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美國人中國人越來越自戀 民族自戀影響國際關係

2020-12-14 觀察者網

關於「心理所揭示民族自戀的兩個維度及其國際關係中的預測作用」的一篇論文近期發表於PsyCh Journal上,文章稱,研究發現,美國人和中國人正變得越來越自戀,尤其是在民族自戀這個方面,研究在驗證民族自戀內部維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民族自戀的兩個維度對他國的國家態度、國民態度及政策的不同預測能力。

越來越自戀的美國人和中國人?

以下為文章內容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美國人正在變得越來越自戀。無獨有偶,在歷來崇尚謙虛的中國,有研究表明今天的中國人也有越來越自戀的傾向。近來更有研究表明,自戀不僅會發生在個體層面,對於一個集體,同樣會表現出自戀,即對於自己所屬的群體所擁有的過高、不切實際的評價或感覺。比如:當今世界的美國就有非常明顯的自戀傾向,惟美國獨尊。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工程心理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蔡華儉的研究組首次提出民族自戀(national narcissism)的概念,並把民族自戀分為兩個維度:民族自大(national grandiosity)和民族特權(national entitlement)。前者指對自己的民族(或國家)所擁有的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評價;後者認為自己的民族(國家)在國際關係中應該擁有過多的、過分的特權。前者涉及如何看自己的民族,後者涉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或國家和其他的民族或國家的關係。基於此,蔡華儉研究員等在中國和美國各開展了一項研究,在驗證民族自戀內部維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民族自戀的兩個維度對他國的國家態度、國民態度及政策的不同預測能力。

研究一通過網絡調查了279名美國人,年齡跨度為13-66歲。所有的被試在網上完成了系列問卷,其中預測變量部分包括:個體自戀(individual narcissism)、民族自戀、集體自尊(collective narcissism)、民族特權(national entitlement)、民族自大(national grandiosity)、社會優越取向(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右翼權威主義(Right Wing Authoritarianism);結果變量包括:對中國人的偏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對中國的政策取向。結果發現,在諸多預測變量中,民族自戀是唯一具有獨特預測力的變量,能夠預測所有的三個結果變量;更有意思的是,民族自戀的兩個維度有著不同的預測力:民族自大能夠預測對中國人的態度而不能預測對中國政府的態度,民族特權能夠預測對中國政府的態度而不能預測對中國人的態度,儘管兩個維度都可以預測對中國的政策取向。

研究二通過網絡調查了436名中國人,年齡跨度為11至66歲。預測變量減少了不適合中國人的右翼權威主義量表和社會優越取向量表,結果變量增加了對美國產品購買意向的測量。結果發現,民族自戀對所有的結果變量都具有獨特的預測力,而個體自戀和民族自尊則不具有獨特的預測力;更有趣的是,民族特權也對所有的結果變量都具有獨特的預測力,而民族自大雖然也能預測對美國政府的態度、對美國的政策取向、對美國產品的購買意向,但是卻不能預測對美國人的態度。該研究不僅基本重複了研究一的結果,還新發現了民族自戀對消費意向的預測力。

總起來,兩個研究一致地表明了民族自戀在國際關係中的獨特預測力,也表明了對民族自戀兩個維度進行區分的合理性。鑑於現有的國際關係研究中還沒有探討民族自戀的重要作用,未來相關領域應該加大對民族自戀的研究。

