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中學編排的千人武術操在經開區中小學春季運動會開幕式中大放異彩
同濟中學在五一期間開展最美勞動者攝影展活動
在14歲成人禮中,學生和家長相擁而泣
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8月15日訊(記者 武紅鵬 見習記者 尹成新)「在第二期全市教體系統大講堂中,專家們提到的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同濟中學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8月13日,德州市同濟中學校長張德軍在談及全市教體系統大講堂心得體會時說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同伴,增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當前學校需要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張德軍告訴記者,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已經在同濟中學工作了23個年頭,始終堅信「親其師,信其道」這句古訓。依然記得當年帶的第一屆學生,他經常和學生們一起打球、聊天,深入了解學生,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他的學生也從喜歡這位老師變成喜歡上他所教的數學課。僅僅兩個月,就完成了兩個班級期中數學成績從全校倒數第一、第二躍成為全校第一、第二的大逆轉。現在的同濟中學,每位老師都是一位出色的「觀察手」,學生的「好朋友」。他們會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日常行為、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並聯合班主任找尋解決方案。還通過班級周會課,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進行正向引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對於大講堂中專家提到的「學生更在乎同伴的認同」這一觀點,張德軍認為,學生們會更在乎同伴對他的看法,如果加以正確引導,可以激發學生們的鬥志,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下一步同濟中學將吸收大講堂中的先進經驗,引進學生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們在同學和教師兩個層面的同伴關係中吸取正能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同學、師生之間的交流,搭建彼此溝通橋。
2019年,德州市同濟中學深入推進「家校共育」工作,以讓家長了解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為目標,先後開展了一封家書、千名教師進萬家、家長進課堂、女子大講堂等系列活動,讓孩子和家長真正做到敞開心扉溝通,相互深刻了解。今年五月份,一次初二14歲集體生日活動在同濟中學開展,活動以「告別金色童年 暢想青春夢想」為主題,讓學生們提前感受了一次「成人禮」,學生和家長互贈「家書」,真誠的文字促進了學生與家長相互理解,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學會成長。
「在這次的大培訓中,專家們提到的內容非常實用,孩子的成長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學校將繼續以德育為先,通過培養孩子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讓孩子們懂得感恩,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學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習。」張德軍告訴記者,堅持「五育」並舉,在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同濟中學將為學生和家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