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五年來審判省部級以上"老虎"101人

2021-01-07 央視網
最高人民法院:五年來審判省部級以上"老虎"101人

原標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9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周強提到今年工作建議時表示,將嚴厲打擊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犯罪活動,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嚴懲涉槍涉爆、黃賭毒、傳銷拐賣等犯罪。依法懲治職務犯罪,嚴懲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犯罪,推動司法審判與國家監察有機銜接。依法懲治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犯罪。此外,周強還對過去五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

  打虎拍蠅

  白恩培案首次適用終身監禁

  「貪汙賄賂」是兩高報告共同的詞彙。最高法院院長周強表示,堅持「打虎拍蠅」不放鬆,對腐敗犯罪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健全職務犯罪案件審判機制,嚴厲打擊和震懾腐敗分子。

  他表示,五年來會同最高檢制定辦理貪汙賄賂案件司法解釋,審結貪汙賄賂等案件19.5萬件、26.3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省部級以上幹部101人,廳局級幹部810人。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上述數字都是判決已經生效的,不包括檢察機關正在查辦、還沒有移送法院的,也不包括法院正在審理的。

  依法審理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在白恩培案中首次依法適用終身監禁。

  根據周強報告,五年來依法懲治行賄犯罪,共判處罪犯1.3萬人。他說,依法審理貪汙扶貧款、農資補貼等犯罪案件,嚴懲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依法審理任潤厚等案件,決不讓腐敗分子在經濟上得到好處。

  「我們還依法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加大追逃追贓工作力度。有些職務犯罪案件,被告人已經死亡,對於他的犯罪所得,我們仍然要依法進行沒收、追繳,比如任潤厚案。」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說。

  此外,還依法審理「紅通1號」楊秀珠等案件,決不讓腐敗分子逃脫正義的審判。

  在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工作方面,周強說,制定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司法解釋,會同有關部門建成統一的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依法公開公正審理相關案件,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

  「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進行全面核查,決定收監執行6470人,決不允許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權,決不允許對任何人法外開恩。」

  錯案糾正

  再審改判刑事案件6747件

  「堅決糾正和防範冤假錯案」也是兩高報告中的共同話題。

  周強表示,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對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再審改判刑事案件6747件。「其中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重大冤錯案件39件78人,並依法予以國家賠償,讓正義最終得以實現,以糾正錯案推動法治進步。」

  周強說,深刻汲取教訓,出臺防範刑事冤假錯案指導意見,落實罪刑法定、證據裁判、疑罪從無等原則,對2943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1931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

  「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產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周強表示。

  他表示,出臺加強產權司法保護17條意見,依法審理各類涉產權案件,從嚴懲治損害企業家、創業者合法權益和強買強賣、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再審3起重大涉產權案件,其中直接提審張文中案、顧雛軍案。

  出臺改善營商環境、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等意見,制定保障企業家創新創業10條具體措施,發布10個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典型案例,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自由和財產權利,著力營造保護企業家幹事創業的法治環境。

  經濟金融

  審結徐玉玉案等案件1.1萬件

  嚴懲電信網絡犯罪也是重點之一。周強在作報告時提到,會同有關部門出臺辦理網絡犯罪案件的意見,依法懲治網上造謠、傳播淫穢物品等犯罪,依法審理「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等案件,淨化網絡空間,決不讓網絡成為法外之地。

  他說,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會同公安部等部門出臺適用法律意見,審結徐玉玉被詐騙等案件1.1萬件。「出臺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司法解釋,嚴懲洩露個人信息、非法買賣信息等犯罪行為,維護公民信息安全。」

  此外,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汙染環境犯罪。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懲治力度,各級法院審結相關案件4.2萬件,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權和「舌尖上的安全」。制定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依法從嚴懲治汙染環境犯罪,審結相關案件8.8萬件。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也被寫入兩高報告。周強表示,出臺加強金融審判工作意見,審結借款、保險、證券等案件503萬件,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審結全國首例證券支持訴訟等案件,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他說,審結民間借貸案件705.9萬件,審結網際網路金融案件15.2萬件。

