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公布的託福考試成績榜上,日本是成績最差的亞洲國家之一,僅排在蒙古、柬埔寨、塔吉克斯坦、寮國和東帝汶之前。
網易教育訊 據觀察者網報導,雖然日本經濟衰落已久,但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仍是工業、文化強國,而其欠佳的英語水平、怪異的英語發音,始終讓日本人自覺低人一等。據《廣州日報》報導,作為2020年奧運會的東道主,近日東京市決定補強日本一大弱項:英語。不過,有日本大學教授指出,日本人不擅長英文,可能是因為大腦問題。
根據《廣州日報》報導,在2013年公布的託福考試成績榜上,日本是成績最差的亞洲國家之一,僅排在蒙古、柬埔寨、塔吉克斯坦、寮國和東帝汶之前。
據日本人自己總結,日本人英語欠佳,主要原因由於島國環境、害羞的國民性,以及日語是「單腦語言」的先天劣勢。
「島國環境」指的是陸地毗連的國家可以輕鬆往來,因此學習語言比較容易,而日本孤懸海外,也是英語差的原因之一。
對於「單腦語言」的先天劣勢,東京醫科大學教授角田忠信指出,日本人不擅長英文是因為大腦問題。因為日語是「單腦語言」,英語則是「復腦語言」,即當日本人說日語時只須使用左腦處理信息,但說英語時卻要左右腦並用,以處理語言節奏和聲調,令日本人學英語時有先天上的劣勢。
另外,認為英語不再重要了也是日本人「放棄治療」的一個原因。在最近一項針對日本國民的調查中,72%的人認為中文是未來日本人最應該學習的語言,英語以68%排名第二;其次是韓語、西班牙語。
據一位在日本定居的資深博主「日本百合」介紹,在中國,英語說得溜的年輕人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而在日本除了東京等大城市以外很少能夠找到英語流利的人。即使是英語考試成績非常優秀,拿到託業考試滿分的日本人,仍然有不會聽說的。你對他說英語,他會很認真地聽,然後面帶羞愧地對你說「對不起」。日本長期以來的英語教育只重視讀寫,導致了大量的日本人只會「啞巴」英語,只能用筆談。
對於日語的發音更是無力吐槽,你跟日本人無論講純正的美式英語,還是英式英語都沒有用,只要你不用日式發音,他們就聽不懂。
老一輩中國人的英語帶有嚴重的四聲以及其他中國特色,現在的日本人的英語發音仍然和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差不多,甚至更差。其原因之一是他們不像中國學校一樣學國際音標,也不像歐美國家一樣學拼音認讀。老師念得不標準,學生也不可能學得標準。
「日本百合」認為,造成日本人英語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不重視兒童英語教育
在日本至今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反對小學英語必修化。從2010年開始文部省規定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每周進行一次外語活動,通過歌曲以及遊戲等形式讓學生親近外語,基本上不教授如何讀寫。請注意,是外語活動而不是課,因此既不用教科書,更沒有考試。
2013年日本文部省發布了小學英語指導的最新方針,規定從小學三年級起開始英語教育,小學五年級時作為正式課程教授。三四年級學生每周進行一至二次英語活動,五六年級學生每周三節英語課。但是這個方針大約到2020年四月份才會實施。
日本學校裡不重視英語教育,家長[微博]們也不會像中國的家長一樣熱切的送孩子參加各種英語班。社會上的英語班收費昂貴,學生寥寥無幾,和中國的火爆場面有天壤之別。
二 日語獨特的發音添亂
日語的母音就五個,和英語令人眼花繚亂的母音與子音組合相比簡直太單調了。一輩子沒有學過的發音自然很難發好,這是難點之一。其次是由於日語裡沒有單獨的輔音發音,輔音後肯定跟著元音,所以日本人總要加上元音才覺得對勁。比如把table讀成「忒-不盧」,把sing讀成「星-格」。日本人讀英語還隨便劃分音節確定重音,這就像唱歌,詞是對的,調與節奏卻完全不對,這樣就不可能溝通。
三 日本人喜歡自創英語
眾所周知的「黃金周」一詞來自日語的「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golden week)」,而這個詞本來在英語中不存在,而是日本人獨創的。日語裡有大量的聽起來很像英語,但又不是英語的詞,這類詞叫做和製英語,是日本人獨創的英語。比如「gasoline stand(加油站)」「consent(插座)」「order made(定做)」「salary man(工薪族)」等等。很少有人去追問這些詞的由來,以為這就是英語,但是卻發現講英語的人根本聽不懂。
四 日本人的性格不適合學外語
大部分日本人性格靦腆,內向,自卑,不敢仰起頭挺起胸大聲打招呼,不敢在公眾場合回答問題,更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就連自己應得的權利也很少主張。我的有些日本朋友們看到在自動販賣機前有外國人,就寧願繞遠去更遠的地方買果汁。因為他們害怕外國人對他們說話。在自己的國家外國人對自己說話,有什麼可怕的?外國人講日語,就回答日語,外國人講其他語言,自己聽不懂有什麼可害羞的?該努力的不是外國人嗎?
日本人認真細緻,重視細節是聞名世界的。這保證了日本的產品質量高,列車準時,事故少,贏得了全世界的信賴。但是這個優點在學習外語時就成了障礙。很多日本人不是learn,而是study,研究英語,扣細節。堅持下來的人把自己搞成半個語法學家,而大多數人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就只好舉手投降。學外語可以馬馬虎虎,可以不動腦筋,不必要什麼都透徹理解,更不需要完美,但是日本人絕對不同意這個觀點,這就導致他們永遠也學不好外語。
日本人善於動腦,勤於動手,但要讓他們多動嘴巴就太難了。去年教的一個班很有意思,總是安靜得嚇人。據班主任老師講這個班學生非常認真,很刻苦。但是我給他們上漢語課很少有人出聲朗讀,更沒有人回答問題,搞得我很難上,也沒覺出他們有多優秀。直到我把他們的漢語筆記本都收上來,不禁撲哧的一下笑了。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不但工工整整地全部記錄了我隨手在黑板上寫的內容,還把課本裡的漫畫都畫到了筆記本上。敢情日本的所謂「認真刻苦」的高中生把學外語的功夫都下到了這兒,能學好外語才怪呢?
相關圖集>>英語好的日本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