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逐夢》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剛剛過去的2019年,對於新河小學美術老師陶軍輝來說,是一個碩果纍纍的豐收年:
2019年5月,水彩畫《凝固的海》入選台州市美協主辦的台州市第七屆美術作品展並獲得優秀獎。
2019年7月,水彩畫《漁村影像·海的編織》入選省委宣傳部和省文旅廳、省文聯主辦的浙江省第十四屆美術作品展。
2019年9月,水彩畫作品《築夢·逐夢》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
2019年12月,水粉畫作品《夢的編織》入選第二屆全國水粉畫大展獲(入會資格)最高獎。
特別是《築夢·逐夢》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對於陶軍輝來說,更是其藝術道路上一個裡程碑,因為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五年一屆,是我國最具權威性、綜合性的美術大展,入選非常不易。2019年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台州僅有14件作品入選,其中油畫作品3件、水彩(粉)畫作品6件、綜合材料作品5件,入選的水彩畫作品僅陶軍輝這一件。
據了解,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在評選中,不是採取一級一級上送的形式徵稿的,而是面向全國直接徵稿,評選非常嚴格,評委們從近7000件初評作品中評選出563件參加複評工作,又從中評選出350件入選作品,陶軍輝的水彩畫作品《築夢·逐夢》有幸入選。
2019年9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作品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因為《築夢·逐夢》,溫嶺的海風「吹」到了深圳,溫嶺海邊漁家女修補漁網的場景,真切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築夢·逐夢》是一幅三聯畫,描繪的是漁家女修補漁網時凝視遠方的神情——編織生活,追逐夢想。
《築夢·逐夢》
獲獎後,陶軍輝曾在一篇談這件入選作品的文章中,寫到了自己對海的眷戀之情以及創作動機:
「對於海,我有一種莫名的喜歡,也許是它的寬廣,也許是它的深沉……奔騰的浪花令我動心,洶湧的波濤讓我釋懷。於是,盈滿的霞光、退潮的灘涂、停泊的漁船、堆疊的漁墜、生鏽的鐵錨……與海有關的一切,成為了我記錄的方式和繪畫的符號。
多年前,我將目光投向生活在海邊,以海為生的勞動者,嘗試從表現生活的角度去刻畫海的另一種氣息。這一次,我從修補漁網這一情景著筆,在繪畫中傳遞海邊漁民平凡的生活,不凡的精神:一種向海而生的淳樸與厚實,一種以夢為舸的無畏與堅守。」
為何選擇尋常的漁家女織補漁網的場景入畫,陶軍輝說:「藝術作品的創作高度不僅在於造型表現,更在於精神內涵。我選擇以補網為切入點,不僅追求形式的推敲與琢磨,更注重表達對生活的另一種思考。伏季休漁,人們停止了出海捕撈,在海港碼頭的漁嫂們頂著烈日,忙著修補漁網、更新漁具,為漁船開捕做準備。漁船停泊時,她們便成了海邊一道獨特的風景,她們坦然真實,勤勞淳樸,工作雖然艱辛,卻對生活充滿希望。我想:藝術,只有感受生活,才能創造美好!」
考入臨海師範 打下良好繪畫基礎
陶軍輝是如何在藝術道路上跋涉,終使作品走進全國美展的藝術殿堂的?2020年1月3日上午,記者走進新河小學,與他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陶軍輝生於1975年,新河鎮城西村人。當他還在新河小學、新河鎮中讀書時,就喜愛畫畫。後來他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回憶道:「小時候,有段日子,趴在窗前長時間看窗外的風景,一張紙折摺疊疊,一支筆塗塗畫畫就是一整天。這可能是我與繪畫相遇的開始。」小學時,美術老師王萬川對陶軍輝讚賞有加;初中時,林賢老師對他很是器重。1993年,台州向全市特招兩名美術特長生,陶軍輝幸運地考上了臨海師範。