  「嚴懲非法集資、內幕交易等金融犯罪,北京等法院審結『e租寶』非法集資案,山東法院審結徐翔等人操縱證券市場案,切實維護金融安全。」

  正風肅紀

  問責1762名履職不力法院幹部

  周強提到,嚴懲嚴重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犯罪。

  他說,制定辦理盜竊、敲詐勒索、搶奪、搶劫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審結相關案件131.5萬件,判處罪犯153.8萬人。

  「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依法審結劉漢、劉維等3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案件。」嚴懲重大責任事故、危險駕駛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審結相關案件127.1萬件。積極參與禁毒鬥爭,審結毒品犯罪案件57.1萬件。

  「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周強說。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各級法院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幹警1011人,對1762名履職不力的法院領導幹部嚴肅問責。

  嚴格執行司法巡查、審務督察、防止幹預過問案件「兩個規定」等制度,持續改進司法作風,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加強警示教育,從奚曉明等違紀違法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訓。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最高人民法院查處本院違紀違法幹警53人,各級法院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違紀違法幹警3338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31人。

  權益保護

  審結拐賣婦女兒童案件4685件

  周強表示,嚴懲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最高法的報告提到,加大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力度,堅決懲治針對婦女兒童的暴力、虐待、性侵害行為,審結相關案件13.1萬件。

  制定審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司法解釋,對偷盜嬰幼兒等行為依法從嚴懲處,審結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4685件。會同教育部等出臺防治校園欺凌的意見,積極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推進平安校園建設。

  全面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154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築起「隔離牆」,切實維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

  最高法的報告中提到,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3139.7萬件,同比上升54.1%。制定關於勞動爭議、食品藥品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司法解釋,審結相關案件232.5萬件。

  「明確工傷認定標準,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周強說,依法懲處惡意欠薪行為,為農民工追回「血汗錢」294.4億元。妥善審理涉及承包地「三權分置」、徵地補償等案件126.1萬件,促進農村改革發展。

  此外,還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依法懲治暴力傷醫犯罪,保護患者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會同有關部門發布辦理傳銷案件等意見,審結傳銷、非法經營等經濟犯罪案件28.2萬件,維護良好市場經濟秩序。

  英雄形象

  審理「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系列案件

  周強表示,出臺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司法解釋,明確醫院實施緊急救治免責的具體情形,為醫生救死扶傷提供司法保障。

  此外,還依法審理侵犯「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系列案件,堅決維護英雄形象。依法審理「醫生電梯內勸阻吸菸案」「朱振彪追趕交通肇事逃逸者案」,讓維護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為受到鼓勵,讓見義勇為者敢為,以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引領社會風尚。

  「五年來,人民法院審理了一系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案件,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引領示範作用,傳播法治正能量。比如以往報告中提到的首例『斑馬線罰款案』、首例姓名權行政案件、邱少雲親屬提起的人格權糾紛案等案件,樹立行為規則,維護英雄形象。」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說。

  破解「執行難」

  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9824人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2016年3月,最高法在全國法院部署「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制定工作綱要和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周強說,最高法與公安部、銀監會等十多個單位建立網絡執行查控系統,通過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手段查控被執行人及其財產,共查詢案件3910萬件次,凍結款項2020.7億元,極大提高了執行效率。

  「建立全國統一的網絡司法拍賣平臺,2017年3月上線以來,共進行網絡拍賣36.9萬次,成交額2545.3億元,溢價率52%,為當事人節省佣金78億元,在高風險的司法拍賣領域實現違紀違法零投訴。」

  周強透露,全國法院累計公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996.1萬人次,限制1014.8萬人次購買機票,限制391.2萬人次乘坐動車和高鐵,221.5萬人懾於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加大對抗拒執行行為懲治力度,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9824人。本版文/本報記者 孟亞旭 供圖/視覺中國

