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4:mac使用docker部署開發用rocketmq

2021-01-07 千裡已醉

為了開發方便,有時需要在本地部署rocketmq,使用docker是一個高性價比的方式,故有此文。

目錄:

(1).mac本地docker化rocketmq

(2).mac本地docker化rocketmq-console

(3).測試

(1).mac本地docker化rocketmq

現在官方rocketmq-docker: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pache/rocketmq-docker

創建鏡像,我們使用

cd image-build

sh build-image.sh RMQ-VERSION BASE-IMAGE

我選擇的版本是4.7.1:

sh build-image.sh 4.7.1 alpine

時間比較長,耐心等待:

docker images | grep -i rocketmq

回到工程根目錄執行腳本生成各種配置文件:

sh stage.sh 4.7.1

然後進入生成的目錄:cd stages/4.7.1

只是本地開發用,所以single足夠:

sh ./play-docker.sh alpine

可以看到有兩個容器:1個是namesrv,1個是broker。

docker ps | grep -i rocketmq

測試broker和namesrv的埠OK:

(2).mac本地docker化rocketmq-console

官方rocketmq-console-docker位於:

https://github.com/apache/rocketmq-externals/tree/master/rocketmq-console

下載鏡像:

docker pull apacherocketmq/rocketmq-console:2.0.0

由於要訪問rocketmq-namesrv和broker容器,所以需要做link:

容器name使用如下命令進行查詢:

docker inspect c39349241840 | grep -i name

或:

docker inspect -f=』{{.Name}}』 $(sudo docker ps -a -q)

部署rocketmq-console容器:

docker run -d -e "JAVA_OPTS=-Drocketmq.namesrv.addr=rmqnamesrv:9876 -Dcom.rocketmq.sendMessageWithVIPChannel=false" --link rmqnamesrv:rmqnamesrv -p 8080:8080 -t apacherocketmq/rocketmq-console:2.0.0

本地訪問rocketmq-console:

http://127.0.0.1:8080

(3).測試

新建topic:

發送消息:

