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2021-01-09 網易

  

  魯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文/魯迅

  從一封匿名信裡看見一句話,是「數麻石片」(江蘇方言),大約是沒有本領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數石片的好」的意思。因此又記起了本志通信欄內所載四川方言的「洗煤炭」。想來別省方言中,相類的話還多;守著這專勸人自暴自棄的格言的人,也怕並不少。

  凡中國人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倘與傳來的積習有若干牴觸,須一個斤鬥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處所;而且被恭維得烙鐵一般熱。否則免不了標新立異的罪名,不許說話;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為天地所不容。這一種人,從前本可以夷到九族,連累鄰居;現在卻不過是幾封匿名信罷了。但意志略略薄弱的人便不免因此萎縮,不知不覺的也入了「數麻石片」黨。

  所以現在的中國,社會上毫無改革,學術上沒有發明,美術上也沒有創作;至於多人繼續的研究,前僕後繼的探險,那更不必提了。國人的事業,大抵是專謀時式的成功的經營,以及對於一切的冷笑。

  

  魯迅與友人

  但冷笑的人,雖然反對改革,卻又未必有保守的能力:即如文字一面,白話固然看不上眼,古文也不甚提得起筆。照他的學說,本該去「數麻石片」了;他卻又不然,只是莫名其妙的冷笑。

  中國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氣裡成功,在如此空氣裡萎縮腐敗,以至老死。

  我想,人猿同源的學說,大約可以毫無疑義了。但我不懂,何以從前的古猴子,不都努力變人,卻到現在還留著子孫,變把戲給人看。還是那時竟沒有一匹想站起來學說人話呢?還是雖然有了幾匹,卻終被猴子社會攻擊他標新立異,都咬死了;所以終於不能進化呢?

  尼採式的超人,雖然太覺渺茫,但就世界觀有人種的事實看來,卻可以確信將來總有尤為高尚、尤近圓滿的人類出現。到那時候,類人猿上面,怕要添出「類猿人」這一個名詞。

  所以我時常害怕,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我又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尼採說:「真的,人是一個濁流。應該是海了,能容這濁流使他乾淨。

  「咄,我教你們超人:這便是海,在他這裡,能容下你們的大侮蔑。」(《札拉圖如是說》的《序言》第三節)

  縱令不過一窪淺水,也可以學學大海;橫堅都是水,可以相通。幾粒石子,任他們暗地裡擲來;幾滴穢水,任他們從背後潑來就是了。

  這還算不到「大侮蔑」——因為大侮蔑也須有膽力。

  

  常常晝夜顛倒的我,每到凌晨都會有一種感覺:自己是這座城市裡唯一還醒著的人,那種心情堪比貓頭鷹倒掛在深夜的森林裡,孤獨地盯著外面的一片漆黑,想著大家都已經各自在床上做夢。那些夢裡拒絕我的參與,而醒著的世界也都沒為我亮著燈。

  ——《狂人日記》

  1918年的5月,魯迅首次以「魯迅」的形象跟這世界見面,並在當時引起一陣狂潮。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就這麼誕生了。而在狂人的世界裡,他的孤獨無異於屈原的「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五四運動前後,魯迅到《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魯迅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迫切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了,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吶喊》

  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吶喊》

  

  那時的魯迅有多想振臂吶喊,可惜不能一呼百應,只得棄醫從文,將一腔熱血寄於筆桿。

  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痺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現在總算脫出這牢籠了,我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翱翔,趁我還未忘卻了我的翅子的扇動。

  ——《彷徨》

  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彷徨》

  

  曾經,我以為像魯迅這樣的人,大概都是直銳的,然而卻偏偏忘了,能寫出這般尖銳冷峻的文章的先生,往往都有一顆最柔軟的心。

  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吧,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朝花夕拾》

  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阿Q正傳》

  有人說:有些勝利者,願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克服一切之後,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於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另另,悽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

  ——《阿Q正傳》

  

  這是1926年的3月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後,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記念劉和珍君》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記念劉和珍君》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希望》

  他的心分外寂寞,不知道希望什麼時候來臨,然即便是這樣,魯迅先生還是想: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來源:山財國貿團委

