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MD/NVIDIA 2019年會有哪些新動作?

2020-12-19 千家智客

[導讀]說到影響PC市場的核心廠商,一定離不開Intel、AMD、NVIDIA這三家。

  今天是大年初八,相信很多朋友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上,開始新的一年的忙碌了,筆者在這裡先祝大家開工大吉!豬事順利!另外也羨慕一下那些還在休假的童鞋……

  說到影響PC市場的核心廠商,一定離不開Intel、AMD、NVIDIA這三家。

  無論是筆記本、臺式機還是DIY領域,產品的每一次升級都和它們息息相關,那麼這三家核心廠商在2019年會有哪些新動作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番。(說得對的還請各位看官多多捧場,不對的還望批評指正~)

  Intel:藍色陣營的全面進擊

  2019年對於Intel來說將會是全面進擊的一年,除了推出9代酷睿移動版處理器外,全面採用10nm工藝也將是扳回士氣的重要一環,而「Project Athena」項目、Xe獨立顯卡等也將進一步鞏固Intel的影響力。

  任命新CEO 聚焦四項關鍵任務

  2019年初,Intel正式任命Robert Swan為新任CEO,接替Brian Krzanich(科再奇)的工作,Robert Swan也因此成為Intel 50年歷史中的第七位CEO。

  自2016年起Robert Swan曾擔任Intel財務長以及7個月的臨時CEO,未來他將帶領Intel聚焦在四項關鍵任務上。

  四項關鍵任務具體包括:勇敢無畏,持續進擊數據新市場;繼續從以PC為中心轉型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改進執行力;發展公司文化。

  儘管這四點都是一些宏觀上的說法,不過我們依然能夠從中看到Intel不斷創新、轉型的決心。

  二季度發布9代酷睿移動處理器

  Intel在去年10月份發布了9代酷睿處理器家族,不過首批上市的僅有i9-9900K、i7-9700K、i5-9600K三款桌面處理器,但是憑藉首次將i9序列和8核心16線程引入主流桌面平臺、5GHz最高睿頻頻率、回歸釺焊散熱等特性,這三款處理器還是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在CES 2019上,Intel為9代酷睿處理器家族補充了6款新型號,包括i5-9400以及5款以F為結尾不帶核顯的處理器,並且Intel還透露9代酷睿移動處理器計劃在2019年第二季度發布。

  也就是最早4月份左右我們就能見到搭載9代酷睿處理器的筆記本了,比如最近就曝光了一款8核心16線程的i9-9980HK移動處理器。

  10nm工藝全面鋪開

  掐指一算,14nm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從2014年的5代酷睿開始一直到去年發布的9代酷睿,Intel的處理器一直用的都是14nm工藝,儘管從7代酷睿開始相繼衍生出了14nm+、14nm++優化工藝,但是依然擺脫不了14nm節點,而這也被大家戲稱為「擠牙膏」。

  10nm不鳴則已,一鳴驚人!Intel日前宣布,10nm將會應用在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的Ice Lake架構處理器、5G網絡晶片Snow Ridge以及首款以3D形式進行混搭封裝的Foveros架構晶片LakeFiled上。

  這也就意味著Intel在10nm製程上的布局更為廣泛,拓展到了Intel的多個業務領域,而10nm工藝的全面應用也將會改變Intel近幾年來的窘境。

  代表筆記本未來方向的「Project Athena」將落地

  「Project Athena」是一項Intel倡導的創新計劃,旨在幫助合作夥伴將新型高級筆記本電腦推向市場,充分利用5G移動通信、AI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讓新一代筆記本集一流性能、超長續航時間、即時安全連接、時尚美觀設計於一身。這個計劃也代表著筆記本未來的發展方向。

  Intel透露,「Project Athena」項目的合作夥伴包括宏碁、華碩、戴爾、谷歌、惠普、群創光電、聯想、微軟、三星、華為、小米和夏普等,這些合作夥伴將和Intel聯手解決項目的標準制定和完整驗證等問題。

  同時,Intel還宣布「Project Athena」設備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問世,屆時我們將會看到脫胎於「Project Athena」的筆記本了。

  Xe獨立顯卡會有更多消息

  Intel想做顯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比如此前的i740和Larrabee,不過兩者都沒有成功。

  現在,Intel又將打造獨立顯卡提上日程,目前關於新顯卡的消息並不多,只知道顯卡品牌叫做Xe(e是上角標),計劃2020年推出,覆蓋消費和企業級,採用10nm工藝,並且支持光線追蹤技術。