在臨海師範,陶軍輝遇到了恩師鄭士龍。鄭士龍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教育系,是一位擅長水彩畫的畫家。臨海師範撤銷後,鄭士龍轉入台州學院任教,現為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台州市文聯副主席、台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第二屆全國水彩(粉)畫展覽上,時年25歲的鄭士龍就以水彩作品《暖冬》獲得了最高獎「優秀作品獎」。他的作品還曾入選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同時還入選1905-2006中國水彩百年展,並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展覽。鄭士龍是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水彩畫家之一。
在臨海師範三年的學習時間中,陶軍輝師從鄭士龍學習水彩畫等,打下了較為紮實的基本功。從臨海師範畢業後,陶軍輝也一直與鄭老師保持聯繫。2013年1月,由台州市人才領導小組審定,鄭士龍名家工作室成立,是首批台州市名家工作室之一,陶軍輝也是工作室成員之一,同一年,溫嶺市教師進修學校(現溫嶺市教師教育學院)林賢名師工作室成立,陶軍輝也加入了。
跑遍溫嶺海岸線 攝畫多彩海景
1996年,陶軍輝從師範畢業回到溫嶺後,先是在箬橫小學任美術老師,一開始,學校只有他一位專職美術老師,後來陸續增加到兩個、三個。 在美術老師只有他一人時期,陶軍輝除了上課,有時候還得琢磨撰寫論文,參加技能比賽,還有學校裡「六一」等節日需要的節日布置任務也得完成,如畫演出布景、舞臺設計等,這些都由美術老師擔任。在箬橫小學時,因為設計需要,他也學會了電腦平面設計。
溫嶺有許多知名的以畫海出名的畫家,如出生於石塘的著名海洋畫家郭修琳、漁民畫家章秋華,還有季海威、林賢、戴曉滄、高文秋、張光志等畫家,無不喜歡以海洋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陶軍輝也不例外。
陶軍輝回顧走過的藝術之路時說,自己不知什麼時候起,就喜歡上了以海為題材的繪畫。早在臨海師範讀書時,有一年暑假,他帶著畫具,到石塘找了個朋友的同學,在他家一待就是兩星期,後來他在一篇回憶文章裡深情地寫道:「現在想想真夠年少輕狂,在陌生人家白吃白住,感謝海邊人家的熱情。」
在那段日子裡,每天,他背著畫夾行走在礁石沙灘,穿梭於海港碼頭,觀潮漲潮落,畫漁船石屋。
1996年,陶軍輝參加工作,之後不久也有幾次住宿在石塘和箬山寫生的經歷,這都是他在繪畫道路上美好的記憶。
在2001年5月前,陶軍輝的作品也曾入選台州內的一些畫展,不過,他在自己的藝術年表中列的第一件作品,則是2001年5月獲得浙江省新世紀水彩畫大展銅獎的水彩畫作品《聽海》,這一次大展沒有金獎,只有銀獎、銅獎,所以,能獲得銅獎也是非常難得的,當時,鄭士龍老師來電告知獲獎消息時,他也非常意外。
因為這幅畫的獲獎,陶軍輝說自己從此「在繪畫裡陷得更深,同時也更痴迷於對大海的描繪。為了更好地表現海,也為了積累更多海的素材,我購置相機,學習攝影,溫嶺海邊一路西行,龍門、松門、石塘、箬山、城南、塢根是我經常拍攝的地方。從此攝影走進了我的生活,我經常用相機記錄心中的大海。」
想描繪的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海
中國畫創作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水彩畫創作也離不開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營養。
陶軍輝在一篇創作中談到了為何對海洋題材情有獨鍾,他寫道:「漁港船泊、瓷墜鐵錨、織網捕魚。我想描繪的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我更想表達的是那種向海而生的淳樸與厚實,以夢為舸的無畏與堅守。討海人質樸憨厚,生活艱辛但心境樂觀坦然。用作品去表達隱喻在他們身上極其珍貴的品質:真實淳樸,勤勞善良。歲月記錄著生活的艱辛,我能感受到平平凡凡真真切切的人生,我喜歡這種真實。」