民族自戀分為兩個維度:民族自大和民族特權

相關焦點

  • 休斯頓大學:研究顯示色情片看得越多的人越自戀
    科學有的時候也會對人們的猜測給出一個定論:一份最新研究顯示,有自戀傾向的人看片數量比其它人更多,並且一個人在網上看色情作品數量越多,越容易產生自戀感。休斯頓大學清湖分校的研究人員們進行了一項實驗,測試者中大多數為18-61歲的異性戀女性,所有參與者需要完成一份40道題目的測試卷,通過最後的成績,對參與者的自戀程度進行評定。研究人員發現,測試者在自戀數值上的得分越高,越可能看過在線Porn。如果將來自男性的回答排除不算,結論依然如此。在這項研究和之前積分研究中,男性觀看porn的量都要大於女性。
  • 自戀流行病
    如今,電視中越來越多的錐子臉和網絡上無處不在的「蛇精病」已經讓大家的心臟變得更加強大。人們往往一邊感慨人類的虛榮心和自戀如此瘋狂,一邊給各種PS過的圖片點讚,或者用「美圖秀秀」把自己、寵物、美食、風景變得更好看一點。
  • 劍橋巴帕沃斯醫院:研究顯示「夜貓子」更自戀
    現代社會中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型人可能不在少數,但你是否想過這種生活方式對你個性會產生影響?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睡眠型態不僅關乎健康和生產力,甚至會影響到人的個性,晚睡的夜貓子比一般人更可能顯露「黑暗」的人格特質,包括自戀和不誠實。據臺灣「中央社」8月13日援引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偏好在早晨或傍晚起床,是個人的睡眠型態,這會影響我們的腰圍、生產力、耐痛程度甚至是患癌風險,甚至還會影響到人的個性。
  • 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引發熱議:自戀型人格更容易當上老闆?
    這篇名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文章,總結了董明珠自戀的三大表現行為:渴望支配性權利、採取冒險決策、固執已見。還分析稱,這種自戀人格導致了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格力電器至今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 董明珠什麼時候開始跟「自戀」扯上關係了?這方面,購買過格力手機的用戶比較有發言權。
  • 美國調查:如今大學生更加自戀
    美國五位心理學家所做的一項最新綜合研究表明,如今的大學生比過去的大學生更加自戀、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較嚴重。心理學家擔心,這一趨勢會對人際關係和美國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瓊·特溫吉說:「我們不能總是對孩子們說『你很特別』之類的話,這會讓他們自我感覺太好,現在的孩子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已經很嚴重了。」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 -1.47, -2.15%)為例,論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主要表現為:1)董事會   原標題: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引起熱議,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66.930,
  • 社交媒體讓人更自戀_全媒派_騰訊新聞
    除此之外,來自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1年的一篇文章指出,使用Facebook的青少年往往比同齡人顯示出更明顯的自戀傾向。而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ResearchGATE上一篇論文,也表明,Facebook愈發走高的使用就可以解釋為何在如今的成人世界中,自戀人數也持續增加。
  • 自戀人格
    古屋的倒影無需過多描述,因為它和古屋一模一樣;同樣,作為哥哥的一個倒影,一個映像,瑪德琳的外貌也無須多加著墨。 羅得瑞克深愛自己的妹妹,即另一個自我,這正與古希臘神話中那個因戀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憔悴死去的美少年納西斯的表現如出一轍,是一種自戀行為。實際上,與其說羅得瑞克因為愛上另一個自我而表現為自戀,不如說是他極度自戀的病態心理導致他愛上妹妹。
  • 自戀與成功 | 每周新書
    有一項研究要求參與者回答150個問題,其中有30個問題是編造出來的。結果發現,自戀的人是過度宣稱者中的冠軍——他們實在太聰明了,連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都知道。 自戀的人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因為他們非常自信自己是對的,相信一切都會順風順水。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自戀者在牛市投資中會取得成功,他們的過度自信和敢於承擔風險可以得到回報。
  • 父母如何把孩子變成病態自戀的年輕人
    要想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每個人都需要能夠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這也需要適應性的自戀,以避免過度依賴和極端獨立。缺乏健康自戀的夫妻會陷入重複的、痛苦的、假裝親密的模式和破壞性相互攻擊的循環。沒有足夠安全的自戀,關係健全是不可能的。
  • 常常照鏡子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到底是什麼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標準,一般認為其特徵主要如下:1.對批評的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儘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2.喜歡指使他人,要他人為自己服務。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辭,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 從知網「消失」了
    近日,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01董明珠成了論文研究對象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上述論文系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陳舒心的碩士學位論文,提交日期為2020年1月,指導老師為謝詩蕾。11月19日,中新經緯記者搜索中國知網等網站,已無法找到上述論文。在中國知網輸入論文名稱點擊搜索後,相關頁面顯示「抱歉,暫無數據,可嘗試更換檢索詞」。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從知網「消失」了
    「格力電器CEO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該公司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近日,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
  • 自戀型領導者如何感染企業文化
    伯克利哈斯商學院(Berkeley Haas)的教授詹妮弗·查特曼(Jennifer Chatman)和同事合著的新論文不僅顯示了自戀型領導者對組織的深遠影響,而且揭示了組織關係長期遭受的破壞。研究人員發現,自戀型領導者像病毒攜帶者一樣,「感染」了組織文化,導致各個級別的協作和誠信水平大大降低,即使他們離開了也是如此。
  • 高校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網友:年輕人不講武德
    高校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網友:年輕人不講武德來源:雪球、第一財經、中新經緯近日,浙江工商大學一篇碩士研究生論文走紅網絡,論文標題為《CEO 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該論文指出,格力電器CEO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該公司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
  • 自戀型人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一些人很好相處,而有一些人可能要慢熱一點,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變好,但是極少數的一部分人好像總是很難相處。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令人無法理解,更談不上認同。其實,可能並非是這個人性格不好或者脾氣不好,而是存在人格心理障礙。​常見行為​他們是「無敵」般的存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就都會無限被放大。
  • 有一個自戀的領導,是怎樣的體驗?
    自戀者也更容易被人看成是自信、外向的人,這兩個特徵又是影響人們的領導力感知的突出因素。因此,自戀者在某些時候往往很容易處在領導崗位。現有的研究指出,自戀型領導對於公司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像病毒一樣影響公司文化自戀型領導會對他們所帶領的團隊和團隊文化帶來哪些具體的影響?研究者進行了兩項實地研究和兩項情景研究來探討。[1]第1項研究以257名MBA學生為對象展開,他們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制各佔一半。研究者首先設計了性格量表來讓學生們互相評價,以確定學生們的自戀程度。
  • 時評|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引熱議:自戀未必貶義,用對了就是好事
    浙江工商大學的某個研究生竟然以格力電器為例,寫了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的論文,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做出了「自戀」的評價。網絡上炸開了鍋,一時間眾說紛紜。董明珠,最著名的董小姐,你怎麼看?據北京晚報和澎湃新聞報導,這篇碩士論文,列舉了董明珠在格力電器CEO位置上自戀的三大表現:渴望支配性權力;採取冒險決策;固執己見。
  • 適度自戀更容易走上人生巔峰?
    自戀者容易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戀,作為一種性格特質,通常帶有貶義,但同時也可以是一種自信的積極態度。科學研究發現,適度自戀有利於個人發展,讓你更容易走上人生巔峰。2004年,《性格養成與個性差異》刊登了五項有關自戀益處的研究,有數百人參與其中。
  • 研究「董明珠自戀」碩士論文深度破圈 學者:網絡言論的狂歡
    據中國知網顯示,一篇名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碩士論文,選取格力電器作為研究對象,用統計數據分析「董小姐」的自戀人格對格力電器業績的影響,並總結她「自戀」的三大表現行為:渴望支配性權利;採取冒險決策;固執已見。該篇論文經短視頻傳播,「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話題備受網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