  不過從「挖人」的陣勢來看,Intel這回勢必要把獨顯做成。

  比如之前已經挖來了原AMD 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RTG)部門的老大Raja Koduri負責整個Xe獨顯項目,此外還有很多RTG部門的原班人馬加入,幾乎就是將AMD的圖形部門整個搬了過來,難怪老黃會調侃「Intel的圖形團隊不就是從AMD整編的嗎?」。

  AMD:紅色陣營的乘勝追擊

  再來說說AMD,2019年將是AMD公司成立五十周年,所以對於AMD來說,2019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此前,官方曾經表示,2019年將基於頂尖的7nm工藝和業界領先的計算及圖形顯卡設計的緊密結合,在計算、遊戲和可視化技術方面實現歷史性的飛躍。

  推出全球首款7nm遊戲顯卡

  大年初三,AMD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7nm遊戲顯卡Radeon 7。

  Radeon 7顯卡基於第二代「Vega」架構,與Radeon RX Vega 64相比,Radeon 7顯存容量增加了2倍,顯存帶寬增加了2.1倍,遊戲性能平均提升29%,專業內容創意軟體性能平均提升36%。

  並且在和RTX 2080的較量中,也沒有明顯的性能劣勢,不過在溫度和功耗方面,7nm並沒有表現出能耗比優勢,滿載功耗相比公版RTX 2080大概高出100W左右,但是如果考慮到價格因素,Radeon 7依然是目前AMD最讓玩家興奮的遊戲顯卡。

  年中推出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

  縱觀「Zen」架構發布以來,憑藉每時鐘周期指令數(IPC)52%的性能提升讓第一代銳龍桌面處理器重新回到了市場主流行列,此後推出的基於「Zen+」架構、12nm製程的第二代銳龍處理器同樣不辱使命。

  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基於全新的「Zen 2」架構,採用7nm製程,並且將成為首款支持PCIe 4.0規範的處理器。AMD CEO蘇姿豐博士曾經在CES上展示過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而這款處理器也將在2019年年中推出。

  推出第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

  在「Zen」架構和「Vega」架構雙雙取得成功之後,AMD將兩者完美結合,銳龍移動處理器應運而生。

  在此前的CES 2019上,AMD推出了6款第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除了例行更新4款低電壓處理器外,還首次推出了2款35W標準電壓的移動處理器,全面對標Intel。

  性能方面,根據AMD的官方數據,Ryzen 7 3700U的網頁載入速度比i5-8250U快14%,圖片編輯性能比i5-8250U快27%。

  來自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華為、聯想和三星等OEM廠商將會在2019年陸續推出搭載AMD第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

  推出首款7nm數據中心處理器

  除了消費級市場外,以數據中心為主的伺服器端也會應用7nm工藝,基於「Zen 2」架構、代號「Rome」(羅馬)的首款7nm數據中心處理器就將於2019年年中發貨,也就是說,Rome霄龍處理器將會跳過12nm,直接從14nm升級為7nm。

  在使用模擬大型生物分子系統的科學應用程式NAMD顯示中,蘇姿豐博士展示了霄龍數據中心處理器性能的逐步增加功能,揭曉了下一代AMD霄龍處理器強大的實際應用性能,通過使用基於霄龍的系統,AMD正在幫助科學家推進相關研究。

  7nm Navi架構或延期

  說完好消息,再來說說壞消息。根據AMD此前公布的顯卡工藝路線圖,7nm Vega架構之後將是同為7nm的Navi架構,定位目前還沒有明確,有一種說法是入門到中端,類似目前的Polaris北極星架構,還有一種說法是替代Vega,面向高端市場。

  Navi架構最初計劃在2019年中推出,不過根據目前的最新消息,Navi架構將會延期到2019年10月份發布,原因很可能和AMD今年的晶圓代工分配有很大關係。

  根據此前的規劃,包括基於「Zen 2」架構的第二代EPYC、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以及剛剛發布的Radeon 7顯卡都會採用臺積電的7nm工藝,7nm產線的壓力確實不容小覷。

  NVIDIA:綠色陣營的穩步阻擊

  比起Intel、AMD兩家處理器和顯卡「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情況來說,NVIDIA就要專注很多。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NVIDIA陸續完成了基於Turing架構的RTX 20系顯卡的布局,從桌面端的RTX 2080 Ti/2080/2070/2060,到移動端的RTX 2080/2070/2060以及相應的Max-Q版本,20系顯卡正在變得愈發完善。

