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名字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代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也都會力求大方好聽,並且有深刻美好的寓意。
以前的很多名字都是時代背景的折射,比如常見的「建國」、建軍」等名字,多半就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人,而「衛兵」、「衛紅」這樣的名字,又帶著濃濃的六七十年代的氣息。
到了如今,很多人都會給孩子取名「子軒」、「子涵」、「浩然」這些名字,初看充滿詩情畫意,但是同名的人實在太多了,同樣不能免俗。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取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也是煞費苦心。他們大多選擇從雙方的姓名中各取一個字,組成孩子的名字,但如果二人同姓或名字一樣也會顯得尷尬。
近日,一對90後網友的結婚證在網上走紅,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名字完全一樣,都叫「張萌」,只是性別不同,這樣巧合的事讓辦理結婚證的工作人員都大吃一驚。
這樣的事也驚呆了網友,紛紛表示「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也有網友提出了疑問:「以後孩子該叫啥?張萌、張萌萌或者張小萌?」
其實大家如此關注他們給孩子取什麼名字也很正常,畢竟名字對一個人真的很重要。有些小孩上學後就經常因為名字被其他孩子送外號。
比如有個小孩名叫「甄桃言」,父母取這個名字的初衷本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希望孩子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但是這個孩子非常苦惱,從小到大,一直被同學叫「真討厭」。
雖然孩子知道父母取名字的良苦用心,也知道同學們只是玩一下諧音梗,並不見得有多大惡意,但孩子還是會感到非常苦惱和自卑。
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以防給孩子造成自卑的陰影。
1)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名字是一個人的專屬代號,本該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這並不是說要用生僻字,否則讀起來只會拗口難懂。
相反,名字應該是朗朗上口的,便於大家記憶。孩子去了學校,名字中如果出現特別生僻的字,也會給老師帶來困擾。
2)避免爛大街的詞
父母給孩子取名都希望與眾不同,但總是在不經意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取出爛大街的名字。
據統計,1984年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是「珍、芳、文」這些字,但截止到2016年,這些字已經被「梓、子、浩」所代替,父母給孩子取名要做到新穎不流俗。
3)規避不良諧音
很多父母給孩子取名時只注重美好的寓意,但卻忽略了它的諧音,除了前文提到的「甄桃言」,還有一些比較搞笑的例子。
比如之前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說有一個孩子姓史,他爸爸給取的名字是「一駝」,單看這個名字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加上前面的姓氏,讀起來總會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這就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心理影響。
4)注意聯想
父母給孩子取完名後,要發散一下思維進行聯想。比如說有一個名字叫做「高莊」,大家乍一看,難免會想到跟豬八戒有關的「高老莊」,這就需要注意一下了。
總而言之,給孩子取名不可盲目跟風,也不可太過隨意,家長一定要反覆思量,給孩子取一個有寓意又新穎的名字。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