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專注力的5個小毛病

2020-09-03 引領右腦講師

我常說,靠譜的教育都是相似的,不靠譜的教育都各有各的不靠譜。孩子專注力不夠令很多家長苦惱,但殊不知基本上這個毛病都和家長的做法有關。
  第一個最常見的毛病就是運動量不足。
  這個問題在小男孩身上特別常見。家長總覺得孩子坐不住,是毛病,得治。治療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坐著。這實在是緣木求魚啊。
  男孩子最好能長期有一項團隊協作型,並且帶身體對抗性的運動做愛好。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而且這一觀點在我表弟身上得到驗證:我表弟小時候身體不好,家長就不讓他運動,然後他就各種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特多,還天天去遊戲廳打遊戲。後來我帶他打籃球,從此越來越健康,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再後來,我表弟是牛津碩士,專業是數學。
  當然了,僅憑我表弟一個樣本,顯然是取樣率不足的。但後來發現外國某科研機構最新成果也說運動有助於治療兒童多動症,提高孩子專注力。可見我這個育兒民科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雖然樸素,倒也有幾分接近真相呢。
  第二個普適性毛病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孩子你冷吧?熱吧?喝水吧?吃水果吧?哎你這樣做,你看媽媽來教你,這個辦法是不是更好?……
  就算是個成年人,耳邊天天有人嗡嗡嗡,注意力也集中不起來啊。而且孩子犯錯的過程就是探索、發現、體驗後果的過程。所以,偉大的家長們,請不要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好嗎?至少,家長在迫不及待地幫忙之前,最好先問一句:「需要幫忙嗎?」
  很多優秀的學者、藝術家都有一個孤獨的童年。此類人才專注力都是遠遠超出常人的。雖然我們不需要成為那樣的天才,但至少這些故事說明,孩子需要一定的獨處時間來培養專注力。
  第三個毛病是看不見自己的惡習,卻去要求孩子完美。
  家長自己整天開著電視,抱著pad看劇,打遊戲至深夜,家中麻 將聲不絕於耳,卻問孩子為何專注力不好。這真是……你說呢?!你自己可不可以先改掉一些惡習?這一點無須贅述,建議有這些壞習慣的家長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努力改掉壞習慣吧!這樣不僅有利於教育孩子,也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第四個毛病是把孩子交給電腦來教育。
  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看電視或是用軟體過多造成的。不少家長覺得軟體教孩子效果特別好,因為孩子可以迅速說出好多看似很炫酷的知識點,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的樣子,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孩子是神童。但實際上兒童的背誦能力很強,只要有人不斷念叨,孩子什麼都背的下來,而這些軟體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來展示所謂的學習效果。
  對於幼兒來說,學習能力及習慣的培養,遠遠比具體知識點的背誦更重要。真正的學習能力不是軟體能夠傳授的。我建議家長不要貪圖神童效果及省事讓孩子跟軟體學習。而且我也不建議家長特意讓孩子過早地花費時間背誦所謂的科學知識。
  第五個毛病是坐等天上掉餡餅
  有的家長特別相信散養法,認為孩子就該發揮天性,什麼都不學才是最好的教育,對孩子毫無任何要求。而孩子每天只不過是隨便待著,環境相對封閉,家長也沒有覺得有任何需要調整的地方。到了上學突然發現孩子有很多問題,而且自己完全摸不著頭腦,孩子自己也變得很沒自信。
  我建議幼兒園時,家長可以給孩子選一點簡單的興趣愛好開始啟蒙。上興趣課不是具體學到什麼,而是在此過程中,你可以觀察、了解到孩子的性格特點,然後就可以給孩子針對性的幫助。
  不管是專注力還是自控力或是毅力耐心等能力培養,家長要做的都是認真地觀察,平等地溝通,有技巧地引導。除以上種種之外,我認為父母多帶孩子旅行是很有益的行為。因為旅行時父母可以有更多的觀察機會,也能有不同於以往的觀察角度。同時我也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做家務對孩子的綜合能力培養,全家家庭感建立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孩子這三個「小毛病」,可能是專注力強的表現,看你家娃佔幾個
    很多時候孩子會有一些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是「壞毛病」。但是,如果孩子有這三個小毛病,家長別急著糾正,可能是孩子專注力強的表現。來看看這三個小毛病,你家孩子佔幾個?,所以所看待的事物就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想法,當孩子在一個地方停留久的時候,家長就會以為這孩子怎麼是慢性子,走個路也那麼慢,而在孩子的眼中,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動腦思考,善於發現的時候。
  • 家長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要趁早杜絕
    :家長常做的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就比如孩子正在專心的玩玩具,或者專心的寫作業,你突然跑過去問:「寶寶渴不渴?餓不餓呀?」若是孩子沒有回答,很多家長還會繼續問,這個就導致孩子要分心去聽家長的問題,從而不能專注地去做同一件事,這種行為就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別讓過度陪伴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很可能是他的專注力沒有被保護好,如果孩子常常專注做一件事,這種專注力就會逐漸變成他的自身品質。相反,如果總是被打擾,專注力能力會慢慢喪失。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正在用他們過度的陪伴、過分的熱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每個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應該是多長時間? 總是有家長諮詢,1歲的孩子每次做一件事情就只有三分鐘熱度,是不是注意力差?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專注力。
  • 孩子的專注力是保護營造出來的!你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嗎?
    其實孩子的心理你不知道,大部分都是為了打遊戲或者上網,所以,不建議給孩子配太好的手機或者太早地買高檔手機,(孩子的手機,有簡單的通話功能就可以了)不是說你給孩子裝備了蘋果,你的孩子就幸福啦,相反,增加了孩子專注力分散的渠道,對孩子學習和生活都是不利的。前幾天 ,有位媽媽說孩子已經5年級,就是想買個蘋果最新智能機,這樣孩子也會有面子。其實為了啥?
