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經典壺型供春壺、石瓢壺、西施壺

2020-12-19 紫砂壺藝術

紫砂泥發現傳說

古代有一遠方僧人遊到宜丁鼎蜀山村邊行邊叫賣富貴土賣富貴。引得路人嗤笑不已,僧人又說「貴不欲買,買富何如?」後有幾個好奇的村民隨他來到附近的青龍山黃龍山腳穴中掘出的泥土,「果備五色,爛若披錦」,選便是其後燒制紫砂器的原料——紫砂陶土其土具有砂性製品燒成後,又主要呈紫紅色,紫砂之名由此誕生。

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經典造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製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喜歡製作的品種,並不斷衍生出新意。

此文介紹紫砂壺中最耐看的幾款壺型,供春壺、石瓢壺、西施壺、美人肩壺、掇只壺,這5種壺型幾乎所有制壺藝人多做過。

供春壺:

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江蘇宜興制砂壺名藝人供春所作的壺。傳說他姓龔,名春。供春是一位官員的書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會做紫砂壺,供春就偷偷地學。後來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澱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當時和後代的許多制壺大師都爭相仿製。供春壺已經名滿天下,當時宜興的紫砂壺從粗糙的手工藝品發展到工藝美術創作,應該歸功為供春,歷代的文獻也是這樣的記載,歷來宜興的紫砂名家高手,仿製供春壺的人很多的,我們從各個博物館可以看到,明代的黃玉麟、江案清,還有當代的汪寅仙、徐漢棠、釋延芫、等,都對供春壺做過研究,做過仿製。

供春壺

石瓢壺:

石瓢壺,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後經多人改良,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紅華石瓢,漢棠石瓢等。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

邢洪林紫砂壺作品石瓢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西施壺:

西施壺,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而且,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屬徐友泉大師。

西施壺

西施壺

關於西施美貌的記載,最廣為流傳的是《莊子》裡面用「東施效顰」的故事來反襯西施之美,也因此刻畫出了一個纖弱、病態美的西施;李白曾經用「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顏」來稱讚西施的嬌羞之美;而蘇軾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則是說明了西施擁有天生麗質的素顏美。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一個善于欣賞的人自然是胸藏錦繡,感覺裡天地就更開闊明朗更亮麗空靈。酒須鬧飲,茶要雅品。推開茶扉,花月滿眼,紅塵知己有幾?「也欲弄蘭草,相伴衣沾香」。

