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創板首隻CDR(中國存託憑證)漸行漸近,公募基金也進入備戰階段。
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發布修訂部分基金合同有關條款的公告,宣布將存託憑證納入投資範圍,並增加對應的投資策略。
「這是在為參與科創板CDR項目做準備。」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募基金想要參與這項創新業務,就必須修改合同並備案。
投資範圍擴容
10月16日,鵬華基金髮布公告稱,對旗下鵬華品牌傳承、鵬華先進位造等8隻基金的投資範圍中新增存託憑證,並對《基金合同》和《託管協議》的相應條款進行修改。
多家基金近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華夏、南方、國泰、招商、易方達、富國、博時、睿遠、東方紅資管、工銀瑞信、鵬揚等11家公募也已宣布,將存託憑證納入旗下部分基金的投資範圍。
從數量上來看,南方基金的參與力度最大,涉及140隻產品。其次是招商基金,有42隻產品啟動修改程序。工銀瑞信基金和國泰基金緊隨其後,涉及相關修改的產品分別為39隻和35隻。睿遠基金旗下僅有的兩隻公募產品均在修改之列,而其他6家基金公司的參與數量均不超過10隻。
上海一位公募人士預計,後續各家基金公司都會跟進這一步驟。部分公司打頭陣,或與科創板首隻CDR即將上市有關。
9月22日,科創板首單CDR項目九號公司收到證監會的註冊批覆。10月15日晚,該公司發布上市發行公告,發行價格為18.94元/份,募資規模為13.34億元。
「這個修改是例行動作,不一定最近就要投資。」一家已經公告修改投資範圍的基金公司人士解釋道。
機會與風險並存
科創板CDR是指由存託人籤發、以紅籌公司境外發行的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
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DR不僅可以加大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力度、豐富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工具、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和國際地位,還可以大幅增加國內投資者的投資機會。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韓瑋認為,彌補國內A股空白的行業或個股CDR的品種,如果估值合理則往往更具投資價值。此外,利用CDR和其他市場的較大差價進行跨市場套利,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長期投資機會。
安瀾資本(Anlan Capital)執行董事陳達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對中概股非常熟悉的投資者而言,CDR或許並不算什麼特別的投資機會。但對於國內的人民幣持有者,CDR可能會是國內投資者分羹新經濟科技公司紅利的高效、便捷的投資方式。而對於這些新經濟公司,這也是一個融資模式的升級,長遠來看,對其發展與估值都可能有比較正向的作用。
面對新的投資品種,陳達提醒國內投資者需要警惕三方面的風險:
一是經過多年以ADR(美國存託憑證)形式在對科技股估值極為慷慨的資本市場(美股)上市交易,幾乎所有的新經濟科技龍頭公司估值都不便宜,因此投資CDR時存在估值過高的風險;
二是由於體量巨大,CDR在國內上市融資,會對A股的資金面構成較大壓力;
三是此板塊受海外市場(美股、港股)的影響極大,也就是說,CDR投資者暴露在海外市場風險之中。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