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已過半,高校迎來開學季。滿心歡喜的準備進入校園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卻突然收到通知,入學費用漲價了。如果僅僅是漲幾百元,相信大家都不會太介意,也能勉強接受,可一下子漲了5000多元,相信這種事情放在誰的身上,心裡大多都會特別的反感。
一個高校,時隔僅一個多月,就連發兩份不同的入學須知,且推翻自己先發的入學須知,臨時漲價5000多元,我們不禁要問,學校的誠信在哪裡?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規定的內容,也是現代社會應該具備的重要品質。高校作為教育機構,怎麼能夠這麼快的出爾反爾呢?古人尚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豪言壯語,作為現代教育學生的地方,自己都出爾反爾,又怎麼能讓學生心裡服氣、教育好學生誠信呢?
新生入學,學生繳費,這麼重要的事情,學校難道不應該提前做出預測和規劃嗎?可見學校的關注重點,並沒有放在學生的教育上,學校關注的重點只是如何能夠盈利。學校寧可冒著名譽受損、信譽降低的風險,也要把自己說出去的話收回去,重新發放入學須知,增加學生的費用。可見,在學校的心目中,錢比學校的名譽和信譽更重要。
學校強調,費用上漲5000多,一是受疫情影響物價上漲,二是增加了一些新的收費項目。並且「收費標準都是經過河北省教育廳、財政廳審核的,不存在亂收費的情況。」
首先,從時間上來說,疫情發生在今年的1月份,學校寄發的第一份《入學須知》在7月中旬。時隔半年多的疫情防控,學校難道沒有感覺到物價在上漲嗎?9月初,學校發放了第二份《入學須知》,費用馬上漲了5000多,即使是在疫情期間,一個多月的物價漲幅真的有那麼大嗎?
其次,學校招生辦強調收費標準確實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一些新的收費項目。並且「收費標準都是經過河北省教育廳、財政廳審核的,不存在亂收費的情況。」但招生辦的回答並沒有令學生滿意,「學校之前已經發了一份通知,現在臨近開學又通知漲價,學校這麼做應該是不太合理的。而且上漲後的費用確實很高,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一名2020級本科提前批新生透露,今年本科新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分別較去年增長了5000元和400元,教材資料費(四年預收)上漲為5000元,其他代收費更是高達8295元。「所有費用全部加在一起,新生一入學就要交給學校差不多4萬塊錢,對於家境富裕的家庭來說還可以,但對於低收入家庭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今年,很多高校的入學費用都有所提高,由於受疫情、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適當提高入學費用無可厚非。但有一些學校卻動不動就拿疫情來說話,用物價上漲當藉口,大幅度提高入學費用,無非就是為了增加收入。但願更多的高校能夠真正的為學生著想,以教書育人為根本,盈利次之,這樣才是高校發展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