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8大民俗活動,看看你知道幾個?

2020-12-10 國學叢談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漢族人民延續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午日節、端午、重五、艾節等等。

雖然名稱不盡相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大致還是相同的。在端午這天,一般有下面八大民俗:

一、賽龍舟

端午節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就是紀念屈原。

傳說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進汨羅江後,當地的老百姓聞訊後,大家就馬上划船過來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後,也都冒雨前來,爭相划船到洞庭湖上來。

為了寄託大家對屈原的哀思,此後就逐漸發展為龍舟競賽。

二、吃粽子

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傳說,和賽龍舟一樣,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後,被水中蛟龍所困,人們哀憫同情屈原,每到這一天的時候,就將五色絲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驅趕蛟龍。後來,粽子便成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端午節食品。

三、懸掛鍾馗像

在江淮地區,每到端午節,都有家家懸掛鍾馗像的習俗,用以鎮宅驅邪。

四、掛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節期間,民間還有在門口掛艾草、菖蒲、榕枝的習俗。

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針灸裡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把它插在門口,也可以使身體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視為百陽之氣,插在門口上,可以避邪;門口掛榕枝的寓意是使身體矯健,百病不生。

還有的地方是掛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五、戴長命縷,保佑安康

端午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戴長命縷,也稱續命縷、續命絲、長壽線、延年縷等。

長命縷一般用五種顏色的線搓成彩色線繩,或者做出各種形狀的小飾品,在端午節的那一天,掛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脖子上,據說可以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稱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裡面可以裝上各種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藥,還有茶葉、荷花等等,然後佩戴於胸前,香味撲鼻,還可以防病健身。

因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現在的香包做得越來越精緻,已經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七、飲雄黃酒,殺毒避邪

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也與屈原有關。

傳說屈原投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就紛紛往江裡拋入粽子。有一位老醫生,將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過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條蛟龍。人們於是就把蛟龍拖到岸邊,抽筋剝皮,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後用雄黃酒塗抹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孩子們能夠免受蟲、蛇的傷害。

