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月12日,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1月12日,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會議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中國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基準標準與汙染防治專家吳豐昌,國務院原參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名譽理事長石定寰,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諮詢專家組專家夏青等重要嘉賓受邀出席此次活動並發表演講。
藍迪國際智庫平臺環保科技創新型企業: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標研科技發展中心、江蘇歐爾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水環境集團受邀出席。其中,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主辦方頒發的綠色生產力領跑者證書和金人杯、綠色生產力種子技術獎。
科技發展路徑「科技成果標準化,標準化引領產業化」的提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先生作「標準引領,綠色先行」主旨演講,彰顯堅持生態文明引領,推動綠色發展。王浩院士、吳豐昌院士分別作了《綠色創新力、影響力、生產力支撐綠色國力》以及《開展環境基準研究,保障我國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的主旨演講。
1月12日,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會議現場。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發表演講。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指出,綠色發展將成為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提高綠色生產力水平,構建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為將綠色發展的藍圖逐步變為現實,趙白鴿提出了以下建議舉措:
1月12日,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發表演講。
第一,綠色發展要與地方的生態優勢、經濟優勢有機結合。
第二,綠色發展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為目的,以人民的需求為中心,綠色生產力的提高要真正惠及民生。
第三,綠色發展要注重集成和整合的概念,實現環保創新技術的綜合利用。
第四,綠色發展要抓住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期,加快、搶佔核心技術和標準認證的高地。標準是打造國家優勢的重要條件,將會越來越凸顯戰略性作用,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加快解決標準各異無法實施的問題至關重要。
第五,綠色發展要堅持以技術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作用,釋放綠色發展動能。藍迪國際智庫自2015年創立以來,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和第四次產業革命發展大勢,將「科技創新引領綠色未來」作為其發展理念,通過「挖掘、培育、推介」的方式為第四次產業革命創新技術企業搭建了平臺。藍迪國際智庫將與企業緊密合作,積極推進綠色環保工作,助力綠色科技成果轉化,行穩致遠地推動綠色發展。
趙白鴿表示,綠色發展是中國的未來,也是中國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目標,期待中國引領全球綠色經濟發展,中國企業為綠色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此外,本次大會宣布綠色生產力工作委員會將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建設第一個綠色創新基地,轉化綠色種子技術,打造金山銀山,為推動綠色發展增添技術支撐。
1月12日,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暨生態環境頻道開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為泉州綠色創新基地揭牌。
據悉,論壇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藍迪國際智庫、生態環境頻道聯合主辦。論壇主題聚焦「生態、綠色、發展」,旨在為綠色發展貢獻綠色創新力、影響力、生產力相融合的成功經驗;動員綠色參與者、行動者、領跑者形成合力,為全人類共享生態文明福祉,持續地作出貢獻。
(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