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義工」做燈籠送街坊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俄羅斯美女和大家一起動手製作燈籠。    新快報記者 孟祝斌/攝

創文凡客

■陽光社區記者 鄧毅富/文

王雲濤/漫畫

這群熱心的外國人就是越秀區華樂街外國人志願者服務隊成員。9月7日,他們戴上紅袖章在馬路上當起了交通協管員;接著又帶著月餅,到社區居民家中拜訪聊天;到了晚上,他們聚在一起,用紙袋、柚子皮做中秋燈籠,然後到社區巡遊,把燈籠送給街坊。

樂當「洋協管員」

下午5點半,在淘金路的一個只有斑馬線、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外國人志願者們戴著紅袖章,舉著文明交通的小旗,指揮交通。「請停一停!」「請快過。」志願者Trevort操著街坊能聽得懂的普通話說。

「我覺得這裡車讓人的意識還比較差,希望我們站在這裡,司機能停下來看看風景。」Trevor幽默地說。

送月餅探訪鄰居

華燈初上,Trevor又和澳大利亞的Lindsay、俄羅斯的美女Alex和Inna等來到華樂社區的居民家中拜訪,他們代表街道辦事處送去了月餅。在行動不便的張婆婆家,Alex恭恭敬敬地送上了月餅,然後祝老人身體健康。張婆婆聽到翻譯後,感動地站起來要與Alex握手照相。晚上8點,志願者們又聚在一起,與街坊一起用紙袋、柚子皮等環保材料,手工製作各式各樣的中秋燈籠,然後到社區巡遊一周,把燈籠送給迎面走來的街坊。

外國人發揮特長

「Trevor是個混血兒,外婆是臺山人。」華樂街道黨工委書記潘二華介紹道,Trevor是華樂街志願者的頭兒,他在轄區內開西餐廳,經常聚集外國朋友,一起做志願者,他們也因此更好地認同和融入社區。「街道搭建志願者的平臺,讓外國友人發揮所長。有街坊說外國人都做義工,我們沒道理不做好。」

