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

2020-12-09 新華網重慶頻道

  11月,重慶交通大學慶祝建校69周年金秋系列活動拉開帷幕,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020年度會議及學術交流活動在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舉行。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020年度會議舉行。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許志鵬、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社會發展處處長劉從軍、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處調研員王灑、長江航道局副局長李一兵等中心管理委員會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倪晉仁、武漢大學李義天、天津大學王元戰、大連理工大學董國海、四川大學劉興年等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副院長蔣江松,長江上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副總工呂平毓等協同單位代表,長江航道局技術服務處副處長萬平,長江航道局技術服務處教高鄧良愛,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王平義、周建庭及河海學院、西科所等中心建設單位領導及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講話。

  唐伯明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的三峽水運新通道、葛洲壩樞紐通航擴容、兩壩間長江石牌急彎通航隧洞、長江涪陵-朝天門4.5米生態航道的建設等項目研究進度。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楊勝發教授、總工劉懷漢教授、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明維教授分別作了「中心」一年來建設與運行工作報告。

  與會專家圍繞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航道開發、智能化航道建設、三峽新通道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科技創新成果、科研平臺建設、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專家們建議要瞄準國家戰略,聚焦行業需求,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服務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進行深入、有前瞻性的研究,將「山水城市」交通旅遊與傳統研究結合,促進綠色發展,並在長江魚類保護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工程跟生態相協調;要關注國際、國內形勢,把握內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研究方向與目標,拓寬內河航道研究範圍;運用好新基建、5G技術、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流域內情況進行監控,採集大數據預測,精準治理航道;建立多方聯動、協同配合體制機制,將科研力量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倪晉仁作學術報告。

  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倪晉仁,清華大學教授傅旭東、鍾德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董國海,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華慶,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規劃所副所長詹永渝分別作了專題學術講座,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行業發展時代特徵、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範式等多領域與重慶交通大學師生進行了分享交流。

  會議指出,內河航道整治工程已經成為當前交通強國建設的一項焦點。國家高度重視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的發展,注重創新驅動轉變,努力構建交通科技創新體系。據了解,年會的舉行將推進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一步完善「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成果轉化應用、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培育創新人才隊伍、夯實科技創新基礎等方面實現新作為,力爭將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成為水運工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發機構,水運行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我國水運工程優秀人才培育基地,並在研究成果、技術創新、技術服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陳昱寧 駿陽)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相關焦點

