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全國著名的小吃街,看看這裡面有沒有你心儀的地區吧。
1|西安回民小吃街
西安回民小吃街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來西安必去的地方。這裡的美食具有濃鬱的西北風情,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簡直就是吃貨聖地。
西安具有濃鬱的西北風情,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陝西名吃。
在西安城內經營羊肉泡饃的餐館很多,幾乎每一條大街上都會有幾家專門的羊肉泡饃館,其中最有名的無疑是老孫家羊肉泡饃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饃館、西關牛羊肉泡饃館、鐵志明(賣牛羊肉)等也久有盛名。
西安坊上人擅長小吃製作,且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甜鹹辣葷素搭配,品種眾多。牛羊肉泡饃、臘牛羊肉、燴羊雜、粉蒸羊肉、蜂蜜涼粽子、盛氏釀皮、羊肉餅、八寶甜稀飯、糊辣湯、涼皮、米皮、擀麵皮、羊肉水餃、韭餅、酸湯水餃、灌湯包子、牛肉拉麵、鏡糕、甑糕、羊肉臊子餄、黃桂柿子餅、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燒餅、蔥油餅等數百種小吃應有盡有。
灌湯包子:
灌湯包子主料選用牛羊肉和肋條肉,用羊骨頭熬成的湯和調料湯打肉。蒸熟後具有「皮薄如紙,餡嫩含湯、調料香濃」的特點。
牛羊肉泡饃:
講究用手掰,進了泡饃館,要上兩、三個饃,洗淨手,找個地方坐下細細掰。說是饃,其實是半發麵餅,每個二兩,用白面和好烙的半熟。把陝西著名的大老碗放在膝上,餅先分成幾塊,再慢慢掐成小指甲蓋大小的碎塊。掰好之後用手在裡面抓揉上幾下,讓附著在碎塊之上的粉末散落下來,這樣煮出的饃才會汁濃味厚。
西安鏡糕:
陝西的傳統小吃,以糯米為原料蒸製而成的形狀似圓鏡的糕。經營鏡糕者多系攤擔叫賣。清朝有詩云:「柳蔭槐下清晝長,鏡糕擔子亦生香」的詩句。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裡,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
金線油塔:
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而得名。食時輔以蔥白、甜麵醬、並與杏仁甜漿配合,別具風味。
酸梅湯:
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在回民街裡面很多家都有賣的,而且多為店主自己買的梅子直接熬製的。
甑糕:
又名水晶龍鳳糕,以糯米、紅棗為原料,相間疊放,鋪三四層。用大、小火蒸熟。色澤鮮豔、紅白相間、粘甜味美。是關中地區的傳統早點食品,以糯米和紅棗為原料製成的一種甜糕。
2|福建廈門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是廈門的老牌商業街,人流量大,商品種類豐富,人氣旺盛,人們一提到廈門,除了鼓浪嶼,大多就是中山路了,就像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中山路代表了老廈門的繁華,富有時代韻律。到這裡可享受豐富的物質世界,領略廈門老城風採。
中山路是廈門現已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蹟。南洋騎樓建築、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滿目的各色閩臺特色小吃和迴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中山路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涉臺文物古蹟1處,歷史遺址、古蹟10餘處,還有南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6月,廈門中山路成功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
燒肉粽:
燒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傳統名吃,起源於福建泉州。節日食俗。燒肉粽在福建許多地區均有製作。燒肉粽歷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等特點。
燒肉粽的發展,特點在於一個「燒」字,也就是非趁熱吃不可。加料燒肉粽裡有板慄、紅燒肉、蝦幹、香菇、乾貝、花生、蓮子、滷蛋等等,肉粽的米是糯米,事先炒過了,包好後的粽子要等開水煮沸時才下鍋燒,煮好後撥開棕衣,香氣撲鼻,粽子色澤紅黃閃亮,味道香甜,油潤不膩。
肉粽以香菇、蝦米、芋頭粒、慄子、豬肉(或雞肉)、糯米 等為原料。製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乾,拌上滷湯、蔥頭油,放在鍋裡炒得又幹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慄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甜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燒肉粽是閩南的傳統風味小吃,其選料講究,配料多樣,製作精細,歷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以獨有的風味,享譽海內外。端午節時閩南家家戶戶備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節吃肉粽、賽龍舟是閩南傳統的風俗。 精選上等的糯米,經過泡洗、 加熱翻炒三分熟後,加上分量十足的材料(山珍海味),用棕葉包裹再放到水裡用大火煮上一個小時。
燒仙草:
燒仙草是福建閩西南地區的傳統特色飲品,其中在國內正宗的古早做法有用草直接燒煮的,而其他有用仙草粉,仙草液製作。燒仙草除了流行福建臺灣之外,並風靡於日本和東南亞地區。
在夏天,一碗冰冰涼涼的燒仙草,能將五臟六腑的悶熱血氣都清除的一乾二淨,它是炎熱消暑的聖品。
在冬天,熱騰騰的燒仙草也是讓食用者感到溫心的甜點,食用時再加入已預先炒熟或煮熟之去皮花生、細粉圓、花豆、綠豆、紅豆等材料,加糖攪拌後食用即可。
燒仙草有清涼降火,美容養顏的功效,受當下消費者的青睞。
宮廷月亮蝦餅:
心動不如行動,拿起小叉子叉起一塊宮廷月亮蝦餅就往嘴裡送,牙齒咬下時的滿足感、外酥裡嫩的技術感、生猛鮮蝦與香甜馬蹄的融合感以及各種佐料的跳動感,這種感覺一直霸佔著味蕾,讓人完全停不下來,只想吃到海枯石爛。還有「二號首長」——爆漿起司蝦餅,與招牌蝦餅不同的是它裡面填進了許多美味的芝士,那虯結的芝士就像瀑布一樣,吃進嘴裡時濃鬱的滿足感如此霸道熱烈,一個詞:鮮香奪人!在體驗了前兩顆深水味蕾炸彈後,「三號臺柱」——秘制醬爆魷魚也同樣讓人期待,秘制醬料醃製的魷魚在經過店家獨特的加工後,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啊!一旁的顧客不時吧唧著嘴發出:「贊!贊!贊!」的讚嘆。
芒果酸奶:
芒果酸奶是在原味的酸奶裡加入了新鮮的芒果肉丁,味道比原味的酸奶多了水果的清香口感更好,味道更鮮。同樣做法還可以做草莓酸奶、獼猴桃酸奶、黃桃酸奶等。
葉氏麻餈:
鼓浪嶼龍頭路的三岔口有一種不可錯過的小吃「葉氏麻餈」,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大多數人看來,百年的發展仍停留在一個小攤車似乎不可思議,但小本生意就一直這麼經營了下來。攤主拉出攤車下面的抽屜,取出糯米餈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揉成團,滾上一層黑芝麻粉,一份「麻餈」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好吃得很。一元錢,就讓海島上往來的遊客有了一個香甜的回憶。
土筍凍:
土筍凍,發源於福建泉州,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要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食用時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
結語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裡啦!感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