《漁村影像·海的編織》
2002年,他創作的油畫作品《海的編織》入選台州市年度美展並獲十佳美術作品。2004年,溫嶺市文化館毛孝弢老師主編的《溫嶺歷代書畫作品集》出版,這本書收錄了從明代民間畫師周世隆畫的《太平抗倭圖》開始到如今各個時期的溫嶺代表性書畫作品,最後一幅作品就是陶軍輝的這一件《海的編織》,陶軍輝也是當時集子中最年輕的作者。許多人也通過這張畫認識了他,知道有個叫陶軍輝的人,愛畫海。
轉型人物畫創作 頻頻入展獲獎
在2015年前,陶軍輝的油畫、水彩畫作品基本上是靜物畫,之後,也有部分人物畫,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陶軍輝說,是由於2015年陪同中國美術家協會原秘書長劉健老師到石塘鎮寫生創作,劉健曾經在中國美術學院任教,曾帶學生到過石塘寫生。2015年那一次,他本來與人在雁蕩山寫生創作,自己一個人抽身出來到石塘,鄭士龍老師叫陶軍輝給劉老師開車並陪同寫生,在兩天的時間裡,陶軍輝近距離接觸劉健老師,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之前從不畫人物的他,也嘗試著畫起了人物。
多年來,在溫嶺海邊採風時,陶軍輝拍攝了大量的素材,這些素材在後來的人物畫創作過程中,都派上了用場。他回憶說:「在石塘鎮楊柳坑拍人物,夏天的時候,織網的婦女戴著帽子,不露臉,且有些人一開始不願意被拍,覺得不好看,讓我去街上拍,我就與她們閒聊,聊了一段家常後,她們也就會讓你拍了。等她們站起來換個角度,我抓拍了一些鏡頭。我每次去,都不是拍了幾張照片就走,而是一般待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就積累了不少照片。」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展的《築夢·逐夢》畫的就是楊柳坑修補漁網的漁家女,當然,在入畫時,陶軍輝將不同的素材集中在一張畫面上,因為大幅的水彩畫特別難畫,他就將它畫成三聯網,由三張小畫組成。
之後,他的人物畫作品頻頻在地、省、全國性展覽中入選或獲獎。2019年12月,水粉畫作品《夢的編織》入選第二屆全國水粉畫大展。
畫海就要畫出海的腥味
「通過長期的寫生及平時的練習,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我開始對繪畫有所感悟。」陶軍輝說,他最喜歡的畫種就是水彩畫和油畫,其中水彩畫的特性是不容易修改,技術要求比較高,比如畫畫時水分的多少、時間的長短都直接影響畫的成敗。水墨畫要做到乾濕結合,水墨淋漓,恰到好處。這就需要長期的訓練,而畫面中那種「水」的效果,有時候不是畫出來的,它很難控制,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但是,畫者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繪畫訓練,光憑運氣是畫不出這種感覺的,所以,偶然中也有必然。
新河小學現有四位美術老師和一位專職書法老師,陶軍輝每周有16節課,再加上每周一節課的興趣小組培訓,有時候還要輔導學生比賽,平時較忙。他平時畫畫,用溫嶺話說,也只能是「捉閒捉息」(抽空)畫,在上午第一節、第二節課不上課的時間畫,或早上提前一點時間到校畫,或午飯後再畫,或晚上到校再畫。
作為一個主要以海為題材的畫家,陶軍輝說,他想繼續把海畫下去。接下來,他要畫系列的海邊人物,織網、討海……還有碼頭系列,如夜裡漁船歸港的場景,總之,不但要畫出眼中的海,還要畫出心中的海。「我想,畫海就要畫出海的腥味,把一種厚重與滄桑的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大海留給我的不只是記憶,更是一種融入畫作中的情感!」在一篇文章中表達了藝術之旅的感悟:「與繪畫同行的日子是一種孤獨的旅行,在旅途中我遇到了許多良師益友,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與鼓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