  • 交通部發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全文
    近期實施重點是:    1、長江水系    加快長江幹線航道治理。下遊實施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結合水利河勢控制工程,適時對主要礙航河段進行治理,適應長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和海船進江運輸需要。中遊根據三峽水庫清水下洩及河勢演變情況,加強航道觀測和演變規律分析,實施武穴、瓦口子、沙市、周天、武橋、江口、枝江等航段的控制性工程或航道整治工程,完善三峽翻壩轉運設施。
  • ——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建設紀實
    將為長江經濟帶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帶來豐厚紅利;  這是一項生態環保的品質工程,生態結構、材料的應用,實現了工程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這是一項風清氣正的廉潔工程,首次引進第三方全過程資金審計,以清廉取信於民,以正氣凝聚人心……  2018年12月29日,在交通運輸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動下,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 長江黃金水道跨世紀宏偉工程 ——寫在長江口至南京12.5米深水航道...
    在長江口工程實施時,原交通部就組織開始了相關研究,特別是2011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指導意見》後,交通運輸部迅速落實國務院決策,啟動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自下而上、先通後暢」原則實施。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建設幹支銜接江海聯通的內河...
    強化東西向跨區域水運大通道,形成長江幹線、西江幹線、淮河幹線、黑龍江通道橫向走廊,研究解決三峽樞紐通航瓶頸,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拓展延伸主要支流航道。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運大通道,建設新大運河,統籌推進長江、珠江、淮河等主要水系間的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復航工程以及平陸運河等運河溝通工程,形成京杭運河、江淮幹線、浙贛粵通道、漢湘桂通道縱向走廊。
  • 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新汴河航道,溝通了皖北的宿州、淮北等主要地市及糧食產區、煤炭礦區、產業園區,是糧食、煤炭、礦建材料等重要物資運輸大通道。實施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新汴河航道等級,恢復新汴河通航功能,是我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響應國家「一帶一路」、中原崛起等經濟發展戰略,貫徹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區經濟發展這一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但內河航道開發水平低,深水航道少、水系之間未能溝通、幹支不能直達等問題制約著我國內河運輸潛力的發揮。落後的現狀梗在航運管理者心頭,要學習先進技術把我國內河航道整治好——交通部下定決心。1984年,應原交通部部長李清邀請,聯邦德國交通部部長維爾納·多林格爾率領25人代表團來到中國訪問。
  •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公布 提出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
    研究解決三峽樞紐通航瓶頸,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拓展延伸主要支流航道。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運大通道,建設新大運河,統籌推進長江、珠江、淮河等主要水系間的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復航工程以及平陸運河等運河溝通工程。《綱要》發展目標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 長江航運「綠色之變」:更智能、更環保、更集約
    蔣傳海點開手機裡的長江電子航道圖,查看航標、水深、礁石等航道信息,參考最佳航線,一系列操作駕輕就熟。近年來,伴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數字長江」「氣化長江」等一系列舉措落實,長江航運開始了「綠色之變」。
  • 長江與珠江航道連通意味著什麼?| 地緣谷
    目前,贛粵運河和湘桂運河工程已納入《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徵求意見稿)。長江有望連通珠江,實現除海運外乘船至廣州、南寧的千年願望。  江西對接長江黃金水道的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提升工程項目全部落地,將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實現三級航道貫通。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大江行船 有德為鄰
    但內河航道開發水平低,深水航道少、水系之間未能溝通、幹支不能直達等問題制約著我國內河運輸潛力的發揮。落後的現狀梗在航運管理者心頭,要學習先進技術把我國內河航道整治好——交通部下定決心。1984年,應原交通部部長李清邀請,聯邦德國交通部部長維爾納·多林格爾率領25人代表團來到中國訪問。
  • 解讀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科學技術和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發展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富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以及相關工程領域基本知識與技能,兼備自主學習、外語及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在交通、水利、海岸開發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
  • 150億打造長江水道 湖北四城納入國家重點港口建設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積極發展水路運輸,提高內河通航條件,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推進江海聯運」。內河水運納入了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產業目錄。《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中,也要求積極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內河運輸。 沿江各省市更加突出長江水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 長江航道這幾年是如何建設?來聽聽交通運輸部怎麼說?
    2020年,長江幹線在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實現了重大突破,貨運量突破突破了30億噸,較2015年增長40%,再創歷史新高。此外,船舶大型化也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明顯特徵,隨著長江航道條件改善,促進了船舶大型化發展,2020年長江幹線船舶平均噸位達到1960噸,較2015年增長42%。
  • 五部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
    協調推進龍灘水電站和百色水利樞紐1000噸級通航設施建設,推動右江、紅水河、柳黔江、桂江、左江、繡江等上遊航道提等升級(含通航設施新改擴建);實施西江幹線航道擴能工程、珠江三角洲航道網完善工程;加快西江航運幹線貴港至梧州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研究推進東江航道擴能工程、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工程前期工作;推動礬石水道和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設;研究開闢珠江口小船航路;推進湘桂運河、贛粵運河研究論證,開工建設平陸運河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長沙理工大學
    設置背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研究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及部分研究型人才。
  • 我國首個長江航運標準合同及兩項航運指數同時發布!
    如今,長江航運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長江幹線航道通航條件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5萬噸級海輪直達南京、5000噸級船舶直達武漢、3000噸級船舶直達重慶、2000噸級船舶直達宜賓,有力支撐了長江航運快速發展,促進上海、武漢、重慶3個航運中心和22個主要港口的布局和建設,沿江億噸級大港已達15個。
  • 重慶交通大學: 聚焦大工程發揮創新引領優勢
    交叉學科研究,用「CT」給橋梁看「內科」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交大投入2.5億元建設了面積250畝的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周建庭是知名的「橋梁醫生」,專門和危橋整治打交道。「我是一個給橋梁看病的『醫生』。」
  •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淺析之二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簡稱《綱要》)在運輸服務方面提出構建經濟高效銜接融合的高品質航運服務體系,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船舶,發展經濟高效江海聯運和多式聯運,提升內河航運服務,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發展高品質水上客運。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2017年度全國航道養護技術考核情況的通報
    》)《航道養護管理規定》《全國航道管理與養護發展綱要(2016—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有關要求,我部組織開展了2017年度全國航道養護技術考核工作,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基本情況25個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相關部屬單位對2017年度轄區航道養護工作進行了技術考核,並向我部報送了技術考核工作總結報告。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介紹
    學科和專業開展廣泛的校企協同育人,與多所行業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和基地建設協議,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為50餘項重點水利水運工程項目提供科研和技術諮詢服務,為我國水利水運工程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題,節約工程造價上億元,部分成果納入規範,獲省部級獎勵1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