八、採百藥,防禦疾病

採百藥,也叫「採百草」。農曆五月,正是天氣炎熱,疾病多發的季節,很多毒蛇害蟲都開始繁殖活躍起來,很容易給人帶來傷害。

於是,為了抵禦疾病,康健身體,人們在端午到來之時,就開始遍尋百草,採集藥材,然後將這些藥材用於飲食、沐浴、燻煙,或者當作門飾,以防禦各種疾病。

相關焦點

  • 廈門英文網組織端午節民俗活動
    6月7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廈門英文網協同官任社區組織轄內中外人士在「篔簹雅遊」上泛舟包粽子,現場邀請了酒店的資深廚師現場傳授包粽子手藝,參加活動的中外家庭都樂在其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 2013端午節是幾月幾日_端午節是幾號
    >2013端午節是幾月幾日_端午節是幾號2012-10-24 18:08:0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是幾號等相關知識。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端午節的民俗,你知道哪些?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裡,還有跟花花草草相關的,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推薦幾種跟端午節習俗相關的花花草草,感興趣的花友們跟著花花一塊來看看吧!1、簪榴花在古代的時候,很多女性都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在頭上帶石榴花,石榴花開花的顏色比較鮮豔,古時候覺得石榴花是非常裝扮人的。
  • 遊山玩水還是體驗民俗 端午節您去哪玩?
    如今,長春公園的鬱金香雖然已經過了盛花期,但這裡的活動卻接連不斷,7日,「回歸自然,擁抱春天」 主題活動就將在這裡舉行。盛夏來臨,氣溫逐漸升高,長白山卻依舊是涼風習習。端午節去長白山,不僅可以避暑賞景,池南區還將舉辦「迎端午,講故事」茶話會,長白山東參村也將舉辦慶端午節文藝演出活動。
  • 有民俗的旅遊,端午旅遊特色活動景區盤點
    粽情端午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這一天,諸多傳統習俗如吃粽子、飲雄黃、賽龍舟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端午三天小長假,全國景點活動精彩紛呈,想好去哪兒了嗎?既然是端午,玩得一定要與眾不同端午這幾個景區有特別民俗活動安排哦!同樣是去景區旅遊,來看看別人家的景區,玩得多野!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說到端午節,離不開屈原。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生。作為屈原的故鄉,端午比年大,有各種文化活動。那麼其端午節盛大到什麼程度呢?
  • 晉江端午節民俗活動「水上捉鴨」吸引來兩名外國人參加
    ­  端午節當天,晉江安海安平橋畔,人山人海,民俗活動「水上捉鴨」正式開始,在捉鴨勇士中,居然還有兩名外國人的身影。­  來自美國的Miguel Garcia是其中的一名。前不久,他在英語角教英語時,安海當地朋友一直推薦他去參加「水上捉鴨」民俗活動。­  「剛聽到這個項目,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因為我沒有參加過,感覺很新奇。」Miguel Garcia打趣地說,他想去「解救」被關在籠子裡的鴨子。­  端午節當天,儘管天下著瓢潑大雨,但Miguel Garci如期赴約。「鴨子,我來解救你啦!」
  • 關於七夕節的七個民俗活動,你知道幾個?
    傳說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牛郎和織女在天河相會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共結百年之後的時候,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活動,你知道幾個呢?一,乞巧活動。乞巧活動是七夕節最傳統的民俗活動。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織女能夠賜給自己技巧,讓自己也變得心靈手巧。
  • 端午節的起源及民俗活動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也是迄今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端午和屈原一開始的關係並不是如大家現在所熟知的那樣——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而最早提到端午源於屈原的文獻是在東漢時期。《藝文類聚》卷四引錄《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五月五日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
  • 端午節的由來,注意,民俗禁忌
    端午節將至,今天講一講民俗文化,端午作為民間四大節日之一自古對中國文化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端午在眾多節日中擁有最多的名稱,各地不同的叫法中,我知道的就有20多個比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午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
  • 寧安舉辦2018端午節民俗活動暨小朱家第四屆漁獵節
    本報18日訊(付文軍記者孫昊)17日~18日,2018端午節民俗活動暨小朱家第四屆漁獵節在寧安市渤海鎮小朱家村舉行。僅18日當天,就有3000餘名遊客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大家在賞美景、品美食的同時,近距離感受東北古老的民俗文化。
  • 你知道哪些有特色、有趣或傳統的端午節活動?一起漲知識
    下面是我所知道的一些特色活動。1,侗族貴州省侗族端午除與漢族相同以外,也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其中,以錦屏縣圭葉村的端午風俗猶為獨特。這個侗寨端午節,每家須年紀最大的長者來包粽子,且有「三不」原則,一不準任何動手,二不準數粽子的數目,三是煮熟後不能馬上吃,而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
  • 關於端午節,你一定要知道的四大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
  • 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嗎?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的節期,又稱正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龍節。節日起源端午節起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飛龍在天」。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傳承時多種民俗交錯混雜為一體,節日禮俗各不相同。
  • 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傳說為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而流傳至今,端午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個節日的活動說起來特別豐富,比如它還有端陽節、龍舟節的叫法。端午節到底有哪些好玩兒活動呢?
  •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時間:2020-06-25 0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 臘月民俗大全,你知道幾個?
    農曆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在古代農耕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祭祀的,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在商朝時期一年共有春夏秋冬四次大型的祭祀活動,又冬祀處於歲末和年初的交替階段,所以以冬祀最為盛大,而祭祀活動在那時被稱為「臘」,所以冬祀又被稱為「臘祭」,臘月由此得名。
  • 重溫傳統民俗 北京市屬公園端午節舉行36項主題遊園活動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池夢蕊)端午節素有登高順陽、賽龍舟、食粽子、掛艾草的傳統習俗,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北京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將圍繞「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主題,在端午小假期舉辦「泛舟端午、吟誦端午、傳統端午、綠色端午、創意端午」五大類、36項遊園活動,在歷史名園中打造沉浸式體驗,引導遊客市民傳承傳統文化,重溫傳統民俗。
  • 這些端午節的民風民俗、節慶美食,你都知道多少呢?
    #端午節端午節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且古老的節日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的端午節依然是民間非常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都會有非常隆重的節日慶典和各式各樣的節慶美食,不僅是慶祝端午節的一種方式,更是端午節民間風俗文化的一種傳承。
  • 薛家鎮端午節民俗活動嗨翻天
    為了推廣文化經典,弘揚誦讀風尚,日前,常州市薛家鎮人民政府在薛家臨平書院舉辦了「薛家吳聲儂,端午漢風盛」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國風民俗系列活動。記者了解到,該活動融匯傳統與現代,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同時兼顧了動腦與動手。既讓參加活動的學生感受了經典誦讀和常州方言的魅力,又展示了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