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發表16篇SCI的孫宇光,在國內被質疑,卻在國外被瘋搶

2020-09-09 思瑪德教育

留住人才,留住未來;放走人才,放棄未來!

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誰掌握了世界頂級人才,誰就能夠在科技領域獨領風騷。

——前言

近日,一條「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成為大家爭議的對象。

這位碩士生叫做孫光宇,他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碩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全球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還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先後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2次、高電壓技術專業「嚴璋」獎學金和「遠東」獎學金、電氣學院年度人物等獎項。

在畢業答辯的時候過於優秀,所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答辯委員會當場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沒想到的是,事情發酵後卻引起了網友們的質疑:

部分網友認為,一切應該按照規章制度來,不應該破壞規則。

也有網友認為,唯論文論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絆腳石,不應該憑藉發表論文的數量就破格,應該要看其研究成果才決定是否破格錄取。

的確,在今年2月,教育部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指出,不宜以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科研人員、學科和大學評價的標籤。

面對,來勢洶洶的質疑,西安交大電氣學院也回應了,他們稱提出的建議未形成文件,「我們只能按規章制度來辦事,我們也沒有說會破壞我們學位授予規則。」

在輿論之下,已經註定了孫宇光同學無法被破格錄取了!

國內在質疑,國外卻在瘋搶!

當國內的網友們沉浸在質疑浪潮中的時候,世界名校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等離子體中心已經向孫宇光拋出了橄欖枝,不僅破格錄取為博士,還給予全額獎學金。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是一所世界頂級的理工學院,在工程科技領域享有極高的聲望,在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14位,其中,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分別列世界第11位,是全球非英語高校排名最高的大學。

當我們還在質疑對孫宇光的破格錄取博士的建議的時候,全球頂級名校卻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以前,我們唯論文論,把論文當做衡量科學家的最高指標,這是一個極端;如果我們現在全面拋棄論文論,質疑憑論文破格錄取,其實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留住人才,就要對人才寬容。

我們對人才的詆毀往往高於讚譽,對人才的質疑往往大於信任,這樣的環境留不住人才,抓不住機遇!

相關焦點

  • 三年發表16篇SCI的孫宇光,在國內被質疑,卻在國外被瘋搶
    這位碩士生叫做孫光宇,他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碩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全球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還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先後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2次、高電壓技術專業「嚴璋」獎學金和「遠東」獎學金、電氣學院年度人物等獎項。
  •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是兩個不同的分類,每個分類中都包括很多本符合篩選標準的期刊,不同的期刊對於收錄發表的論文有要求。在不確定具體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時,誰發表論文更複雜,很難說清。
  • 年均5篇,應屆碩士三年發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原因是西安交通大學出現了一位超牛氣的應屆碩士畢業生,他以平均每年發表5篇SCI論文的速度,居然在三年時間裡發表了16篇SCI論文。據西安交通大學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這個平均每年發表5篇SCI論文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名叫孫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
  • 平均每年5篇,應屆碩士生三年發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原因是西安交通大學出現了一位超牛氣的應屆碩士畢業生,他以平均每年發表5篇SCI論文的速度,居然在三年時間裡發表了16篇SCI論文。據西安交通大學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這個平均每年發表5篇SCI論文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名叫孫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
  • SCI是什麼?它對高校老師來說,作用大嗎?好發表嗎?
    這幾天最大的瓜就是復旦大學女博士和男碩導的故事,有的吃瓜群眾吃的津津有味之於對復旦男碩導送房送車送珠寶還能理解,送五篇sci?那是個什麼東西,能當飯吃嗎,難道也是個值錢的傢伙?葉秋只舉幾個例子,葉秋讀碩士時是05-08年,期間有個大牛老師一年發了30篇sci,和他相熟的老師問收益不錯吧,他笑嘻嘻的說買了輛好車。葉秋學校是個普通學校,對sci的獎勵一般,三四區的開始是獎勵1萬,外加500個科分,一個科分15,所以就是1.75萬,不過這個屬於額外獎勵,扣稅20%,拿到手的1.4萬,二區3萬,一區5萬,可不可以不獎,完全沒問題。
  • 三年16篇SCI,西交碩士被破格授博士學位,高產秘訣是先模仿
    相信很大一部分的碩士研究生的回答都是說上課給導師做事情,寫論文,但是一般來說,很多碩士生在碩士期間的論文質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能就連普通的課題答辯都無法通過,更不要說是在核心期間上面發表出來了,但是這些對於那些頂級高校的碩士生而言,還是有所不同的,而在那些頂級高校的頂級學霸中,在碩士期間發表核心期間的論文,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再常見,在碩士三年期間發表16篇
  • 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原標題: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2012年,SCI收錄的176個學科領域中的高影響力期刊論文總數中,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數為4020篇,其中80%的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協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數據。
  •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SCI三者的區別及怎樣發表北大核心
    比如工商管理應該要發ssci,如果你要是發sci,可以結合工程方面等等,不過其學術價格可以會打折扣。sci分為一區、二區、三區、四區。一區和四區的差距是很大的,而且不是說量的積累可以改變分區和質量的。比如:如果50個4區和一個nature,大家一定要選擇後者。前面無論是你發表多少篇,也不如一篇優質的期刊文章能讓你在大學及學術界立足。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當然也有人質疑3年16篇SCI根本不可能,時間上完全來不及。有朋友質疑,3年16篇SCI,平均2個半月一篇,完全沒有可能。看一下孫同學的16篇論文,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因為其3年發了16篇SCI,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消息上了熱搜。 該消息引起極大的爭議,主要集中在3點。首先是,碩士生能否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其次是碩士期間論文發表多,能否被授予博士學位?
  • 16篇sci交大碩士,即將赴瑞士讀博,為何網友卻有些憂心?
    16篇sci論文意味著什麼?達到畢業條件而提前畢業;拿到手軟的各種獎學金;相關的人才計劃獎金;項目結項……重要的是,憑藉16篇sci論文,也能比較輕鬆找一個普通高校的教師工作崗位,不出意外的話,還會給予副教授待遇。
  • 三年發16篇SCI 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知乎熱議:南京郵大桂冠教授三年半發表300篇論文,50篇OA遭質疑學術...
    新智元報導   來源:知乎   編輯:夢佳、雅新   【新智元導讀】近日網傳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桂冠教授三年半時間發表了300多篇IEEE論文,50篇IEEE Access遭網友深度質疑。
  • 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華西博士3年發表46篇SCI排第一16篇論著,這怎麼做到的?
    在國內以SCI論英雄的大環境下,盛產SCI的神人不在少數,今天看到這個我真的驚呆了,雖然之前也看到過不少某某博士發表很多SCI的新聞,但是大多數都是材料專業的,臨床醫學專業的真的不多。四川大學華西的科研氛圍我是見識過的,但是遇到這樣的神人還是要感嘆一下,真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當無數人都憋不出1篇論文的時候,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19屆畢業生鄧博士在3年時間裡累積發表了46篇SCI !
  • 西安交大這位學子,3年發表16篇SCI!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sci論文發表的具體價格是多少?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對於現在的很多作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想要發表sci論文的,但是對sci論文的全包費用並並不是怎麼了解的,其實sci論文價格多少跟選擇的服務模式及發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大小有關係,並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發表經驗,給大家講解sci論文發表三種服務模式,以及全包相關費用,要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