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琴
7月29日上午,在廣西醫科大學104館3樓的一間辦公室,記者再次造訪了謝小薰教授。暑假裡,她依然每天來辦公室看書、做科研,她說,因為研究生沒有放假,假期時間也比較完整,可以集中精力做點事情。
今年8月,謝小薰就到了60歲的退休年齡,作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可能會延遲退休。5年前,她就卸下廣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潛心從事教學、科研。
歲月如歌,回首走過的路,謝小薰淡泊名利、腳踏實地,始終保持著對學術研究濃厚的興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1983年,她從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醫科大學擔任《組織學與胚胎學》助教,從繁雜的臨床醫學轉向清靜的基礎醫學,謝小薰安之若素。1994-1997年,她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研究員;1999-2001年,她在德國薩蘭大學洪堡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面對國外優越的條件和導師的盛情挽留,她不為所動,毅然回到了家鄉。她說,之所以選擇回廣西,因為這裡需要我。
謝小薰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她給本科生上《組織學與胚胎學》,給留學生上全英文課,還帶碩士、博士研究生。她的育人理念是:不要求學生學多少,但要學會如何學習,學會掌握時間和學習方法。她對學生的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興趣、認真。在她看來,不管哪個層面的教育,都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而認真是一種品質,她要求學生在學習、做實驗的過程中,一絲不苟、求真務實。「不認真會出事情。」謝小薰說。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謝小薰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成績以及獲得的榮譽不勝枚舉:她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主要成員,還是自治區優秀教師、八桂名師、高校八桂學者、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廣西醫科大學「最受歡迎全英老師」,她所講授的《組織學與胚胎學》被列為國家精品課、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曾獲廣西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面對眾多的榮譽,她處之淡然說:「我真的沒有覺得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績。」
談及奮鬥,謝小薰告誡年輕人,年輕的時候要抓緊時間去學習、思考一些東西,不要太看重名利。「沒有儲備就上不了臺階。」她希望年輕人目光長遠,不要看重眼前的利益和短平快的東西,而要做到厚積薄發。
雖然從事基礎醫學研究,但對於臨床醫學,謝小薰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真知灼見,她認為,學醫最重要的是愛心、細心、沉穩,「不細心就觀察不到病情的變化。」
這是記者第二次採訪謝小薰,每次見到她,都會被她恬靜、明淡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她就如同那盛開的薰衣草,淡雅卻芬芳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