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建議:多招沒大學學歷的國會議員,重建公眾信任

2020-12-27 中財網

美媒建議:多招沒大學學歷的國會議員,重建公眾信任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5:52:47&nbsp中財網

  雖然川普基本輸掉大選,美國媒體依然在反思「川普主義」。《紐約時報》21日刊登評論,吐槽國會議員「高學歷精英」的人設越來越濃,本職工作卻沒做得更好,反倒製造「不接地氣」的刻板印象,是川普基本盤穩固的原因之一。

  而作者開出的「藥方」則是繼續「做人設」:建議美國國會招納更多沒有大學學歷的議員,「重建公眾信任」。

  《紐約時報》:95%的眾議員有大學學歷,看看這讓我們經歷了什麼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書評人詹妮弗·森尼爾注意到,除了百萬富翁越來越多外,美國國會議員們還在另一個要素上「走偏了」、「越發明目張胆地與社會脫節」,那就是高學歷。

  據美國國會研究處12月17日發布的報告,去年開始的本屆美國國會535名議員(期間去世3人)中,全部100名參議員、95%的眾議員都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眾議院有法學學位者161人、碩士學位者99人;參議院法學與碩士學位獲得者分別有53人、18人。分別有25名議員獲得博士、醫學學位。17名眾議員是高中學歷。

  而美國普查局的數據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在全美總人口中的佔比僅略高於三分之一。

  自1967年以來,美國國會全體議員(藍色)的人均本科加研究生學歷(縱軸)不斷增加 圖自:布魯金斯學會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麥可·桑德爾評價,這意味著美國是「有(學位)證書的少數人治理沒有證書的大多數人」。其中民主黨更強調「精英人設」、「脫離群眾」的傾向助推了以川普為代表的民粹崛起。

  西方自柏拉圖以來的一個長期觀點是,應該由掌握更多知識的人執政。可桑德爾研究後並沒有發現,政治家的學歷與治理水平之間存在必然聯繫,並舉了美國的兩個例子:

  上世紀60年代,「最聰明伶俐的大腦」卻做出令美國深陷越戰泥潭的決定;90年代至今,高學歷的政府官員帶給美國什麼呢?「停滯的工資增長,金融去監管化,收入不平等,2008年金融危機,對普通人無益的擔保大銀行,破敗的基礎設施與全世界最高的監禁率。」

  杜克大學政治學教授尼古拉斯·卡恩斯在對1875年到2004年間,全球228個國家進行研究後,也得出結論:受過大學教育的政治家並不能把國家治理的更好,無論是以促進經濟增長,縮小貧富差距、失業率、罷工還是降低軍事衝突為政績指標。

  當然,這篇論文並沒有提到中國。對於近年來屢陷「否決政治」惡鬥、參眾兩院平均年齡超過58歲的美國國會來說,《紐約時報》也沒空關心如何幫他們提升治理能力。

  卡恩斯稱,有人認為美國國會是一個「封閉的政治階層體系」,「議員們都在象牙塔裡、不關心民生」。文章作者則認為,應在國會招募更多沒有上過大學的議員,有助於「微妙地重建公眾信任」。

  她引用桑德爾的觀點,即美國國會與歐洲議會正「緩慢地被技術官僚精英主宰」,製造了一個「對裙帶資本主義過分容忍的政治階層」。這必然導向外包製造業工作、金融去監管的決策,結果就是當今正席捲西方的民粹主義反抗,包括川普的當選。

  這當中,桑德爾認為更強調「精英人設」的民主黨責任更大,出現了一種「履歷至上主義的增殖」傾向(valorization of credentialism)。

  有研究發現,更多民主黨議員傾向於在私立文理學院而不是公立大學就讀,與共和黨正相反;民主黨議員也更傾向於招募常春藤名校聯盟出身的助理。

  桑德爾說,民主黨主張在美國上大學能改變命運,其出發點是善良的,但也暗藏對沒上過大學的人的一種「苛責」:如果你沒有成功,只能怪你自己。

  而這種「階層歧視」立即被川普抓住利用。他曾公開誇口「我喜歡沒受過什麼教育的人!」日常用詞也直來直去,不同於歐巴馬、希拉蕊等政客整天掛在嘴邊的表述。結果是,連續兩次美國大選,三分之二的本科以下學歷白人選民把票投給了川普。

