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葩說》曾經有個爆屏話題
小朋友被欺負,打回去還是告老師?
為了讓節目更具有點擊率,蔡康永選擇了「告老師」
「我們要相信學校的教育,反擊是必要的,但在這個『智慧』中,如果有理性的和平的解決方案,那就不需要用還手的方法打回去。」
掌聲雷動,淚水一片
感動沒過多久
蔡康永又在節目中「澄清」
《奇葩說》中的觀點,他只是「選擇觀點」不是「認同觀點」。
如果觀眾僅僅因為認同他這個人就認同他當時的觀點,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說清楚自己真正的觀點
被欺負,我選擇「打回去」
這才是蔡康永真正的選擇
這兩天劉欣和翠西的新聞,360度霸屏
網友最多的質疑是,說好的辯論去哪裡了,為什麼不反擊?
為此,白巖松採訪了劉欣
為什麼全程都在回答問題,沒有提問?
劉欣回答:我可以提問,但我選擇不提問。
FOX電視臺的觀眾,很多對中國有很大的不滿和誤解,如果我再咄咄逼人,不斷地想要求勝,那麼我在他們眼中的形象一定是非常負面的,對中美兩國人民間的溝通完全沒有好處。
------------------- 2 -------------------
小專曾經遇到一件意難平的事情
小專的老闆曾給小專的部門發了一份調研報告
這份調研報告,數據過時,調研方法落伍,邏輯混亂
小專部門的同事各個傻眼
然後在微信群裡,有的放數據連結
有的放客戶近期針對調研事項的看法
老闆勃然大怒
指責小專整個部門的人傲慢自滿,不知道學習
小專有苦說不出
拿著錯誤的調研結果去開發市場
方向都偏了,浪費時間是小,業績完不成才是致命啊
職場裡的每個人
有誰遇到過和小專一樣的問題呢?
你可能連續996一年了
某天早上遲到了一分鐘
從沒對你說過「辛苦了」的老闆,追著你批判了一上午
明明是甲方爸爸改了30次方案
領導硬怪罪你不會管理客戶
你敢和客戶提個「不」字
領導又怪你不懂服務精神
好吧,你會這樣想
面對老闆,領導,甲方爸爸
你的工資裡就有一部分來自他們的精神損失費,算了
可是其他時候呢
你一個人接10個項目
一天不眠不休也只有24小時
任何一個項目受到延誤
兄弟部門直接下結論
你偷懶!
採購的原料,比阿里巴巴上面掛的同類產品貴了五毛錢
兄弟部門拍著桌子
你吃回扣 !
.......
----------------------- 3 -------------------
小時候看電視劇
有誤會的男女豬腳
只要面對面把誤會說清楚了,誤會一定會被解開
長大了,你發現
被誤解,是人類的宿命
俗話告訴你:宰相肚裡能撐船,算了
可俗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懟他 !
質疑與衝突,是人際關係困擾的體現之一
有一個年輕人也深受這個問題的困擾
他找到了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
為了避免人際衝衝突,這個年輕人躲在家裡十幾年,足不出戶
他求教岸見一郎「我今後的人生該怎麼辦?」
岸見一郎深受心理學家阿弗雷德 ·阿德勒影響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系關係。人都是社會化的動物,總是傾向於認同感。
在阿德勒的理論基礎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面對無理質疑,我們為什麼會猶豫不要懟回去?
因為我們害怕在別人眼裡是個情緒化的人
是個負面的人
是個不合群的人
是個.......的人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不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懟回去,或許不能化解誤會
卻會阻止你討厭你自己
面對不願意了解你的人
一退再退就會換來認可麼?
慈禧曾經對著八國聯軍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為歡心」
故事的後續你我都知道
覆滅清朝的槍炮並未停止
過去的終究會過去
一批批在你生命裡來來往往的同學,同事,同行
一直陪伴你的還剩幾個?
那個從生命之出到生命終結都站在你身邊的
只有你的靈魂
面對無理質疑,漂亮的懟回去吧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
我們都需要一份被討厭的勇氣
加油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