  觀察

  最高法報告附件有24個二維碼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最高法院工作報告全文23頁12800多字,全文共有130餘處數字,引用了30多個案例,做到「用數據說話、以案例說法」。

  據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透露,1月至2月,起草組分別徵求了有關領導、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特邀諮詢員、各高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各部門的意見。各方面的修改意見匯聚到起草組,起草組經過37次較大修改,報告方才定稿。

  「附件圖表和二維碼多」也是報告的一大亮點。「限於報告正文的篇幅,很多工作無法一一展現。因此,今年我們加大了對報告附件的投入力度。」據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透露,周強要求起草組「像撰寫科學論文一樣製作附件」。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報告在附件中共嵌入了24個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連接包括報告動態解讀的摺紙動畫、H5動畫、重大司法改革任務落實情況、代表委員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各類微視頻和智慧法院軟體、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歷年工作報告、2018年工作要點等大量信息資源,極大拓展了報告的內容,形成報告正文與附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布局。

  「這樣做,就是為了向代表、委員呈現360度的人民法院工作全景展示,讓大家產生更全面、更直觀的感受,便於更好地審議和討論報告。」上述負責人表示。

  案例

  「紅通1號」楊秀珠案

  楊秀珠系我國公布的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大腐敗案件涉案人員紅色通緝令的1號人物,曾擔任溫州鐵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州市市長助理、副市長、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任職期間,楊秀珠侵吞公款1904.5萬元,收受財物折合人民幣735.4萬元,於2003年4月潛逃出境,先後逃往6個國家,歷經13年,多次申請政治避難。經我國反腐敗追逃追贓職能部門開展大量工作,其於2016年11月選擇無條件回國投案。2017年10月13日,浙江杭州中院以貪汙罪和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楊秀珠有期徒刑8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0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2600餘萬元。

