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作為卡爾頓大學本科畢業的(老)學姐,想來聊一聊自己在卡爾頓大學上學的真實感受,也希望能藉此機會,給所有想來卡爾頓上學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啦。
首先是在學校的選擇方面,我為什麼選擇了卡爾頓。
想當年,我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應屆高考生的一員哈哈。最後我的高考成績在我們城市差不多一本線上30分左右,其實已經被本地一所一本211院校錄取了,但是出國的計劃來的比較突然,最後經過慎重考慮,和家人的溝通,還是決定放棄國內的錄取機會,遠赴加拿大留學。
所以在學校選擇方面,我和申請老師,和家人也反覆溝通了很久。以我的高考成績申請加拿大院校,u1s1,是可以申請多倫多大學的,但因為高中平時成績沒有那麼拔尖,申請多大的王牌專業可能還差點意思,只能接受學校調劑,選擇一些general的文科或者社會科學專業。
但其實我當時是對傳媒和媒體方面的專業比較感興趣的,也比較堅定自己想要充實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未來有可能的話希望從事相關行業。卡爾頓大學從綜合實力和學校排名來講,和老牌名校多倫多大學肯定沒得比。卡爾頓大學在加拿大權威學術排名榜單麥考林(Maclean's)大學排名2021最新榜單上,位列綜合類院校第五名。
但是眾所周知,卡爾頓大學的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傳播和媒體學的排名,在加拿大屬於頂尖級別。一方面是卡爾頓大學對於該專業本身的師資力量強,教學資源豐富,作為位於加拿大首都政治中心渥太華的一所高等院校,教學內容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媒體研究理論,例如從媒體的發展和變型研究其在社會活動中的意義,媒體的使用和濫用外,還會涉及到一些和政治相關的話題,比如政府對於媒體的支配,如何去利用媒體作為政府與民眾、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溝通方式等。如果以後有計劃進入政府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工作,這裡學習到的知識還是比較有用的。
另一方面,卡爾頓大學的coop項目,也就是實習項目也是比較有優勢的。校內14大學科下列60餘個專業,都是可以為成績達標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可以讓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接觸職場,熟悉未來的工作,這個是加拿大大學的一個獨特優勢。而渥太華作為首都,在媒體和新聞方面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就業機會,這個也成為卡爾頓大學傳媒學生的一個就業優勢。
簡而言之,這也是給所有正面臨擇校問題的學弟學妹們一個小建議。大學排名榜單作為參考,固然重要,但自己的意願、專業的選擇、綜合條件的考慮,這些都是選擇學校時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自己的成績沒有強到可以名校隨便挑,不妨向專業上側重一些,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院校。
當然,作為我本人來講,選擇卡爾頓而不是多大的更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學費啦,多大好雖好,學費也是真的貴呀!綜合一看卡爾頓平均一年3w-4w加幣左右的學費,在加上渥太華的生活成本,肯定比在大城市多倫多讀書要少的多。總之擇校,還是那句話,要綜合考慮,找最適合自己的。
另外卡爾頓大學除了傳媒之外,也有其他非常優秀的王牌專業,這裡也給大家列一列作為參考~
渥太華的Kanata人稱加拿大「小矽谷」,聚集了一大批電子高科技公司,比如IBM、黑莓、華為等等,給CS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實習和入職機會。
比如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等等,如果說優秀程度和難讀程度劃等號的話,那卡爾頓的工程專業真的一點不輸名校啊(讀了你就懂了系列)。
卡爾頓大學的獨立商科學院Sprott商學院也是很多學生申請的大熱專業,如果未來有深造打算,也可以考慮卡爾頓的商科MBA工商管理碩士專業。
接下來再和大家嘮嘮申請條件方面。
中國普高的畢業生申請卡爾頓,需要提交CHESICC翻譯公證的畢業證和成績單等文件,在成績要求方面,根據專業不同最低錄取的成績略有不同,詳情可以看文末哈。
國際學生入學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語言水平了。以雅思成績為例子,卡爾頓大學免語言錄取的最低分數要求是總分不低於6.5,各單項不低於6分。
對於一些學術成績過硬,但在雅思考試上稍有劣勢的學弟學妹們,卡爾頓大學自己的雙錄取政策必須了解一下!!
對於語言水平考試沒有達到最低錄取標準的同學,卡爾頓大學將根據成績對學生進行有條件錄取,也就是說,在卡爾頓大學讀完相應學分的語言課程之後可以直接入讀專業課程。還是以雅思考試為例,雙錄取的最低語言錄取標準為總分5分,各單項不低於4.5。
卡爾頓的語言預科ESL課程一共分為三個等級,滿足PASS條件的話,最多3個學期就可以從語言班畢業,順利進入專業課。
另外,在讀語言的同時,如果個人覺得適應的比較好,學習不那麼費力,還可以在讀語言的基礎上選修1-3個學分的專業課程,對於部分專業來說,語言班選修的學分也是計算在畢業需要的學分總數內的!
語言是留學重要的先決條件,但真正將語言作為工具靈活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和學習。讀語言課程,作為我個人來講,還是覺得很有幫助的,尤其是在寫學術論文、讀文獻之前,老師可以教給大家一些適用於加拿大大學的學習方式,這個是最重要的。雖然有用,但畢竟學費也是一年一年真金白銀的在花,能同時選修語言課和專業課,儘量不延長正常畢業的時間,相信這也是很多同學關注的。
最後最後,就是我在卡爾頓實地讀書的體驗了。
首先是校園環境。卡爾頓位於渥太華市中心以南,渥太華兩條重要河流交匯的三角區,從自然風光來講真的是沒話說。用我媽來渥太華看我時的話來說,這學校跟個度假村一樣……
這裡給大家找幾張網圖。
(圖源Google)
夏天的時候在河邊的草地上和小夥伴曬太陽能舒服到昏迷過去……冬天的話渥太華雪雖然大,但是!來了,卡爾頓冬天最舒服的地方,就是連接學校內部各個教學樓和宿舍之間的地下通道,從你進入校園開始,就再也不用出去了,外面下多大的雪都!不!怕!
(畢業之後再看到充滿了塗鴉的地下通道,真的好懷念鴨!)
而在交通安全方面,因為學校的規劃是在一片整塊的區域內,不像同在渥太華市的渥太華大學,各個教學樓和宿舍樓之間分布相對分散,卡爾頓大學的校內安全還是比較有保障的。交通的話除了公交車,還有小火車O-Train經過,進入校園之後就不需要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啦,腿兒著就行了。
(陪我不知道刷了多少夜的圖書館嚶嚶嚶)
如今已經畢業啦,回顧在卡爾頓生活過的這四年,以為會有埋怨,會有不甘,但真到畢業的一刻還是只有滿滿的失落和對母校的感謝。
想想這四年裡面不知道讀過多少Reading,每一次Essay都感覺是硬著頭皮寫完,但回顧做過project實踐,在圖書館對面的Tory Building擺過的展臺,在美術館看過的展覽,甚至在食堂吃過的不盡人意的中式炒麵,都還是覺得好懷念呀。
從小到大,上學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現階段不去幹這個也幹不了別的」的被迫選擇,當有一天,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學校、為自己的專業做決定的時候,已經是一件幸福且幸運的事情了。學習的內容並不能帶給我們許多許多收穫,但是知道怎麼去、願意去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對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解構,去更好的構建自己的未來,這才是大學交給我們的重要一課。
好啦,希望這些冗長的文字能幫到你,期待和你在渥太華的見面哦!
對了對了,先別走開,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福利要帶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