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先後順序問題

2020-12-08 愛數學懂教育

反應物間一對多的化學反應常有「平行反應」和「競爭反應」兩類,平行反應主要指多個反應相互間沒有影響可同時進行;而競爭反應是指由於反應能力不同,多個反應按一定的先後順序逐次進行。

競爭反應主要包括兩種基本題型:

一是一種氧化劑(還原劑)與多種還原劑(氧化劑)反應,如把Cl2通入含I-、Br-、Fe2+的溶液中,按照還原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I-優先反應,其次是Fe2+,最後是Br-;

二是一種酸(鹼)與多種鹼性(酸性)物質反應,如把鹽酸逐滴加入到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按照鹼性由強到弱的順序,NaOH優先反應,其次是Na2CO3,最後是NaHCO3,

此類競爭反應的先後順序即是其有效順序。在實際問題中有部分看似平行的反應,由於物質的性質而出現了「有效」和「無效」兩種可能性,準確地確定有效反應就成了解題的關鍵。

解決此類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假設法

1. 複分解反應之間的競爭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存在幾個可能的複分解反應,則生成更難溶解或更難電離的物質的反應將優先進行。

【例1】 寫出在硫酸鋁銨溶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鋇溶液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解析:假設NH4+與OH-先反應,則生生NH3H2O,而Al3+又與NH3H2O反應生成NH4+和2Al(OH)3,故認為是Al3+和OH-先反應。

在硫酸鋁銨溶液中,存在NH4+、Al3+與SO42-,當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後,Ba2+和SO42-結合生成BaSO4,OH-則既可與Al3+結合又能與NH結合,它們彼此之間發生相互競爭的反應。由於在含有Al3+的溶液中滴入NH3·H2O,有白色沉澱生成可知,Al3+結合OH-的能力大於NH4+結合OH-的能力,OH-優先與Al3+結合生成Al(OH)3,則上述離子方程式為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答案: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即時鞏固

1 少量NaOH溶液滴入到NH4HCO3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答案:HCO3-+OH-===H2O+CO32-

2 向NH4Cl、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按反應的先後順序,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3++3OH-===Al(OH)3↓、Mg2++2OH-===Mg(OH)2↓

(2)NH4++OH-===NH3·H2O

(3)Al(OH)3+OH-===AlO2-+2H2O

2. 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競爭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多種還原性(氧化性)物質,則加入一種氧化劑(還原劑)時,優先氧化(還原)還原性(氧化性)強的物質。

【例2】 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1 mol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 mol鐵粉,經攪拌後發生的變化應是 ( )

A.鐵溶解,析出0.01 mol Ag和0.005 mol Cu

B.鐵溶解,析出0.01 mol Ag並放出H2

C.鐵溶解,析出0.01 mol 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鐵溶解,析出0.01 mol Ag,溶液中不再有Cu2+

解析 因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先發生反應2Ag++Fe===2Ag+Fe2+,其中0.005 mol的鐵粉與0.01 mol 的AgNO3反應,析出0.01 mol Ag,再發生:2Fe3++Fe==3Fe2+,其中剩餘的0.005 mol鐵粉與0.01 mol的Fe(NO3)3反應,溶液中不再有Fe3+,故選C。

答案 C

3 將足量Cl2緩緩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過程中溶液的pH與Cl2用量的關係示意圖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且不考慮Cl2與水反應)( )

答案A

解析 因H2SO3的還原性強於HBr的還原性,故Cl2先氧化H2SO3,H2SO3+Cl2+H2O===H2SO4+2HCl,生成的H2SO4和HCl均是強酸,故溶液的pH下降;當H2SO3完全反應後,再通入Cl2,發生反應Cl2+2HBr===Br2+2HCl,溶液的pH不再改變。

4 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氣後,將溶液蒸乾並充分灼燒,得到固體物質的組成可能是 ( )

A.NaCl、Na2SO4 B.NaBr、Na2SO4

C.NaCl、Na2SO4、I2 D.NaCl、NaI、Na2SO4

答案 A

解析 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氣後,可能發生的反應依次為Na2SO3+Cl2+H2O===Na2SO4+2HCl、2NaI+Cl2===2NaCl+I2、2NaBr+Cl2===2NaCl+Br2。將溶液蒸乾時HCl、Br2和Cl2會揮發,灼燒時I2會升華。若通入的氯氣過量,得到固體剩餘物質的組成是NACl、Na2SO4;若通入的氯氣是不足量的,則還有可能留下NaBr。

5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和HNO3,若向其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中Fe2+的濃度和加入鐵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則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答案1∶1∶4

