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朝李商隱《代贈》其一
詩文漫讀:樓上黃昏,想去窗邊看一下,卻又做罷。
樓梯寂寞,天上晚月如鉤。
芭蕉沒有展開葉子,丁香花沒有開放。
它們在春風裡各自憂愁著。
初衣解詩:通常我們認為這是描寫的一個女孩子,在春天黃昏的樓上,寂寞相思的小詩。全詩沒有一句是寫相思的,卻無不寫出了少女相思的意境。情景交融,典雅清美。
在黃昏的樓上女孩子,想去窗外看看,卻又不做罷。因為她知道她的情郎不會來了。
玉梯橫絕月中鉤:這個春天的黃昏,天空明麗,一個月亮掛在天邊,夜色漸濃。這個玉梯橫絕有三種意思。一種是,沒有天梯上到月亮上去,天上只有月亮,一碧如洗,第二種是,女孩子的閣樓比作月亮,樓梯斷絕,有人隔絕了她和心愛人的相會;第三種則是一種畫面之美,只剩下寂寞的樓梯通往天台,而月亮在樓梯之上看得見,女孩子就是不上去。
李商隱往往用字非常的曖昧,一兩個字裡可以衍生出無窮的意境,那麼在這首詩裡,這個「橫絕」,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延伸解讀,可以是指樓梯狀態的,也可以是心境悽涼決絕的。
總之這個狀態,是春天的黃昏,景致非常的美。但是女子心境非常的寂寞。在寂寞裡,又有繚繞不去的情思。這情詩淺一點講是寂寞的情緒,重一講是相思的清愁。但到底是哪種情緒呢?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作者沒有寫出女孩子主觀的心理活動,但是用了景色的擬人化,說牆邊的芭蕉沒有展開葉心,而丁香怎麼沒有開放,它們和女孩子一樣,在這春天的晚上,各自有著各自的心事與憂愁。
這裡沒有點出女孩子的心態,但是芭蕉也好,丁香也好,不曾開放的姿態,不就是女孩子在黃昏裡不開心的狀態嗎?
那女孩子心裡憂愁些什麼呢?也有多種也可以做多種的解讀。
第一種是少女的寂寞,在中國古代的少女,10多歲就會要被迫出嫁,對未來惘惘未知,少女的清愁如水,不必要說清楚原因,她就放在那裡。
第二種是情人的寂寞,情人不來,相思阻隔,不單是這個女孩子心胸不開,只怕是對方也心情不好。所謂一地相思兩處閒愁。而那一句「欲望休」,有期待,有絕望,最終化作了無言的憂愁。
第三種也可以解釋作人生的寂寞,就像圍城裡說,所有的人同病不同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念和憂愁。既貫通,又隔絕。雖然同在春風下,你憂你的,我憂我的。
所以這首詩不單是女孩子喜歡,情人喜歡,稍微有閱歷的人,也都喜歡。因為他點出了人在某一處的不言的孤寂和憂愁。哪怕外面春風四起,卻只有屬於自己的黃昏和不能分享的孤獨。
而這首詩的畫面感又極強。春天的黃昏,清麗的月色與天空,寂靜的芭蕉樹和丁香,瀰漫著淡淡的春天的清愁。
這個就是有詩如畫了。可以做相思,也可以做寂寞。這就是李商隱詩令人無限玩味的地方。
李商隱的詩通常可以做幾種解讀,也就是非常讓人叫絕的地方。不過總體來說,都是願望沒有得到伸展的壓抑的表現。而這個也是每個人的人生常態。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看他的詩,都會看到不同的美,不同的振動和共鳴。這是李商隱詩的曖昧。但是這種曖昧又不渾濁。所以說你可以看到少女喜歡他的詩,同樣飽經滄桑的人也喜歡他的詩。因為每個人在他的心裡,都會讀出自己的不同的風味。
如果你強要解讀為這是情詩,那也行,但是肯定會有人反對。所以我們也就不要拘泥於這些詩,到底是寫的什麼,在那如畫的勾勒中,那些藏在美裡的幽微的感觸,才是這種詩的魅力。
讓我們在春天的黃昏裡,懷著自己對人生的各種感覺,來輕輕的欣賞這首詩:」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李商隱詩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