  俄亥俄州眾議員託利·鮑德爾森也支持《紐約時報》作者的提議。在與一批美國高中生交流時,他分享自己大學輟學的經歷,那些學生則流露出「高興」、「受鼓舞」的情緒。鮑德爾森說,許多人長期接受一種刻板印象,即上不起大學就會遲早成為「過氣角色」。而意識到像他這樣的經歷也能成為議員,令那些孩子「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郭.涵  .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美媒:更多國會議員將加入1月6日聯席會挑戰
    隨著1月6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的日益臨近,目前已有10多位國會議員承諾,對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提出質疑,為川普而戰,為爭取自由和公正的選舉而努力。據美媒極限新聞本月23日報導,當選聯邦眾議員馬喬裡·泰勒·格林表示,一些共和黨參議員將在1月6日國會聯席會議上共同挑戰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泰勒·格林表示,「我們有非常有力的理由,而且支持挑戰的人數正在增長。
  • 美媒:議員們微笑著對著鏡頭接種,而每分鐘就有一名美國人死於新冠
    與此同時,國會議員優先接種計劃也正在推進中。然而,在疫苗供應十分緊缺的大環境下,有美媒對此發出拷問:這種搶在醫護人員和一線基本工作者等群體前的「以身作則」行為,到底是為證明疫苗安全性的「勇敢的自我犧牲」,還是「為了拯救自己」?尤其當這批已經或即將接種疫苗的議員中,還有著一群在此前故意淡化新冠病毒危險性的人。
  • 印媒:7名美議員致信蓬佩奧,讓「管管」印度...
    印媒:7名美議員致信蓬佩奧,讓「管管」印度農民抗議) 【又想當「世界警察」?印媒:7名美議員致信蓬佩奧,讓「管管」印度農民抗議】美國人又想當「世界警察」了?
  • 「勤王軍」衝進國會,議員疏散,選舉人票認證中止,特工開槍!
    美國國會議員被要求就地避難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由於華盛頓部分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美國國會警方認為將對正在進行大選認證程序的國會議員造成威脅,國會議員被要求進行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 目前,參議院辯論已經停止。
  • 日本一男性國會議員要休產假 首相安倍送祝福
    原標題:日本一男性國會議員要休產假 首相安倍送祝福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所屬眾議院議員宮崎謙介,由於妻子、該黨眾議院議員金子惠美即將分娩,於近日提出了休一個月育兒假的想法。   據悉,日本至今並無男性議員因育兒在一定期間裡缺席國會的案例,宮崎謙介將首開先河。
  • 這位香港泛暴派區議員會考0分,想招學歷更低的助理,結果很尷尬
    據多家港媒報導,正因如此陳梓維希望聘請學歷比他低的助理,結果直到上任都沒招到人。此等言論卻讓輿論大譁,招致不少網友吐槽。會考零分的區議員要招學歷更低的助理日前,在接受港媒訪問時,新任泛暴派區議員陳梓維表示,自己會考零分,讀了毅進課程也不及格。
  • 魔王:因教解放軍英語,紐西蘭國家黨唯一華人國會議員被迫退出政壇...
    楊健1978年被空軍工程大學英語專業錄取,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在洛陽外國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17年,其因求學及任職履歷被攻擊為「間諜」。圖為當年楊健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現場。(視頻截圖)可以說楊健是第一個倒在美國影響力下的華人國會議員,相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 美國國會被圍,議員從神秘地道逃跑!為核戰而建,裡面竟能跑火車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本周早些時候,唐納·川普總統的支持者突破警戒線衝進美國國會大廈,造成一人在大廈內被警察開槍擊斃,多人被捕。而後續報導稱,一共有4人死亡,除了那位被擊斃的婦女外,還有3人死於「緊急醫療救治」。
  • 【加拿大拒絕美國國會議員重新開放美加邊境提議】上周,美國國會的...
    【加拿大拒絕美國國會議員重新開放美加邊境提議】上周,美國國會的29名聯邦議員致信加拿大,催促兩國「立即分階段重新開放加美邊境」。自從3月21日以來,除了必要的通關(包括貨物運輸以及工作相關)外,加美邊境保持關閉,現在最新的期限推遲到7月21日。
  • 美媒稱中國間諜曾活躍於美國政治圈,佩洛西為涉事議員進行辯護
    此外,美媒還稱,方芳曾一度活躍於加州甚至全美主流政治圈,與多名官員關係密切。《南華早報》12月11日文章稱,在所有黨派成員都得知此事後,斯瓦爾韋爾立即切斷了與方芳的聯繫。佩洛西辯護稱,「我對斯沃韋爾沒有任何擔心。」「這件事情早已結束。」「三十多年來,你們知道,我一直在跟中國政府做鬥爭,原因是他們試圖向我國國會議員示好。」
  • 新加坡新一屆國會約半數議員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