感謝關注和閱讀,如果您喜歡,請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紫砂有「玩壺三寶」,你聽說過嗎?
    玩壺三寶是多數藏壺、玩壺愛好者必備的三把壺:供春、西施和石瓢。這三種器形非常經典、實用,於玩、於藏、於用均可。 供春壺是明代器形,屬於花貨,惟妙惟肖。西施壺和石瓢壺是清代器形,屬於光貨。幾百年過去了,這三種器形至今仍受到廣大壺迷的追捧和喜愛。
  • 那些最耐看的紫砂壺型,你能說出幾個?
    紫砂壺的壺型千萬,每天都有朋友在糾結紫砂壺的哪個壺型好,也有不知道有哪些壺型的朋友,所以今天欣兒就在壺型這個問題上,跟大家一起討論。其實啊,紫砂壺自明清以來的發展,誕生了千百種壺型,其中最耐看的,也是最經典的,這些壺型流傳數百年,至今還是壺友們最愛的造型。例如西施壺、石瓢壺、德鍾壺、仿古、井欄等等,這樣基礎簡單的壺型是每個紫砂藝人初學都會製作的。而越是簡單的紫砂壺,要做好、做精更是不容易。
  • 西施壺的由來,名家西施壺圖片欣賞
    西施壺是紫砂壺器眾多款式中最經典、最傳統、最受人喜愛的壺型之一。西施壺壺身圓潤,截蓋,短嘴,到把,憨態可掬,實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壺型壺蓋與壺身結合為圓球體,壺蓋上有圓球形壺鈕襯託,再加上特殊的倒把與小短的壺嘴,就形成了世人喜愛的西施壺。
  • 供春壺拍賣集錦
    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宜興制壺藝人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顆銀杏樹的樹癭製作而成,最初稱作「樹癭壺」,為紀念供春後改名為「供春壺」。在中國紫砂壺的發展史上,供春壺的製作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壺走向成熟並發展到高峰的開端,而供春壺也已成為中國紫砂壺的一個象徵,是中國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
  • 茶客必備12款壺
    紫砂壺兼具審美與實用功能,既可把玩,又能收藏。 那麼,在茶客眼中,什麼樣的壺才是他們想要的呢? 紫砂壺器型眾多,有12款經典,深受茶客喜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石瓢壺的由來,名家石瓢壺欣賞
    更為經典的是文人雅士有感而發,將詩書畫印集於壺身,切水、切茶、切壺型、切感懷。 「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愛竹總如教弟子,數番剪削又扶持」等等,充滿了人生的況味。當今陶藝家們繼承傳統,並以個人理解不斷演繹出自家面貌的石瓢壺。
  • 紫砂壺非常流行的器型,你手裡有幾款
    紫砂壺造型之美,器型不知凡幾極為豐富。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下那些紫砂壺是歷史上非常流行的。西施壺西施壺,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
  • 紫砂壺倒立不掉蓋就代表是好壺嗎?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辨別紫砂壺的氣密性,大伙兒一般會覺得在紫砂壺裡邊放滿了水,按住茶壺蓋氣孔則茶壺嘴不出水量;按住茶壺嘴倒立起來不出蓋則表明此紫砂壺的氣密性好,反之表明壺的氣密性差。平常去買紫砂壺,「倒過來蓋子不出,表明這壺質量好,蓋子掉了,表明質量不太好」。這類分辨究竟正有誤?假如說是質量的難題,為何石瓢的蓋子全掉,而西施的蓋子全不出?原先石瓢壺和西施壺的不同之處取決於茶壺蓋上邊的氣孔,石瓢的氣孔深層只能2到3mm,而西施的氣孔深層有10到15mm,這般差距高氣孔高寬比差是不是能表述這一切?
  • 經典紫砂排行榜:NO.3 西施壺
    雖然西施壺只能排到第三名,但是不得不說,剛接觸紫砂壺的朋友中至少一半的人會選擇西施壺作為第一把紫砂,就受歡迎程度來說的話,西施無疑是排名第一的。取名自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壺,可以說是幾乎從各個方面豔壓群壺。
  • 還不知道買什麼紫砂壺,快來這裡取取經
    紫砂壺在中國已經流行了數百年,樣式繁多,數不勝數。但是隨著時代的流逝,每個時代流行的東西不同,壺的款式也多變,可是有這幾把紫砂壺,就算再過一百年也不會過時的,你知道有哪幾把嗎?1.西施壺西施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把壺的來源於西施。這種壺壺身飽滿,像是美女西施之豐乳,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據了解,最早製作這種壺型的是徐友泉大師,並成為紫砂壺「四大美人」之一,形態極美,深受女性壺友喜歡。
  • 紫砂壺60餘種器型—西施壺
    原名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壺紐象**,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 經典的十種茶壺,你在用哪種壺型?
    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差別,茶壺的基本形態就有200種。泡茶時,茶壺大小依飲茶人數多少而定。茶壺的質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相關經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 紅茶用什麼紫砂壺泡會更好喝?
    為什麼西施壺適合泡紅茶呢? 西施壺,是紫砂壺器眾多款式中最經典、最傳統、最受人喜愛的壺型之一。 西施壺的開口,大小適中,無論哪種茶葉都能輕鬆置入;西施壺的壺身,也就是肚子比較大,茶葉能夠舒展,也是便於茶味散發。
  • 滌壺澄心 6款臻品賞析 | 北京巨力2018秋拍
    後來受到金沙寺僧的啟發,模仿樹樁自然嶙峋的姿態製成此型制的壺,其古樸可愛的造型受到廣泛的喜愛,因制者名字的諧音而稱「供春」壺。成壺之形制後來廣泛流傳清代以來諸多紫砂高手多有承習。如黃玉麟,裴石民,汪寅仙,徐漢棠等都對供春做過研究和仿製,他們萬變不離其宗,都按照原供春原作進行仿製。
  • 用世界最貴的壺泡茶 中國人是真講究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餘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據載是對紫砂壺最早的一個品種和稱謂。對於供春壺的描述則是:慄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可惜如今供春壺已不得見了。不同於其他壺的用途,瓷壺、金屬壺可以泡茶,也可以溫酒。而只有紫砂壺,因為它獨有的特點,似乎就是為禪茶而誕生。
  • 致女性:如何給自己挑選一把適合的紫砂壺?
    ,懂玩壺的女孩懂得欣賞平凡中的美麗,愛玩壺的女孩懂得將每個樸素的日子過程自己想要的樣子。審美不同:男性喜好直線類型的壺,女性則更傾向於柔和且圓潤的曲線容量選擇:剛開始使用紫砂壺的女性,共飲者多為1~2人,壺太大,一次喝不完,對茶不好。
  • 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發展後的十大經典紫砂壺型,你手裡有幾把?
    這十大壺型包括石瓢、仿古、供春、掇球、提壁、魚化龍、龍頭八卦一捆竹、井欄、報春、風卷葵等。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其中的經典器型少則逾百,這十大壺評也實至名歸,但也難免滄海遺珠之嫌。
  • 宜興紫砂壺西施壺的來歷及特點
    西施壺也叫西施乳壺,原名叫文旦壺。西施壺曲線優美動人,壺身圓潤,壺流短而略粗,壺自近底處內收,西施壺據說來自於明末清初,整個西施壺看起來像一個乳房,西施壺的壺鈕形似乳頭,流短而扁圓。壺底自然向內收斂,上下一凸一凹,與壺身遙相呼應。
  • 神款,男士第一壺
    器型的演變,是千百年來眾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美的集中體現。 正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麗妖嬈的花妖狐媚,義薄雲天的江湖俠士,風流多情的俊美書生……形形色色,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