  楚尋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願中國青年人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魯迅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們從初中開始,語文課本裡必然會出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以及他的思想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
  •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魯迅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 魯迅、巴金、朱光潛的青年說:有一分光,便發一分熱
    「在有限世界中做自由人的本領;有了這副本領,我們才能在急忙流轉中偶爾駐足作一番靜觀默索,作一番反省回味,朝外可以看出世相的莊嚴,朝內可以看出人心的偉大。並且不僅看,我們還能創造出許多莊嚴的世相,偉大的人心。」今天,重溫魯迅、巴金、朱光潛對青年人的寄語,願我們各自努力,有一分光,發一分熱。
  • 網易雲熱評: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哈嘍,歡迎來到小編的網易雲專區,希望小編的文章能得到您的喜歡,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網易雲熱評: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 魯迅:「願中國青年都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魯迅《華蓋集》昨天是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四周年紀念日。八十四年前,魯迅先生逝世,宋慶齡親自為他披上了民族魂的旗幟,北大校長蔡元培和作家巴金、蕭軍為其親扶靈柩。
  • B站《後浪》刷屏背後的冷水,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就在前一天,嗶哩嗶哩彈幕網(B站)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獻給新一代青年的宣言片《後浪》,並登錄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視頻中,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登臺演講,聲情並茂,認可、讚美與寄語當今年輕一代,「奔湧吧,後浪!」,引發了社會媒體和廣大青年的熱烈探討和深入思考。
  • 深評丨「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
    深評丨「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
  • 是你們讓中國擺脫冷氣
    中午12時許,工作人員確認,受傷女醫生經搶救無效去世,「剛剛走了」。但我們不應悲觀絕望過去,一個人,一句話很難造成影響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至少可以為楊文醫生搖旗吶喊12月28日,也就是今天#民航總醫院內行兇嫌疑人孫文斌被批捕##禁止任何人威脅醫護人員人身安全#話題終於出現在了微博的熱搜榜上正是因為有你們暴行才能被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 無問西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本文作者:憶塵魯迅先生曾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電影《無問西東》正是通過四代人的故事向我們講述了青年人的選擇和擔當。導演李芳芳表示,這些年她一直在思索有關成長的主題,希望通過電影作品來描述什麼是青春,什麼是熱情,什麼是專注。
  • 【卓越嶺師】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 訪廣東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李明山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 亂世英雄用筆做武器,願中國人都擺脫冷氣
    孫先生一生都在革命的路上,少年的他看到了沒落清王朝的腐敗和陳舊,多方遊覽讓他明白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中國的貧困與落後深深地鞭策著他,他感到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了。頂天立地奇男子,勢要把乾坤扭轉來。於是他踏上了艱苦的探索之路,一路摸爬打滾,終於在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後,推翻了封建帝制。他開啟了了一個新紀元,也將自己的名字牢牢地釘在了民族英雄的史簿上。
  • 魯迅先生心中的五四青年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先生當年對青年的願景實現了嗎?現在的社會承的起當年先生的吶喊嗎?
  • 願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雖然兩個品牌都是1996年創立,但兩者的理念,模式,文化都大相逕庭。當前的時代哪行哪業都充滿了競爭,服裝店鋪更是遍布大街小巷,人們已經不僅僅局限穿得暖,穿得舒適,穿得體面,越來越追求彰顯個性,追求更高的服務質量,追求更愉悅的購物體驗,始終關注消費者的需求,為顧客提供真誠、樸實、人性的服務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熱風,就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貼心的新秀。
  • 願青年們都擺脫冷氣,向上走
    資料圖有媒體記者採訪發現,部分高校學生組織就像「小官場」,「抱大腿」「混圈子」「打招呼」等不正之風盛行。這些學生組織的成員,有種種心得體會:「那套話術和玩法,跟官場陋習沒啥區別」、「我是靠學長『打招呼』進的社團,所以一進去就有靠山」、「在校園裡碰上了,不能喊師兄師姐,要大聲喊『主席好』」……學生官僚化,如今並不罕見。就在上個月,中山大學發布的標註有「正部長級」「副部長級」的《中山大學學生會2018—2019學年度幹部選拔公告》,就曾遭遇過一輪輿論的密集火力。
  • 《熱風》|長庚贈與中國青年的祝福
    所以我時常害怕,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只是向上走, 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 國慶|國畫竹子,願中國人都能往上走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它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儘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悽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 平板菌達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國獎獲得者系列專訪之潘子翯
    潘子翯說,學習的道路上定會有許多挑戰,有許多眼下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但不去做就不會有結果,只要敢嘗試,哪怕是失敗,也是對自己潛力的一次發掘,對自己的一次挑戰。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她寒假出國參加遊學活動的計劃。待在家中,看著每日都在飆升的確診人數,潘子翯一直在思考著,自己能做些什麼。
  • 願你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願你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2020-05-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風》——魯迅經典語句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地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亮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 當北大吳一凡遇上魯迅,說唱版《野草》願你「向上走」
    @SealWu吳一凡視頻簡介中寫道:「願先生的文字早點過時!」不難得出,因為魯迅的文字是諷刺他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可是仔細觀察周圍我們會發現有些魯迅的話也可以拿來諷刺現在人們的行為。「魯迅的文字過時」,也可以說是人們素質的提升。正如魯迅本人所言:「我的話已經說完,去年說的,今年還適用,恐怕明年還適用,但我誠懇地希望不至於用到十年二十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