  醫生電梯勸阻吸菸案

  2017年5月2日,段某某因在小區電梯內吸菸,被身為醫生的鄰居楊某勸阻,二人發生言語爭執,之後段某某猝死。段某某之妻田某某遂向鄭州金水區法院起訴請求楊某賠償40餘萬元。法院一審判決楊某向田某某補償1.5萬元。一審宣判後,田某某向鄭州中院提起上訴,楊某未上訴。2018年1月23日,鄭州中院作出二審判決,認為勸阻電梯內吸菸的行為合法、正當,符合公序良俗,是自覺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鼓勵;楊某的行為方式理性、平和,並無不當,與段某某的死亡結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係,不應承擔任何民事責任,故撤銷一審判決,駁回田某某的訴訟請求。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雙語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9日下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Xinhua/Wang Ye)以下是報告的雙語摘要:2013-2017年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82383件,審結79692件,分別比前五年上升60.6%和58.8%。
  • ...人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
    2014年8月1日,「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上線試運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審判流程信息公開暫行辦法》印發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審判流程信息,包括案件基本情況、審判組織情況、案件進展情況、以及起訴狀、答辯狀、庭審記錄、裁判文書等實體材料,即日起依託網上辦案平臺實現自動、同步向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公開。11月13日,該網站正式開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法釋〔2018〕7號,以下簡稱《規定》)已於2018年2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審議通過。  審判流程信息公開是人民法院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深化司法公開的各項部署、進一步嚴格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公開審判職責的重要舉措,是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施前行政審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施前行政審判試點工作中幾個問題的答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行政訴訟法實施前行政審判試點工作幾個問題的緊急請示》收悉。  三、試點單位對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罰款金額和第六十五條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及治安行政案件的裁判方式不能進行試點外,其他均可以按照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判。按照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所處的罰款的金額,仍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七十八條的規定執行。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判決並已發生法律效力的614323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包括死緩)的265293人,佔總數的43.18%,比上年上升2.84個百分點;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338347人;免予刑事處分的8535人;宣告無罪的2148人。
  • 最高法:人民法院應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
    最高法:人民法院應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 2018-03-16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最高法近日印發關於人民法院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指出,人民法院審判刑事、民事、行政、國家賠償案件的流程信息,應當通過網際網路向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公開。  規定明確,人民法院審判具有重大社會影響案件的流程信息,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或者其他方式向公眾公開。
  • ...讓巡迴審判在祖國邊境落地生根——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
    【中院動態】讓巡迴審判在祖國邊境落地生根——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巡迴審判點在文山中院掛牌 2019-12-19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附全文)
    維護未成年人權益,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積極參與國家治理、有效回應社會關切的必然要求。  2.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工作需要,在機構數量限額內設立專門審判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不具備單獨設立未成年人案件審判機構條件的法院,應當指定專門的合議庭、審判團隊或者法官審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  6.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且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周歲的刑事案件,應當由少年法庭審理。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19年上半年審判執行工作數據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19年上半年審判執行工作數據 2019-08-0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在六盤水開展巡迴區法院行政審判工作...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在六盤水市開展巡迴區法院行政審判工作集中調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黃永維出席調研並點評指導,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分黨組成員、副庭長魏文超、汪國獻分別主持。六盤水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政法委書記張謙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霞分别致辭。
  •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2019年度司法應用報告
    [13](三)應用案例的應用情況分析1.應用主體(1)應用主體七成以上為上訴人、法官及原告,新增抗訴機關及賠償請求人應用在審判實踐中,應用指導性案例的主體非常廣泛,包括法官、原告、被告、公訴人、辯護人、上訴人、被上訴人、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等。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12日上午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司法解釋,依法審理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在審判白恩培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中首次適用終身監禁,強化對腐敗犯罪高壓態勢。各級法院審結貪汙賄賂等案件4.5萬件6.3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省部級以上幹部35人,廳局級幹部240人。加大對行賄犯罪懲治力度,判處罪犯2862人。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刑事抗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刑事抗訴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1年4
  • 《人民法院報》:最高法一巡召開民商事審判工作座談會
    本報訊 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在湖南郴州召開巡迴區民商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總結2019年以來巡迴區民商事審判工作情況,研討交流巡迴區民商事案件審判中的法律統一適用問題。會議通報了2019年以來巡迴區民商事案件審理情況。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省(區)高級人民法院分管民商事審判工作的負責人介紹了各自轄區法院2019年以來民商事審判工作情況。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在六盤水開展巡迴區法院行政審判工作集中調研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在六盤水市開展巡迴區法院行政審判工作集中調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黃永維出席調研並點評指導,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分黨組成員、副庭長魏文超、汪國獻分別主持。六盤水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政法委書記張謙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霞分别致辭。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第五巡迴法庭部分行政審判主審法官及巡迴區各高院分管院領導、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六盤水中院院長等參加調研。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 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
    馬增科 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次會議安排,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報告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請審議。近年來,民事案件佔到人民法院訴訟案件總量的85%以上,是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民事審判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案件增長快。民事一審新收案件從2013年的778.2萬件增長到2019年的1385.2萬件,年均增長10.1%,這既是我國經濟活躍的反映,也是全球民商事案件的普遍趨勢。
  • 最高人民法院人事變動!(2020.12.26)
    、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二、免去裴顯鼎的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第一巡迴法庭庭長、審判員職務。  三、任命韓維中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職務。  四、任命郃中林為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副庭長,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職務。  五、免去顏茂昆的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審判員職務。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在線訴訟將成為法院審判新常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5月27日下午,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主辦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系列解讀全媒體直播訪談第四場,專訪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劉崢,圍繞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進行了深度解讀並回答網友提問。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 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
    我國民事法律制度建設一直秉持「民商合一」的傳統,在2000年人民法院建立大民事審判格局後,民事審判與刑事、行政審判構成審判工作三大主幹。近年來,民事案件佔到人民法院訴訟案件總量的85%以上,是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民事審判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案件增長快。
  • 基層人民法院家事審判疑難問題研究
    在審判實務中,還有些當事人或並未辦理結婚登記,有些人或結婚證丟失,特別是婚姻登記機關以前管理混亂,人民法院對事實婚姻的認知存在差異。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