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7期《紅旗文稿》刊發了梁柱老師題為《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歷史清醒》的文章,卻沒想到這樣一篇冷靜客觀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的文章,竟然因為個別人想煽動輿論,繼而不講真相的被惡意篡改為《盲目追求真相不講立場就是歷史虛無主義》。結果因為這個完全顛倒是非的標題被人們所誤解。既然圍攻梁老師的人一口一個「真相」,我們是否應該去看看被圍攻的梁柱老師究竟說了啥?
關於對歷史的態度:「保持對歷史的清醒,明辨是非」
「史學歷來就是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同意識形態都十分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號召幹部學習黨史、國史時說,要『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我們要從這一認識高度,保持對歷史的清醒,明辨是非,敢於抵制和批評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
關於歷史研究:「只有忠於事實才能忠於真理」
「歷史的研究和傳播,都必須以事實即史料為依據;史料的真實性是歷史科學性的保證,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以史實為依據,從歷史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歷史研究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關於唯物史觀:「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
「按照唯物史觀研究歷史的方法,要全面地、客觀地把握歷史材料,從歷史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歷史現象個別性、獨特性的研究與歷史規律性的思想統一起來,尊重歷史發展的辯證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
「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都不如。歷史虛無主義正是這樣,他們把歷史碎片化、孤立化、簡單化,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輕易地作出顛覆性的結論。」
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積弱積貧。中國封建王朝往往是先打後降,每次都是以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告終。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充分發揮了大國人多、得道多助的正義戰爭的優勢,中國共產黨倡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及領導了廣泛的人民戰爭,通過持久抗戰開闢了一條弱國戰勝強國的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手法:「就是隨意剪裁和拼湊史料,往往是取其一點,以偏概全,甚至指鹿為馬,顛倒黑白」
「歷史虛無主義虛無歷史的主要手法,就是隨意剪裁和拼湊史料,往往是取其一點,以偏概全,甚至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因此,對待歷史事實的態度,是尊重史實的客觀性,還是任意為我所用,把歷史變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是嚴肅的歷史研究和歷史虛無主義相區別的一個分水嶺。」
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的突出表現:「歷史虛無主義往往是在『學術研究』的名義下先設定一個『原則』,再尋找和『製造』所謂的事實依據」
「歷史虛無主義往往是在『學術研究』的名義下先設定一個『原則』,再尋找和『製造』所謂的事實依據。這個思潮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竭力貶損和否定革命,詆毀和嘲弄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詆毀和否定我國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取向及其偉大成就。而所謂『告別革命』論,既是這種思潮的集中表現,也是它不加隱諱的真實目的。」
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歷史被否定、被抹殺,就會失去存在的立足點」
「歷史虛無主義對消解社會主旋律的負面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它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蔑視黃土文明、頌揚海洋文明(藍色文明),把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價值觀念作為所謂普世價值,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一些人不但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的歷史,而且對我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也恣意抹殺。」
「從政治上看,作為一種錯誤思潮,它的流傳和泛濫,起到了消解主流意識形態,搞亂人們思想的惡劣作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歷史被否定、被抹殺,就會失去存在的立足點。」
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的言論:「這些言論,不僅涉及史學領域的大是大非問題,而且直接關係到做人立國的根本問題」
「他們不是研究歷史,而是為一定的政治訴求而玩弄歷史,典型地表現了他們反歷史、反科學的性質。應當說,他們的這些言論,不僅涉及史學領域的大是大非問題,而且直接關係到做人立國的根本問題。這主要是:是維護歷史的本來面目,還是歪曲歷史真相;是高揚民族精神,還是鼓吹妥協投降;是從歷史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還是在歷史支流中無限放大負面影響;是堅持唯物史觀,還是回到唯心史觀。如果這些原則問題被顛倒、被消解,就會從根本上搞亂人們的思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失去立足和發展的思想基礎。這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和認真對待的。」
關於歷史虛無主義鼓吹者:「喪失了起碼的民族良知」
「歷史虛無主義鼓吹者喪失了起碼的民族良知,他們不但渲染民族失敗主義情緒,而且公開走上稱頌帝國主義侵略、稱頌殖民統治的道路上去。」
「歷史虛無主義所以『亂史』,就是為了『改道』,就是要改變歷史選擇的、把我們國家引向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
關於此事,《環球時報》記者31日採訪了當事人北大原副校長梁柱教授,觀察者網也進行過整理綜合。以下是他對此次有人惡意篡改文章標題事情的回應。
對有人在網上篡改我文章的標題,傳遞我文章中並不存在的觀點,然後在微博上傳播,引起不少網民誤解和誤讀,我對此感到非常憤慨。現在就是有一些人太過無聊,想盡一切辦法,在網絡上施展他們不可告人的伎倆,讓很多不明事實的民眾對一些重要問題和事實產生誤解甚至反感,我覺得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傷害,甚至連起碼的道德都不顧了。我認為有必要對這些人進行回應。
我在《紅旗文稿》雜誌上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做到真正的對歷史的清醒。我認為,就目前的社會環境,尤其是網絡輿論環境而言,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一段時間以來,在我們的網際網路上,借著所謂的「歷史真實」、「歷史內幕」,大搞歷史虛無主義的現象很嚴重,很多不明白真實情況的網友很容易被他們蒙蔽,從而改變對原有歷史的看法。我出於「以什麼樣的歷史觀來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尊重歷史」為目的,寫了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由三個層次組成。首先,只有尊重事實,才能尊重真理。其次,研究歷史要堅持唯物史觀的指導。第三,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要有清醒的認識。我認為,研究歷史一定要注重材料和方法的統一,材料是歷史真相,方法是歷史觀的運用和表現。歷史虛無主義表面上看,有一些歷史事實,但是他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裁剪歷史事實。所以,我們更要重視在唯物史觀之下,進行歷史研究。
現在網絡上,有意搞成容易令人誤解的題目,這完全不符合我的原意。那些改標題和傳播的人,他們的目的是想讓他們不願意看到聽到的觀點和聲音引起一些人冷嘲熱諷。這種情況我並不是第一次遭遇。以前我就收到過一封來信,信中批評我的觀點和立場,其實並不是我原有的立場。我覺得,寫這封信的人很可能也是看到網絡上我那些被別人改了標題的文章,讓他們誤以為真。所以,我要說,不要相信那些造謠的人。
在這裡,我還要呼籲,我們首先要尊重歷史,歷史是客觀的。歷史不是靠捏造的。比如說,我們歷史上有不少英雄人物,他們是共產黨誕生以後出現的,他們的英雄事跡和為革命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凝聚了我們的理想、信念,以及我們黨優良的傳統作風,是我們的精神脊梁。但是,現在有些人,打著所謂科學,所謂真相的幌子,用偏見和想像去質疑他們的事跡,並且說這才是「歷史」。
比如前一段引起不少爭議的,黃繼光、邱少雲、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先烈,他們都是為了心中的理想,在鋼鐵般意志下做出的舉動,生活在當下的人難以體會到當時他們的決心和意志力。一些人主觀上不願意看到這一點,就輕易做出質疑甚至否定的判斷,這完全脫離歷史實際。而且對英雄先烈抹黑不僅對英雄本身是摧毀性的,也動搖了整個社會的信念。我們不能眼看他們有恃無恐存在下去,我們應該對這種歷史虛無主義的現象做出批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