  繼續完善桌面顯卡布局

  對於主流玩家來說,20系顯卡的售價過於高昂,即使是最最最便宜的RTX 2060也要3000塊左右,且不說光線追蹤和深度學習的實際效果如何,單就目前支持這兩項技術的少得可憐的遊戲來說,為此多花錢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除了已經發布的RTX 2080 Ti/2080/2070/2060以外,NVIDIA還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推出砍掉RT以及Tensor核心的顯卡,以迎合2000元以下的主流市場。新顯卡預計會採用「16XX」的命名方式,前綴也會由RTX回歸GTX,相信這也是很多玩家期待的。

  移動版顯卡大量鋪貨

  NVIDIA在CES 2019上發布了20系移動版顯卡,型號包括RTX 2080/2070/2060以及相應的Max-Q版本。根據官方介紹,移動版RTX 2060顯卡能夠提供優於桌面版GTX 1070的性能,而移動版RTX 2080顯卡的性能已經能夠大幅超越GTX 1080了。

  目前推出搭載20系顯卡的筆記本廠商包括Alienware、Dell、神舟、惠普、聯想拯救者、機械師、機械革命、微星、宏碁掠奪者、ROG玩家國度、雷神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廠商推出的20系筆記本,而主打輕薄的Max-Q版本也會更多。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Intel、AMD、NVIDIA這三家核心廠商在2019年要做的新動作了,相信你也和我一樣,非常期待2019年的PC市場。

