1900M究竟都代表了什麼意思?為什麼有的產品同樣是宣傳最大速度為1900M,價格卻相差數倍?下面樓主一一為大家解答。
  • 領勢Velop Mesh路由玩電競類網遊體驗好嗎?值得買嗎?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不少我家的裝修經驗,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個人比較看重的網絡體驗,我的需求非常簡單,那就是影音室的PS4 Pro一定要有線連接!一定要有線連接!一定要有線連接! 不要跟我說什麼現在無線發展的技術厲害,什麼無線傳輸速度媲美有線呀,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說到電競最看重的網絡穩定性,那還是有線連接要遠勝無線連接。
  • 家中WiFi體驗差 華為路由Q2來拯救你
    原標題:家中WiFi體驗差 華為路由Q2來拯救你   華為路由Q2是一款套裝產品,由主路由和子路由組成。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需WiFi覆蓋的房間數,搭配最多15臺子路由。華為路由Q2支持最新的G.hn千兆電力線通信技術,只要在同一電錶系統下,就可以隨意擴展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