    在美國,有幾所大學常被譽為「政治家的搖籃」,像是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等,大家可能對此都有所耳聞。那麼問題就來了,新加坡培養政治明星哪家強? 答案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友遍布政界! 新加坡「政治家的搖籃」!
  • 國際觀察|國會騷亂後又現白宮辭職潮,美國政治內耗幾時休
    新華社華盛頓1月7日電(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國會騷亂在華盛頓掀起的猛烈政治風暴7日仍在繼續,多名議員呼籲罷免總統川普,交通部長和教育部長當天先後宣布辭職。川普當天發表講話稱新政府將按時上臺。
  • 暴亂致4死,國會認證出爐,川普認栽,美國氣數已盡?
    2020年,美國民主制度的象徵,國會山,陷入暴亂。 有一個生動的細節。 一群川普的支持者衝入國會,議員們倉皇而逃,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連電腦都沒來得及關,就落荒而逃,紅脖子們在議長的辦公桌前,翹著二郎腿,自拍娛樂。
  • 大選成騷亂,退伍軍人遭槍擊……美媒怒批:太丟臉!
    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 上演瘋狂「鬧劇」 國會大廈200多年來首次被攻破 美媒怒批:這讓美國 在全世界面前丟了臉 下午2點50分左右,美國國會警方認為示威活動對國會議員造成威脅,要求國會議員就地避難。當時正在進行的選舉人票認證程序被迫中止。 聯席會議的主持者、副總統彭斯緊急撤離,議員們也被緊急疏散。外媒表示,這是美國國會大廈200多年來首次被攻破。
  • 美媒:拜登提名原住民女性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
    美媒稱,拜登提名哈蘭德擔任新任內政部長。(圖源:《國會山報》)海外網12月18日電 美媒消息稱,當地時間周四(17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內政部長。如提名獲參議院確認,哈蘭德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成員。
  • 美媒:圍攻事件讓國會大廈龐大地下隧道網曝光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月8日報導,圍攻國會大廈事件揭開了美國國會大廈龐大的地下隧道網絡。迷宮一樣的地下通道連接了華盛頓的主要建築,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上周,川普總統的支持者對美國國會大廈的進行了圍攻,當國會大廈遭到破壞時,許多國會議員和副總統邁克·彭斯也通過地下通道進入了安全地區。這些事件披露了國會山下的大型隧道網絡,以及整個華盛頓特區的地下通道。有許多隧道被日常使用著,只是為了方便在政府大樓之間穿行而無需走出去,但是它們在幫助人們在危機中逃離也具有明顯的價值。
  • 美國議員:國會應摒除偏見 加強與中國合作交流
    中新網3月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國會「美中關係工作小組」聯席主席、眾議員科克、拉森當地時間3月6日指出,2008年是美中關係十分關鍵的一年,美國國會應摒除偏見和中國加強合作與交流。  科克、拉森6日在位於華盛頓的尼克森中心就美中關係在新的一年中面臨的發展跟挑戰發表講話。
  • 辭去國會議員職務 日前外相田中開始家庭主婦生活
    本報訊(駐東京記者蘇海河)8月9日,日本前外相田中真紀子突然向日本國會議長綿貫民輔提出辭去國會議員的職務。議長在徵詢各黨意見後於當天決定接受田中的辭呈。田中辭職的直接原因是國會對其挪用秘書工資事件的追究。有人舉報田中挪用秘書工資,用於事務所開支。不過,田中在國會調查中一再聲稱,秘書工資已全部交給秘書本人或返還公司,不曾有挪用和私吞行為。
  • 美已故大法官金斯伯格遺體在國會供公眾瞻仰,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
    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遺體9月25日在國會大廈供公眾瞻仰,她也成為第一位遺體在國會大廈供公眾瞻仰的公職人員女性,突顯了她作為女性開拓者的影響力。
  • 李振廣:美議員提議邀請蔡英文非常冒失
    >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日前向中評社表示,美國國會議員提議邀請蔡英文到國會發表演講不符合美國利益,且是一種非常冒失的政治行為。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就此事發表看法,他認為,美國國會議員提議邀請蔡英文到美國發表演說一事的出現,一方面是臺灣的一些「臺獨」勢力一直在美國搞院外活動並鼓動美國國會議員的結果;另一方面,還因為,諸如賈德納這樣的議員都屬於政客型的政治人物,他們很喜歡利用意識形態和敏感事件等問題進行炒作,製造話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政治存在,並提高自己在美國國內的知名度和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