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天空烏雲密布,大坪醫院一間病房裡,瀰漫著濃濃的悲傷——有「獻血英雄」之稱的李如民因患肺癌,病情惡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已無法說話的他在紙條上寫下了自己最後的遺言:「我要回家,好想吃碗麵」。讓人感動的是,就在他抱憾而去後,依然還有很多好心人在不停地給他的家人發簡訊或打來電話,鼓勵「獻血英雄」挺住。正是靠著這個「獻血英雄」的「熊貓血」,35年來,很多人獲得了新生。
「獻血英雄」遺憾離世
「我沒有救活他,我沒有救活他。」昨日下午3點,記者在大坪醫院見到李如民的妹妹時,眼淚止不住往下掉的她口中還在如此念叨著,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她一時無法接受。
「醫生說等兩天就可以取呼吸機了。」李如民的姐姐李如榮呆呆地坐在房間一角的板凳上,神情木訥,眼圈泛紅。她說,弟弟前幾天的精神狀況已明顯好轉,但沒想到最近兩天病情急劇惡化,說走就走了。
說著說著,李如榮再度泣不成聲。她說,弟弟去年5月被查出患有肺癌(早期)。在醫院做完手術,去年10月出院後,愛唱紅歌的李如民常常參加各種演出,身體和精神狀況也很好。今年5月,弟弟因為淋了雨,他覺得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到大坪醫院檢查,發現以前患肺癌的原位又有了陰影。9月19日,李如民被診斷為放射性肺炎,身體狀況隨之每況愈下。一個月後,李如民被轉入重症監護室進行治療。
今年剛滿60歲的李如民曾就職於燃氣集團沙坪垻區分公司,血型屬於罕見的RH陰性血。因為這種血型的人非常少,所以被譽為「熊貓血」。李如榮說,弟弟把RH陰性血求助電話視為「血液110」。在他眼裡,獻血就是救命。
經常主動去獻「熊貓血」
「1989年,兒童醫院的一名孩子等待『熊貓血』救命,弟弟李如民聽說後,毫不猶豫地就獻了300毫升。」昨天,李如榮翻出一疊泛黃的報紙說,2000年10月,一位四川大竹的軍嫂在西南醫院動手術,急需O型RH陰性血,全城搜尋都沒有找到這種救命血。最後,李如民無意中得知後,打車趕到醫院獻了400毫升。
市血液中心負責人稱,自市血液中心1999年建庫後,李如民曾多次前來獻血,最近的一次記錄是在2003年11月。
原來,2003年11月11日晚,西彭洋河新區10棟的敖女士和看報的牟女士正在閒聊,被一個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連捅11刀。牟女士被緊急送到了西鋁醫院,因失血過多生命垂危。誰知她的血型正好是「熊貓血」,而血液中心只找到了兩袋血,遠遠不夠。當時全城媒體為她求援,李如民在報上看到這一消息後,立即趕往市血液中心獻血400毫升。牟女士在救命血的幫助下,轉危為安……
「他究竟獻過多少血,我們沒有統計,他自己也沒有記錄,反正一得知有人急需『熊貓血』時,他都會主動去獻血。」李如榮說,弟弟是一個認真、低調、樂於助人的人,被人尊稱為「獻血英雄」。
全城行動拯救「獻血英雄」
「從1975年開始獻血,弟弟救過很多人,善有善報,在他住院期間,也有很多好心人關心著他。」李如榮說,就在弟弟去世前的幾個小時,25歲的江北小夥熊一了解到這位「獻血英雄」急需「熊貓血」救命時,便立即趕到市血液中心獻血。
「我是在QQ群裡得到消息的。」和李如民擁有同樣血型的熊一是第一次獻血救人,心裡有些激動。他告訴記者,網上有一個QQ群,集合了重慶所有「熊貓血」志願者,一旦有人急需「熊貓血」,大夥就會無償趕去幫忙。
「我在群裡算資歷最淺的人了,之前還沒有獻血救過人,一直都在等著用血消息。」前晚,熊一得知自己的血型和李如民匹配,當即就聯繫了對方親屬。昨日下午2點,熊一緊急趕到市血液中心獻血,並和其他「熊貓血」朋友積極聯繫,拯救這位「英雄大哥」。但令熊一難過的是,他的「熊貓血」還沒有輸入李如民體內,昨日下午3點就傳來李如民病故的噩耗。
李如榮告訴記者,10月22日,弟弟因病危住進重症監護室,血液和口痰分別查出希木龍假絲酵母菌和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一位朋友在美國幫忙購買了一種很有效的新藥——替加環素。「這個藥比較有效,但運送過程十分曲折。」李如榮說,先要託人送到加拿大,再經加拿大帶回香港,再從香港帶回內地。而這位素不相識的朋友,為了帶回這種藥,默默地奉獻著,一如弟弟以前那樣獻血救人。
「直到昨天晚上,還有陌生人給我們打來電話,鼓勵他,為他祈福。」李如榮感動地說,弟弟前一段時間曾經需要輸血,不少志願者毫不遲疑地趕到血液中心,伸出胳膊,爭著為弟弟獻血。還有不少人留下電話,「李老師要輸血,隨時給我打電話。」
據了解,李如民住院期間,他的病情還牽動著我市多個部門領導的心。市衛生局等單位的領導曾表示,要組織市內專家會診分析。大坪醫院領導也多次前往病房看望,並安排了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全力救治。 本版稿件由記者 蔡力 廖嫻雅 李雙全 採寫
各方評價
朋友眼中的李如民:
工作認真 樂於助人
「去年,李如民被查出患肺癌(早期),在接受完正常的放化療手術後,他還一直在單位上堅持工作,直到今年4月才退休。」和他相識30年的朋友劉忠祥說,李如民是一個坦率、耿直的兄弟夥,他對生活和工作都很認真,樂於助人,不管是哪個朋友有困難,他都願意幫助。
醫生眼中的李如民:
城市英雄精神永存
「所有的獻血行為,都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市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如民曾多次獻血。如今,一個城市英雄走了,但他留下的奉獻精神卻必將永存。
獻血志願者眼中的李如民:
我讀懂了「溫暖」的含義
「李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讓我讀懂了『溫暖』的含義,他在溫暖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溫暖他。」「熊貓血」獻血志願者熊一說,自己的血液還沒來得及輸到李如民老師體內,他就抱憾而去,自己感到很傷心。雖然李老師過世了,但他希望其他獻血者都能積極加入獻血行列,用自己的血液去拯救那些需要幫助的生命。
患者眼中的李如民:
感謝這些好心人無私奉獻
「我們沒有給當年弟弟曾經救過的那些患者聯繫。」昨日,李如榮告訴記者,她手裡有當年弟弟救助過的那位軍嫂陳中萍的住址和家庭電話。隨後記者試圖與對方聯繫,但由於時隔多年,電話號碼發生變化,最終沒能聯繫上。在重醫附一院接受輸血的患者劉女士得知,她雖然不是輸的「熊貓血」,也不是「獻血英雄」李如民的直接受益者,但作為患者能夠得到好心人無私幫助,同樣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