解析 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NO3>Fe3+>Cu2+,反應由先到後的順序為

4HNO3+Fe===Fe(NO3)3+NO↑+2H2O

4mol 1 mol 1 mol

2Fe3++Fe===3Fe2+

2 mol 1 mol 3 mol

故原溶液中n[Fe(NO3)3]=2 mol-1 mol=1 mol

Cu2++Fe===Fe2++Cu

1 mol 1 mol 1 mol

故c[Fe(NO3)3]∶c[Cu(NO3)2]∶c(HNO3)=1∶1∶4。

3. 氧化還原反應與非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競爭

一般情況下,氧化還原反應優先於非氧化還原反應發生。

【例3】 寫出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 漂白粉溶液中含有CaCl2和Ca(ClO)2,其中Ca(ClO)2水溶液能與SO2發生反應,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氣體後,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生成CaSO3和HClO還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兩反應相互競爭。由於次氯酸鹽及次氯酸都具有強氧化性而亞硫酸鹽及二氧化硫都具有還原性,所以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是複分解反應。

答案 Ca(ClO)2+2SO2+2H2O===CaSO4↓+2HCl+H2SO4

6 往含Fe3+、H+、NO3-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SO2,充分反應後,下列表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2Fe3++SO2+H2O===2Fe2++SO42-+2H+

B.2H++SO32-===H2O+SO2↑

C.2H++2NO3-+3SO2===3SO42-+2NO↑+H2O

D.2Fe3++3SO32-+3H2O===2Fe(OH)3↓+3SO2↑

解析 此題看上去似乎4個選項都可能發生,但我們知道氧化還原反應優先於非氧化還原反應,因此B、D不正確。那麼SO2是先與Fe3+反應還是先與H++NO3-反應呢?可以用「假設法」進行判斷。如果先與Fe3+反應,則生成的Fe2+又會與H++NO3-反應,所以應先與H++NO3-反應,故應選C。

7 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FeCl2溶液與NaClO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2)Na2S與FeCl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鈉與CuSO4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

(2)2Fe3+S2-===2Fe2++S↓

(3)Cu2+S2-===CuS↓

解析:

(1)氯化亞鐵是強酸弱鹼鹽且有還原性,次氯酸鈉是強鹼弱酸鹽且有氧化性,兩者相遇既可發生雙水解反應又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兩反應相互競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可以使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大降低,所以優先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硫化鈉與氯化鐵相遇,可能發生複分解反應、雙水解反應及氧化還原反應,若發生複分解反應則生成Fe2S3,由於Fe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故不能發生複分解反應,也不可能在溶液中發生雙水解反應,因Fe3+具有氧化性,S2-具有還原性,所以硫化鈉與氯化鐵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

