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到底好不好?」這兩日,總有媽媽來問記者這樣的問題。原因是,他們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真相·小兒推拿真的那麼神嗎?》的文章。
文內大意是,小兒推拿不同於嬰兒撫觸,也不是正規的康復按摩,更不是不講經絡的腹部物理按壓。家長帶著寶寶去推拿,碰到的是可以自愈的病還好,要是延誤治療出現不好結果,就是哭,都來不及。
西西媽是記者多年好友,今年4月生了一個猴寶。寶貝這兩天有些發燒,她聽說小兒推拿可以不用吃藥、打針就可以幫助退燒,就想帶寶貝去醫院試試。看了這文章後,她糾結了。
看著安安媽如此糾結,記者決定替她縷一縷思路,帶著疑問採訪了醫院的中醫師。
小兒推拿真的那麼神嗎?
在《真相·小兒推拿真的那麼神嗎?》一文中,兒科副主任醫師裴洪崗表示對「與其在兒童醫院排上半天隊,不如帶孩子去中醫推拿館試一試,會有意外驚喜」的營銷方式,簡直不能忍。
網上搜索小兒推拿,從便秘到腹瀉,從發熱到咳嗽到腹痛、哮喘、遺尿、厭食、消化不良等,小兒推拿似乎無所不治,無所不能,而且沒有副作用。
而在裴洪崗醫師看來,這種宣傳說法,太過了!他舉了一個例子:
「大約兩年前,有個朋友找到我求治。孩子有腹股溝疝,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簡單來講,就是肚子通向陰囊的一個管道沒有閉合,肚裡的腸子就能沿著管道跑到腹股溝或者陰囊裡。這種病基本是靠手術把缺口補上,才能治好。
但孩子媽媽認為手術太傷身體不肯手術,而且她很相信中醫,所以帶孩子去吃了幾個月的中藥,同時給孩子做推拿按摩,一次好幾百塊,整整做半年,沒發現任何改善,最後無奈還是來做了手術。」
這個過程讓裴洪崗醫師當時非常氣憤。他認為,疾病有千百種,同一種疾病症狀很可能不一樣,同一種症狀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引起的。
感染、炎症、腫瘤,以及代謝免疫問題都可能引起發燒,疾病不同,治療方案肯定也不同;炎症刺激,化學刺激,異物刺激也都可能引起咳嗽,他們的治療方案肯定也不一樣。
沒有醫學基礎,連疾病和症狀都分不清楚,就指望用一種方法來「包治百病」,那肯定是騙人的。
寶寶便秘10個月通過小兒推拿恢復正常
對此,網友反映不一。
@琳表示:「原來就隱隱覺得這種不靠譜,果然不靠譜!」
@劉娟說,我就是學針灸推拿的,只能說是有部分人抹黑了這個專業,小兒推拿就像外科手術治療一樣不能治百病,但是每次給我兒子使用都很有治療效果。
記者就此諮詢了幾位中醫推拿科的醫生朋友。
杭州市三醫院康復理療科方小娟醫師告訴記者,小兒推拿屬於中醫外治法,醫者會根據小兒生理、病理特點,運用推法、按法、捏法、搓法等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小兒保健和小兒疾病治療方法。每天,她都會為十多個孩子做小兒推拿。
方小娟在為寶寶做小兒推拿
兩個月前,她接診了一個已經整整便秘了10個月的寶寶。寶寶22個月,自添輔食開始,她就大便乾結,3~4天才解1次,呈顆粒狀,伴肛門出血,沒有器質性病變等其他病症。
去兒科看,口服「益生菌」兩個月就慢慢沒了效果,用「開塞露」也不管用,各種方法用盡,效果都甚微。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寶寶外婆帶她找到了方醫師。經過一個多月的推拿,再結合飲食指導和調整,現在大便恢復了正常。
方小娟醫師說,小兒推拿的確不能包治百病,但是與兒科治療疾病是有相輔相成作用的。小兒推拿適合6周歲以下的小兒常見病的治療,如感冒、發燒、咳嗽、哮喘、腹瀉、便秘、厭食和發育遲緩等。
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很重要
對此,浙江省中山醫院小兒推拿科主任許麗副主任中醫師表示認同,「家長對小兒推拿手法要持科學態度。」
她分享了一位忠實病友的故事。這位媽媽在小孩兩周歲之後,就一直追著許醫師為寶寶做推拿,只要生病了都會來,漸漸地,她自己也學會了許多推拿手法。一次,孩子發起了高燒,最高燒到了40度。這位媽媽堅持在家裡做推拿,不肯去醫院,直到第二天燒還沒退才來找許醫師。
「下次如果高燒發到38.5攝氏度以上,就不能單純居家用推拿了,還是要根據情況去醫院及時就診。」許醫師採取了一些強力手段,才將這個孩子的不適減輕。
許麗表示,「小兒推拿很好,和打針吃藥相比,是『綠色無創』的治療手法,但也不是萬能的,疾病確診、疑難雜症還是要去看醫生的。」
像孩子發燒,小兒推拿的確可以幫助退熱,但仍需先明確病源,然後對症治療。如果是病毒性、細菌性呼吸道感染,還需配合其他治療。
「小兒推拿的功夫全在醫生手下,力道、分寸都有講究。」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兒童保健科沈賢新說,「小兒推拿的關鍵,在於推拿的頻率,專業的小兒推拿醫生,可以達到每分鐘200次,但是初學者很難達到這麼快的頻率。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部位和同樣的手法,專業的小兒推拿醫生與家長推拿效果會不一樣。」
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就很重要。街頭的小兒推拿店、按摩店,不需要衛生部門發證,一般通過勞動部門執業培訓或其他機構培訓便上崗,但只能做些推拿、按摩等輔助性保健,「如果這些按摩店打著『醫療』、『治療』等旗號,都不要相信,因為承諾治病的都是『非法行醫』」。
正規的中醫治療需要取得醫師資格,家長給孩子看病還是要到正規醫療機構去,畢竟人命關天。
來源:上虞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