  • 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無意間破壞的,你信嗎?
    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一步步破壞的!​孩子天生就有專注能力,比如孩子生下來就盯著一個事物去觀察,去專注地聽母親的呼喚;比如遇到他們喜歡的東西,會反覆觀察,他們會想盡辦法去了解他們鍾意的東西。孩子的專注力是怎麼被破壞掉的
  • 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爸媽這2個行為,正在悄悄破壞孩子專注力
    ,主要和專注力有關,所以這也讓很多爸媽覺得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如果有,說明孩子是有專注力的。爸媽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專注力實際上,這樣過度的指導,很容易讓孩子分心,經常打斷孩子,破壞了專注力的連續性,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自然弱後同齡人了
  • 李玫瑾:孩子的3個「小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不要瞎制止
    此前,李玫瑾老師曾公開表示: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淘氣,家長越難帶,還會出現這3個小毛病,不過,大多數家長卻對其進行制止,其實是不正確的。,他們在日常往往會做出一些很奇怪的行為或者是一些小毛病,這都是在表示孩子的大腦正在飛速發育的狀態,家長不應該立刻去制止孩子,也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反而應該讓他們順其自然的成長,才是最正確的。
  • 你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作為孩子最重要的兩項能力之一(另一項是社交能力),我覺得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在早教中心做教學指導的6年期間,教過的絕大多數是接近2歲或者更大的寶寶,原因非常簡單,孩子越大,家長發現孩子的問題越多,而且越難解決,而專注問題無疑是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
  • 孩子的專注力,多是被大人一點一點破壞的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專注力,因為這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當你反思,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真相:孩子的專注力,是一步步被大人破壞的。 家庭環境孩子生下來就會盯著一個事物去觀察,去專注地聽母親的呼喚。他們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反覆觀察。可是等著孩子不斷地成長,專注力反而一日不如一日,為什麼呢?
  • 孩子學習「坐不住」?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很可能是被家長親手破壞的
    家長常有的三種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家長也許會對我的觀點感到不服,那麼我接下來就說三種在家長身上經常出現的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你看看你有沒有中招1.打斷正在專心玩的孩子孩子正在專心玩遊戲或者看閒書,而家長這時候叫孩子去吃飯、給客人打招呼、出門幫忙跑腿,這好像是很合理的事情,但其實這正是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的元兇之一
  •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不破壞就是最大的幫助
    那麼,我們首先應該對專注力有個正確的了解,就必須藉助「教育心理學」以及「腦神經學」的方法和理論,對專注力是什麼有個明確的定義。眾所周知,學習是大腦的一種有意識的思維活動。當我們學習如何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是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眼睛接收到的色彩信息,耳朵聽到的聲音信息,皮膚感受到的溫度信息等等,都被整合為一副完整的圖像保存在記憶當中以供不時之需。
  • 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導讀: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周末,我帶我的孩子們在操場上玩太空沙。
  • 如何培養6-12歲孩子的專注力,5個方法有效
    實際上遊戲是一項試錯、重構和創造的過程,如果遊戲過程中任何一個節點不斷的被破壞,幼兒容易產生煩躁和焦慮,然後潛意識的就會產生專注是個很痛苦的過程的印象,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正是小時候大人的頻繁打擾,導致孩子經常中斷自己和外部的聯繫,最終無法學會安靜的跟外界相處。三、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了,家長如何重新培養進入小學後,孩子早期注意力被破壞的副作用開始明顯起來。比如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小動作多,成績差。讓家長頗為頭疼,這該怎麼解決呢?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
  • 這些壞習慣會破壞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都中招了
    專注力好的孩子,做事情不容易被幹擾;讀書的時候能做到一目十行,學習速度會更快。專注力好的孩子還具備多任務處理能力,狀態切換也比較快。專注力好的孩子更具備多任務處理能力,比如可以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一邊思考,而且狀態切換比較快,愉快地玩耍之後,馬上就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專注力和學習能力息息相關,寶寶從小能夠專注做事,長大後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 父母的幾種行為,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嚴重影響學習和情商
    ,其實正在悄無聲息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的,可是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見長進,甚至比同齡人還要差,經常做事情漫不經心、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散漫等,都和父母的不當行為有關,家長常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始作俑者」。
  • 有五種父母容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緊抓培養黃金期,讓娃變「學霸」
    ,明明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非要從放學整到睡覺前才能完成,實際上老師布置的作業並不多,只是孩子大多數時間都在做無用功,而做作業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專注力太差。據一項調查顯示,75%的兒童存在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成績好的孩子普遍專注力較強,專注力是兒童學習能力的基礎,多數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沓、考試馬虎出錯等都是專注力較差導致的,那麼專注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
  • 當這3句話脫口而出,孩子的專注力正在被悄悄破壞
    網上有很多機構都推出「可以提高孩子專注力」的課程,甚至聲稱「能夠讓孩子智商趕超愛因斯坦」。但真正上了課才發現,這些課程只是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機械性的訓練讓孩子在高壓下形成習慣,當孩子承受不了想退課的時候卻被拒絕。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專注力無時無刻都在被父母的一言一行所影響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專注力不夠,而是讓爸媽的「嘴」給耽誤了。
  • 家長的這些做法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別說你一件沒做過
    ,做事三心二意,媽媽就有報個早教班的衝動。其實關於專注力,家長還要知道這些。很可能就是你日常的一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看看中招沒。家長的這些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多數的家長都沒有意識到,你平時的這些行為,其實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