查詢消息

相關焦點

  • 雲原生時代 RocketMQ 運維管控的利器 - RocketMQ Operator
    實際上 Kubernetes 開發人員也發現了這些問題,因此引入了自定義資源和控制器的概念,讓開發人員可以直接用 Go 語言調用 Kubernetes API,編寫自定義資源和對應的控制器邏輯來解決複雜有狀態應用的管理問題,提供特定應用相關的自定義資源的這類代碼組件稱之為 Operator。
  • 用Docker部署SpringBoot應用程式
    將應用程式部署為Docker容器可以幫助您在多個環境(即dev、QA、暫存、生產)中順利地行動應用程式。本教程向您展示了如何利用Docker部署SpringBoot應用程式。如果不想使用命令行,可以直接使用SpringInitializr網站。
  • 搭建前端開發環境――docker篇
    三、具體解決方案 用 Kitematic 客戶端實現跨平臺運行 Docker 用埠映射預覽 Docker 裡的文件 用 nginx + 埠映射編輯 Docker 裡的文件 配置一個通用的 Image(鏡像) 這裡面有幾個概念需要先解釋一下。
  • Kind + Docker 一鍵部署K8s集群
    時下網際網路最火的技術無非是容器雲和AI,而虛擬雲技術方面最火則是docker和K8S。docker學習和實踐都很容易,但是K8S的由於集群化,部署需要較多的機器,環境搭建學習實踐比較費勁這一度影響了K8S技術的普及。
  • 30分鐘帶你了解Web工程師必知的Docker知識
    回憶一下,我們傳統的Web應用部署方式一般都是將Web應用手動上傳到伺服器,並手動安裝相關依賴和環境,再高級一點的我們可以用jenkins來自動化部署我們的應用,包括自動化測試等等,雖然已經解決了我們大部分部署的繁瑣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伺服器變更,或者遇到需要部署到多臺伺服器的場景,那麼傳統的操作將會繁瑣。大家也許會問這種情況會出現嗎?
  • 微服務部署到docker中
    打開Visual Studio 2019,創建一個ASP.NET Core Web應用程式2.使用ASP.NET Core 5.0創建一個ASP.NET Core WebAPI3. 右鍵選擇項目,選擇「添加」->「Docker支持...」
  • Docker問答錄系列——Docker引擎相關問題(一)
    參考:https://www.docker.com/what-docker視頻筆記: Windows Server 和 Docker - John StarksDocker 資料好少啊?網上的命令怎麼不能用?
  • 雲計算核心技術Docker教程:docker Stack介紹
    Docker在進行多服務部署和管理時通常會使用Docker Stack來解決大規模部署管理問題,Docker引擎在1.12 版本集成了Docker Swarm, 內置新的容器編排工具docker stack,通過提供期望狀態、滾動升級、簡單易用、擴縮容、健康檢查等特性簡化了應用的管理
  • docker會用了?不來了解一下全自動構建部署嗎
    如何使用github實現自動構建鏡像?如何手動推送(push)拉取(pull)鏡像?如何使用github+docker hub(官方)+shell定時任務實現項目自動構建、部署。這樣就算是完事了,可見你只要了解dockerfile,在你的開發環境無需安裝docker即可在遠程倉庫實現鏡像的自動構建。
  • 【長篇博文】Docker學習筆記與深度學習環境的搭建和部署(一)
    但是,Windows 映像僅能在 Windows 主機上運行,Linux 映像可以在 Linux 主機和 Windows 主機上運行(到目前為止,使用 Hyper-V Linux VM),其中主機是指伺服器或 VM。開發人員可以在 Windows、Linux 或 macOS 上使用開發環境。
  • Docker集群管理之Docker Compose
    調用project類的up函數,得到當前工程中的所有服務,並根據服務的依賴性(links,external links – 本工程或docker-compose之外的容器,多用於多項目共用容器,網絡容器net-from以及數據容器volume-from)進行排序並去掉重複出現服務(此情況可因某服務被其他多個服務依賴所造成)4.
  • Docker應用之CockroachDB數據存儲:開發和部署容器的力量
    在CockroachDB,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可伸縮、分布式的資料庫,使用Docker來自動化、流程化我們的開發、測試和部署過程。當你使用到Docker,你可以使用簡單的Dockerfiles來運行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一些我們正在使用的更先進和實用的架構,以及它們如何使我們的工作更簡單。特別的是,你不需要安裝任何程序就可以學習到如何部署Cockroach,並且在任何系統中部署可靠的、最小化的容器。
  • Docker系列教程01-使用Docker鏡像
    如果只要其中一項內容時,可使用-f指定,例如,獲取鏡像的創建時間:3)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鏡像歷史docker pull 下載鏡像時也我們發現了鏡像文件由多個層組成,可以使用history子命令列出各層的創建信息。
  • 「走進k8s」Docker 簡介和安裝(一)
    關於docker這塊從0開始已經寫了4個系列了,但是針對k8s還是有點怵,因為k8s確實比較麻煩裡面的東西比較複雜,而且針對k8s想走的更遠還是需要實踐
  • 雲計算核心技術Docker教程:Docker Machine 使用 - TechWeb
    Docker Machine 是一個工具,它允許你在虛擬宿主機上安裝Docker,並使用docker-machine命令管理這個宿主機,可以使用Docker Machine在本地的MAC或者windows box、公司網絡,數據中心或者AWS這樣的雲提供商上創建docker。
  • 運維人員的解放---Docker快速部署 - 51CTO.COM
    個人體會較深的兩處優點:1、 快速部署,傳統的部署模式是:安裝(包管理工具或者源碼包編譯)->配置->運行;Docker的部署模式是:複製-2.4 服務安裝完成後,停止容器。docker容器遷移簡單方便,可以任意的拷貝部署,以後再也不怕新部署環境了,一堆依賴裝的想死有木有。
  • 分享用Docker部署大桌子協同辦公平臺的一些經驗
    網上看了不少的項目和教程,對比過幾款收費和開源的協同軟體,最終還是大桌子Dzzoffice+onlyoffice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一是開源不收費(除非是找大桌子團隊或者其他開發公司對Dzzoffice進行定製化開發才需要費用;然後就是如果自己不會安裝,可以花三百塊讓大桌子團隊幫你安裝);二是自己算是還懂點編程,能夠在開源的基礎上做點優化啊接口啊什麼的;三就是在程序架構和部署方面自己也能夠搭建個毛坯出來
  • docker容器的啟動方式
    大大的節約了開發、測試、部署的時間。    .一致的運行環境:開發過程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環境一致性問題。由於開發環境、測試環境、生產環境不一 致,導致有些bug 並未在開發過程中被發現。而Docker 的鏡像提供了除內核外完整的運行時環境,確保了應用運行環境一致性,從而不會再出現「這段代碼在我機器上沒問題啊」這類問題。
  • 雲計算核心技術Docker教程:Docker容器使用
    例如我們要查看 docker stats 指令的具體使用方法:命令如下:$ docker stats --help如果我們本地沒有 ubuntu 鏡像,我們可以使用 docker pull 命令來載入 ubuntu 鏡像:
  • 雲計算核心技術Docker教程:Docker鏡像使用
    當運行容器時,使用的鏡像如果在本地中不存在,docker 就會自動從 docker 鏡像倉庫中下載,默認是從 Docker Hub 公共鏡像源下載。我們可以使用 docker images 來列出本地主機上的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