鄧毅富

相關焦點

  • 燈籠簡筆畫:大紅燈籠簡筆畫
    還有一種說法:清代雍正年間河北省有一個老漢,此人心靈手巧,酷愛民間工藝,有一套做燈籠的手藝,每到年節,他都要做幾對鮮豔奪目的燈籠掛在自家的門前,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祥和、喜慶的氣氛,每年都吸引眾街坊鄰居圍觀欣賞。
  • 8天製作手工燈籠136個
    為感謝外來務工人員為小欖建設做出的貢獻,近日,中山好人工作室志願者服務站聯合小欖愛心助學團親子義工隊,開展了一期「暑假製作傳統燈籠送留守兒童(小候鳥)親子義工分享會」活動,經過8天共500多名志願者的接力,一群暑期跟隨父母來到小欖的小候鳥們獲贈了精美燈籠,近日開心地踏上了歸鄉之旅,活動共製作燈籠136個。
  • 利是封搖身一變成喜慶燈籠!免費送,快來拿!!
    增城每年會產生約1600萬個舊利是封  365公益社是樂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家校組下設的義工組織,義工以13歲到26歲的青少年為主。去年,365公益社對196位增城市民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增城目前人口約80萬,每年會產生約1600萬個舊利是封,相當於砍伐832棵樹木。
  • 燈籠展、猜燈謎、表白祖國……「中秋&國慶」四大主題活動來啦
    中秋燈籠製作比賽、中秋遊園會、線上猜燈謎、表白祖國,四大主題活動線上線下同時進行,趣味滿滿,老少鹹宜!太和鎮文化站負責人介紹,太和鎮「巧手做燈籠 歡樂度佳節」燈籠製作比賽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每年都會收到很多創意作品,形式、材質、手藝是一年比一年豐富、細緻、精巧,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加上心靈手巧,讓前來欣賞的群眾們發出衷心的讚嘆。
  • 88歲大爺戒掉麻將改做手工 自製300個拖把送街坊
    88歲大爺戒掉麻將改做手工 自製300個拖把送街坊 2017-05-13 13:40:20來源:荊楚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春節掛燈籠的寓意什麼意思 臨沂哪裡有賣燈籠的
    紅彤彤圓圓的大燈籠,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紅紅火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據說掛燈籠的習俗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而且當年燈籠還是宮廷專用的。春節掛燈籠有什麼寓意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我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代表喜慶,又因「燈」與「丁」讀音相近,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也用來祈求生子。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
  • 徐微:做義工讓我收穫太多
    賢良之處,便是風景,日前在位於明山區程家的志願者服務站,記者慕名採訪了被受助對象譽為「山城玫瑰」的徐微。 短髮清爽,目光炯炯,神態溫婉,氣質嫻靜,這是徐微給記者的第一印象。30多歲的她已經做了8年義工,在助殘幫困的路上度過了美好的青春時光。談起做義工的初衷,她說緣於偶識一位聾啞女孩。當年女孩在市特殊教育學校讀書,豆蔻年華,亭亭玉立。
  • 手工燈籠怎麼做?橫瀝「文化送下鄉」免費教
    手工燈籠怎麼做?老師手把手教你。8月17至8月21日,橫瀝「文化惠民 百姓講堂」鄉村振興文化送下鄉系列公益培訓活動走進半仙山朱氏宗祠,舉行特色傳統手工燈籠製作工藝公益文化培訓活動。小朋友在糊燈籠。在充滿古韻的半仙山朱氏宗祠內,老師向小朋友們講述了手工燈籠製作的歷史淵源、意義和發展歷程,現場指導學生製作各種燈籠的方法和技巧。小朋友在製作燈籠。
  • 滿春園社區變廢為寶做燈籠
    變廢為寶做燈籠。記者 詹思佳 攝 本報訊(記者 詹思佳)1月22日下午,金鳳區滿城北街街道滿春園社區舉辦「變廢為寶做燈籠點亮夢想送祝福」用廢舊物品製作燈籠,未成年人寒假實踐活動。 活動一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講解了燈籠的由來和製作過程,接著講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讓孩子們了解可回收利用垃圾,思考一下用哪些廢舊物品可以做成燈籠。 隨後,20多位小朋友用自己準備的廢舊材料,玻璃瓶、舊日曆、紙盒、易拉罐等改造製作成手工燈籠。不一會兒,廢棄的盒子、易拉罐在小朋友的巧手中搖身變成紅燈籠時,大家都樂在心頭。
  • 淮南金絲絞瓜燈籠重拾兒時記憶 為沒有電燈年代的好玩具
    楊永超老人侄兒楊玉軍頗費周折尋獲的金絲絞瓜「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是一句流傳甚廣的歇後語,這也說明過年打燈籠是自古以來的民俗,特別是在年下裡,或是到正月十五鬧花燈之際,要哄得小孩子開開心心,舊時那是要給小孩子準備好燈籠的
  • 媒體報導 《珠江商報》、《順視新聞》梁思敏:做義工 我賺到了精神財富
    她,原本是銀行的白領,卻出人意料地放棄高薪工作,當起了全職義工。別人笑她「傻」時,她卻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可以趁年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她是大良最早的義工之一,現任大良一心志願者協會會長,她的名字叫梁思敏。談起做義工的這些年,梁思敏笑著說,這是一筆精神上的財富,其實是她「賺到了」。
  • 燈籠
    紙糊燈籠竹子綁,這句把扎燈籠的過程說了。不管是竹,還是葦,都要用篾刀來破,篾條寬窄要看燈籠大小,大用寬的,小用窄的。接下來就是扎了,最常見的繡球燈,碗大一個,三五分鐘就扎了。越複雜,費時越多。舊時,扎燈籠雖然平時不吃香,可手的巧卻是一眼能看出來的。想要學這門手藝,得有半邊豬肉一壇老酒,砰砰砰三個響頭,正兒八經行了拜師禮,師傅才肯教。紮好燈籠還不算,只是架子。
  • 洛陽「燈籠姥爺」親手打造家具送子女
    亮相人物:老城區南關辦事處貼廓巷社區居民任天義  亮相緣由:工作之餘痴迷做木工活,手工打造多套家具送子女  13日,洛陽晚報《「公雞燈籠」一上街回頭率不是一般高》一文:元宵節當晚,22歲的女孩安靜和弟弟妹妹提著姥爺任天義製作的「公雞燈籠」逛街,因為燈籠形象逼真,獲得了不少讚譽。
  • 做義工的十大好處
    談起做義工的好處,很多人認為做義工的好處就是幫助別人過後的那種說不出來的溫暖感覺。事實上,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好處而已。
  • 澳門銀河娛樂集團近千員工成立義工隊(圖)
    出席儀式的有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局長容光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姚鴻明、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鄭仲錫、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理事長招銀英、銀娛副主席呂耀東等。  呂耀東在致辭時讚揚銀娛義工的無私奉獻,並鼓勵義工繼續發揚樂善好施的精神。他說,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願意付出自己的熱誠和決心,集合一大群人的力量,就可以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 持續六年為夢想護航——鄧州義工聯合會2019年愛心助考活動圓滿結束
    歷時2天,服務4個考點,出動送考車輛65輛、人員500餘人次,派送愛心水700餘件……這一串串數字背後,是鄧州義工聯合會志願者辛勞的汗水和默默的堅持。為了解決該校考生進城考試問題,鄧州義工聯合會、有為再生資源公司和車僕網約車出車出人,由鄧州義工聯合會志願者劉進軍做總負責,往返於酒店(釣魚島、世紀星、滙豐酒店)和各考點之間,為三高中考生提供全程接送服務。
  • @鍾村街坊,假如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
    區結玲 番禺好人 資深志願者作為本地資深義工和番禺好人,區結玲在疫情當前發揮道德模範垂範作用,積極為街坊及一線防疫人員開展服務。在這些天,她們為社區防疫人員送上防疫涼茶或紅糖姜棗茶,當一杯杯的涼茶送到他們手中,看到他們喝茶開心的笑臉,自己心裡也暖暖的;同時配合村委在村頭駐村值班亭,管控村出入口,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檢測體溫。
  • 燈籠簡筆畫:學做兔子燈籠
    要做能給我們帶來吉祥和好運的迎神接福的兔子燈籠,我和其他小記者在前往目的地萬科·草莊的路上就格外興奮。  到了萬科·草莊,迎接我們的是滿面春風的四位工作人員,他們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非常寬敞的大廳裡,大廳的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做兔子燈籠的材料,我們先看阿姨為我們展示製作兔子燈籠的全過程。
  • 舅舅給出嫁外甥女送燈籠 蓮花石榴燈寓意幸福美好多子多福
    2月13日,正月初九,西安西影路觀音廟村,大哥用一根甘蔗提著4個漂亮的大燈籠,大哥說:「今年是外甥女出嫁後的第一個春節,送蓮花燈、石榴燈,寓意幸福美好、多子多福。」大哥說,外甥女小的時候,做舅舅的每年春節都送燈,但外甥女出嫁後的第一個春節送的燈比小的時候多。
  • 開封市義工協會順利完成愛心送考任務共接送考生1062人次
    7月 8日上午,隨著最後一輛車從開封市新世紀高級中學門前接走最後四名考生,開封市義工協會2020年度舉行的愛心送考活動全部結束。兩天中,120輛愛心送考車,共接送考生1062人次,總行程達800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