(3)由於Cu2+的氧化性較弱,Cu2+和S2-不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硫化鈉與硫酸銅可能發生雙水解反應、複分解反應,兩反應互相競爭。由於CuS在水中的溶解度遠遠小於Cu(OH)2的溶解度,則硫化鈉與硫酸銅發生的是複分解反應而不是雙水解反應。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於汐化學:2019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以及有關計算在高考中佔的比重非常大,所以理解並記憶氧化還原的口訣是非常重要的,好多資料都是「升失氧,降得還」,導致好多學生在運用時被搞的暈頭轉向。3.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1)雙線橋法請寫出Cu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用雙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2)單線橋法
  • 高考化學 | 專題1 氧化還原反應
    【方法點擊】1.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特別是依據反應式來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常見的考題形式有:(1)由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2)由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正誤。(3)由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正誤。
  • 高中化學說課稿:《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在是中學化學教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氧化還原反應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反應類型,是研究化學反應的一個重要課題。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是學好元素化合物、電化學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在中學化學教學大綱中屬於C級要求。由於其內容多、涉及面廣,思維抽象,它也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 2021年化學高考一輪複習--氧化還原反應
    利用此規律可判斷物質是否具有氧化性及還原性,但不能判斷物質氧化性及還原性的強弱。3.先後律:同一氧化劑與含多種還原劑的溶液反應時,首先被氧化的是還原性較強的物質;同一還原劑與含多種氧化劑的溶液反應時,首先被還原的是氧化性較強的物質。
  • 分解法寫複雜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
    高中化學涉及的反應是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主題,又經常以離子方程式的形式來體現,在高考題中經常涉及的一些複雜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對於高三學生來講往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牆,究竟有沒有一種可行有效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通過對眾多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體驗中找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並把這個方法稱之為分解法。
  • 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配平問題
    命題要點: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書寫在做題過程中,特別是化學工藝、原電池、電解池等類型題中,都會涉及到方程式的書寫,特別是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考察頻率大,同時難度也較大。如何正確快速的寫出方程式,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在書寫時建議考生按照:「兩劑定產物、守恆依次行」的規律展開。
  • 2021屆(人教版)一輪高考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練習題附答案
    專題:氧化還原反應一、選擇題1、下列對古文獻記錄內容理解錯誤的是A.《本草綱目》「燒酒」條目下寫道:「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裡所用的「法」是指蒸餾B.《抱樸子·金丹篇》中記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該過程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
  • 高一化學(必修I)知識點整理《物質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
    _____________;⑧碳酸氫鈉和鹽酸的反應__________;⑨氯化鐵溶液中加鐵粉_____________;⑩氯化鎂和氫氧化鈉的反應__________;    4.複分解反應的實質就是溶液中的離子相互交換的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氣體,沉澱或水。
  • 學霸獨家秘笈,高考必考——氧化還原反應
    #加油吧考生#01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還原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特徵)2、氧化還原反應:凡有電子轉移(得失偏移的反應)、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1)氧化劑①非金屬單質:F2、O2、Cl2、Br2、I2、S②酸:濃H2SO4、濃HNO3和稀HNO3③酸根中高價態元素:K2MnO4、K2Cr2O7、KClO3④HClO、NaClO⑤某些高價態陽離子:Fe3+、Ag+、Hg2+、Cu2+⑥某些過氧化物:Na2O2、H2O2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教材從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引入,說明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可以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配平,但對於較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配平不太方便,進而引出用「化合價升降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
  • 【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歸納
    還原反應: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反應。3、反應先後規律在濃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同時含有集中還原劑時,加入氧化劑後,還原性強的優先被氧化。(2)同時含有集中氧化劑時,加入還原劑後,氧化性強的優先被還原。4、守恆規律在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總數 = 化合價降低總數,還原劑失電子總數 = 氧化劑得電子總數。並且反應前後電荷數相等。
  • 高考化學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考點整理
    高考化學複習資料: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整理   一、概念判斷:   1、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有電子的轉移(得失)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有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是否氧化還原反應)   3、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
  • 高中化學專題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從前面章節,我們知道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秘訣(快速記憶):失升氧、得降還、若說劑、恰相反。(解釋:失去電子,化學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的產物是氧化產物(化學價升高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質是還原劑;得到電子,化學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的產物是還原產物(化學價降低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是氧化劑。)
  • 高考化學專題突破--離子反應
    (4)三守恆:兩邊原子數、電荷數必須守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要相等。(5)明類型:依據離子反應原理,分清類型,總結方法技巧。(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細心檢查。
  • 高中化學:非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半反應解析
    非氧化還原反應1.若實驗室用CaO和碳銨作原料製取氨氣,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反應原理。將0.3mol/L NaOH溶液和0.1mol/l Ca(H2PO4)2溶液等體積混合,充分攪拌後靜置,反應充分進行。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解析] NaOH與Ca(H2PO4)2 3:1反應。Na+實際不參加反應。
  • 媒體一個理科秘籍(化學篇——氧化還原反應、電化學)
    氧化還原反應一、通式四、規律(1)反應物的性質>產物的性質;(2)正易逆難,既正向反應較為容易,逆向反應難;(3)歸中規律:化合價只靠攏不交叉;電化學一、原電池考慮原電池問題的思維程序(1)必有一個自發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2)還原機肯定在負極上,失電子被氧化(有可能是負極本身,也可能不是);
  • 2018甘肅教師招聘化學專業基礎知識: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配平問題
    2018甘肅教師招聘化學專業基礎知識: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配平問題 2018年教師招聘信息陸續發布中,為了幫助各位比較好的備考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豐富的備考資料,望各位及時查看複習
  •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應用:在化學方程式中標出各物質組成元素的化合價,只要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即可說明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下面我們來介紹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係:①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單質和新化合物,該過程一定伴隨著電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 離子反應方程式中常見「過量、少量」問題
    正確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既是高中化學考試中的,也是教師招聘考試中最常見的考點之一,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大部分省份地區的考點。因此,對於此類題型,考生應儘量保證完全掌握,避免丟分。一般,常見熟知的離子反應方程式都容易記憶理解,能容易地進行書寫或判斷書寫正誤。但是在離子反應方程式中,對於物質過量或少量而引起方程式不同的,通常較難判斷。
  • 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二、特點: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與還原同時並存缺一不可,而且得失電子總數相等。三、有關概念關係:(1)氧化、被氧化。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離子)失電子的反應,指反應過程,均指元素而言。(2)還原、被還原。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離子)得電子的反應,指反應過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價降低。(3)氧化性、氧化能力、氧化劑:同一概念。指得電子的物質。本身被還原,使對方被氧化指反應物。(4)還原性、還原能力、還原劑:同一概念。指失電子的物質。本身被氧化,使對方被還原指反應物。(5)氧化產物:還原劑失電子被氧化成的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