相關焦點

  • Intel、AMD、NVIDIA:2019年會有哪些新動作?
    說到影響PC市場的核心廠商,一定離不開Intel、AMD、NVIDIA這三家,無論是筆記本、臺式機還是DIY領域,產品的每一次升級都和它們息息相關,那麼這三家核心廠商在2019年會有哪些新動作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番。
  • AMD為什麼被稱之為農企?intel,英偉達,AMD是什麼關係?
    目前市面上面最大的兩個顯卡廠商,amd和英偉達大家幾乎耳熟能詳。關於AMD與英偉達大關係,amd為什麼被稱之為農企,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非常好,畢竟不少玩家只對英偉達有些許了解,而對AMD則是非常陌生,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AMD是一家什麼公司。讓我們先從英偉達開始。
  • Ubuntu下NVIDIA驅動安裝及3D桌面的設置
    2、選擇 Administration 管理工具,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新立得軟體包管理器、 當提示消息時請輸入密碼。 3、在軟體包管理器中,選擇Settings 設置菜單,然後選擇 Repositories。 4、當出現 Software Sources 軟體源窗口時,點擊 Add 添加 按鈕。
  • 帶你揭秘為什麼英特爾(intel)叫做牙膏廠?
    眾所周知,intel公司是一家主營電腦晶片的科技公司,跟牙膏扯不上半點關係,就是這樣一家尖端科技公司,佔領了cpu市場的大部分江山,為什麼還會被人們稱為牙膏廠呢?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一下!首先,晶片從設計到製作是一個非常繁雜且困難的工程,民用的pc處理器幾乎被intel和amd兩家公司壟斷,在前幾年的時間裡,amd幾乎對intel構成不了很大的威脅,大部分市場被intel佔據,所以intel幾乎是大哥大,說了算的存在,所以它的產品技術更新迭代慢,每次新品較上一代產品提升不大,幾乎都是提升個20%以內。
  • 一場Intel與AMD的生死博弈-酷睿2,處理器,Intel,AMD...
    的Pentium D 945砍到比E6300還低的163美元,這是intel桌面處理器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事件。對手AMD的K8雖然有更大容量的一級緩存,內置內存控制器的設計相比Pentium4有較大優勢,但帶寬偏小,二級緩存容量也有明顯差距,實測表明,酷睿2一級緩存帶寬為K8的2倍,二級緩存則達到2.5倍。
  • 在Linux上安裝NVIDIA顯卡驅動的詳細教程
    =cn2.2 如圖是我的顯卡型號信息,你需要選擇好自己電腦的顯卡版本信息後點擊搜索2.3 點擊 下載3、禁用nouveau驅動3.1 禁用默認的nouveau,據說這是NVIDIA顯卡的開源驅動,默認是使用的這一個,不確定怎麼辦,可以輸入 以下 命令進行查看,應該是有回顯出現的
  • 網友要十代intel高性價比裝機方案,小編想問十代牙膏有性價比嗎
    勸不動啊最近幾天小編都是再說遊戲筆記本,好久沒有介紹臺式機的配置啦,正好有網友讓我給他推薦一套牙膏廠平臺的配置方案,剛開始小編是極力推薦amd搭配A卡的,但是這位網友也是不為所動,不過intel主頻高,打遊戲方面確實可以,畢竟現在大部分遊戲對intel的優化還是好於按摩店的,不過在多線程方面較於amd差距很大,如果是辦公需求多的小夥伴們還是推薦使用amd平臺!
  • AMD vs intel
    三 CPU的性能參數有哪些? 發送「20150718」了解。這個問題比了很多年,網上有很多信息,但是信息都比較老,因為這其實是一個沒得比的問題,比得都不愛比了,再就是很多都是互相抄襲和一些感性的評論,今天我說點實話,看到最後,你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 2019年高性價比大學生用的組裝電腦配置推薦
    2019年高性價比大學生用的組裝電腦配置推薦        在寫配置之前先來談談我對於大學生用的電腦配置的裝機觀點。所以cpu和顯卡就得稍微配的高一些,這裡我推薦的兩套配置分別是intel和amd平臺的,intel用的是九代i5 9400f,6核6線程,amd用的是二代銳龍R5-2600,6核12線程。顯卡分別是GTX1660和GTX1060。兩款cpu和顯卡都能滿足時下流行的各類大型遊戲,1080p解析度下基本上是遊戲通吃的。
  • 一文看懂Chiplet小晶片:AMD、英特爾、華為海思都在研究!
    但是有一點有意思的地方,這是一個以fab 的角度,解決摩爾定律失效問題的方案,雖然TSMC 並沒有把chiplet 當作一個新技術突破,而是把interposer 當作新技術突破,但半導體業界的其它公司的立場各不一致。
  • intel懟AMD筆記本拔電性能的背後
    AMD推出4000系列筆記本電腦CPU之後,把intel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把intel的筆記本電腦CPU逼到了中低端。intel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製程落後,但很快就組織實驗室人馬,找AMD的麻煩。經過他們測試之後,終於找到了AMD筆記本CPU的毛病,就是在拔電的狀態下,純粹使用電池,AMD的CPU性能大降,反而不如intel的CPU性能好。也就是說,在使用筆記本電池供電的情況下,intel的CPU性能降低不多,而AMD的CPU性能降低很多,能說明什麼問題呢?背後又隱藏了怎樣的秘密?
  • intel出示了結果
    intel早已開始發表全新的第11代酷睿處理器,與往日一樣,此次的CPU先發的當然是在輕薄筆記本銷售市場,intel表明和前代CPU相比較,這一代人CPU無論是CPU還是GPU特性上均有巨大的提升 。11月20日,intel特邀眾媒體線上上開展了這場主題風格為「實際移動性能測試」(即輕薄筆記本特性)的交流會。
  • cpu散片和盒裝有什麼區別 AMD CPU散片和盒裝區別介紹
    cpu散片和盒裝有什麼區別 AMD CPU散片和盒裝區別介紹  大家都知道,CPU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intel和AMD,intel CPU散片比較常見,如果盒裝和散片差價較大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會考慮散片CPU進一步提升裝機性價比,AMD CPU有散片嗎?
  • AMD又來攪局Intel IDF:免費送「Chip」
    免費送CHIP    薯片罐上有個超連結http://global.amd.com/chips,也是配合這個惡搞活動製作的,但內容其實很嚴肅:AMD當地時間今晚將在舊金山的111 Minna畫廊舉辦Eclectic
  • AMD的AI策略與Intel和Nvidia有何不同?
    因此,也沒有看到AMD有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晶片。不過,AMD執行長Lisa Su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成為人工智慧領域更重要的參與者。Lisa Su指出,每個人工智慧工作負載都有不同的計算要求。互連技術是解決方案,因為它將不同的部分互連到同一個系統。她用以下例子解釋了這一點:業界使用傳統方法提高了CPU和GPU的性能。
  • 「電腦組裝」CPU的選購與推薦:Intel & AMD (2021年1月更新)
    其中之一就是intel比較穩定,比較耐用,常常整臺電腦都壞光了,但CPU還沒壞。----好,剛剛上面那些都只是前言,有夠長的前言對吧?接下來我會帶著你看懂CPU規格型號的那一串英文+數字是代表著什麼意思。一、品牌:我該用intel還是AMD?
  • 華為MateBook 14 2020測評:AMD還是英特爾?
    華為Matebook 14有兩個版本:matebook14 amd版和matebook 14 intel版。 新款matebook 14 amd和matebook14 intel版使用了之前的深灰色模具,外觀設計上簡潔大方,中規中矩。
  • Vulkan正式支持光線追蹤:AMD/NVIDIA/Intel全都有
    11月24日,Khronos Group正式發布了Vulkan、GLSL、SPIR-V光追擴展規範的最終正式版,這也是業界第一個開放的、跨平臺的、跨廠商的光追加速標準,完全支持NVIDIA、AMD、Intel的新老GPU,無需特定硬體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