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城愛心人士發起「鄉梓助學團」 四年資助20多個孩子圓大學夢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高考成績一出來,河北考生小榮(化名)陷入了絕望。文科考了500多分的她,可以上一所不錯的二本院校。但由於家境貧寒,湊不齊學費,她不敢出門見人。「我考得沒那麼好,沒人會幫助我。」就在將要決定復讀的時候,她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北京的「助學團」將為她提供上大學的學費。

製圖:李麗雲

如今,小榮已經是某大學英語系的一名大二學生,自信而開朗。四年來,這個助學團已經幫助二十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

探親探出來的助學團

資助小榮的助學團,全稱是「故城鄉梓助學團」,是由河北故城籍在京人士發起的一個愛心組織。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畢業於同一所高中,大家對家鄉和母校的發展十分關注。但由於平時忙於家庭和工作,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大家才能匆匆見上一面。

助學團的發起人崔永生是一家印刷企業的負責人。四年前的一次回鄉探親,促使他發起了捐資助學的倡議,也讓大家因此聚到了一起。

2015年夏天,高考剛剛考完。正在老家探親的崔永生聽說有個女生家裡非常貧困,但學習卻很不錯,便想去看看。到了家裡,崔永生覺得心裡仿佛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特難受。他的同伴,兩個四五十歲的大男人,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這是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一家五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有智力殘疾,三個孩子只有這個女生是正常人。「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屋裡的地面全都是坑,被褥都黑得發亮。」崔永生感嘆,離開家鄉多年,他不敢相信老家還會有這樣貧困的家庭。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名女生身上的衣服雖然很舊了,但是乾乾淨淨,而且言談舉止也非常懂事。女生的父親告訴他,家裡雖然很窮,但是再窮再苦也要供女兒讀書。

通過母校的老師,崔永生了解到了更多貧困生的信息。但了解得越多,就越心痛。「我們上學那會兒是80年代,那時候大家的條件都不好,但至少是父母雙全,有勞動能力。錢能夠借得來,借來也能夠還上。」他深知,生長在這種極度貧困的家庭,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回到北京,崔永生在一次老鄉聚會上說起了自己這次回鄉的所見所聞。一位老鄉聽完他的介紹,當場拿出一千元,委託他交給這名女生。飯桌上的其他人也紛紛掏錢響應,希望能加入到資助的行列中。但崔永生認為,只捐助一個,還遠遠不夠。他建起了一個微信群,專門用來商量捐助家鄉貧困學生的事。這就是後來的「故城鄉梓助學團」。

為了讓「苦孩子」不再苦

微信群建起來之後,捐資助學的倡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也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助學團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來自於農村家庭。許多事業有成者,就是當年的「苦孩子」。一位國家部委的公務員回憶,他當年曾經為了湊齊上大學的學費去賣冰棍。自己熱得汗流浹背,卻捨不得吃一根。

很短的時間裡,微信群裡就達到了一百多人。大家紛紛慷慨解囊,有的人剛剛參加工作,捐款十分踴躍。有的人每年都捐款,但是特意囑咐不留名字。大家說,幾百元在北京不過是吃一頓飯、買一件衣服,但對於老家的貧困學生來說,卻能幫上大忙。

有一位捐助者家裡的孩子生病,花了許多錢,但每次捐款從不缺席。

助學團中的李俊今年剛剛貸款買了房子。月供壓力巨大,但他還是在第一時間捐了款。事後,他一直解釋,捐的不多,很內疚。

還有一位「王姐」,是北京人。她是崔永生在稅務局辦理業務時遇到的。因為當時忘帶現金,他只好向同樣在辦理業務的「王姐」借錢,於是就加了微信。在朋友圈裡看到崔永生發的助學團信息後,她立即轉來了五百元錢。「這是好事,我會一直參加你們的活動。」崔永生說,「王姐」是一家公司的財務,但她堅持不留下名字,他至今也不清楚這位女士的真實姓名。

劉鍾(化名)是助學團中個人捐款最多的。從去年開始,他和一位貧困生結成了對子,「一對一」地進行資助,每年捐款一萬元。劉鍾在老家工作,一萬元是他兩個多月的工資。他說,十年前自己曾遭遇過車禍,是同事、同學湊錢把他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事後他提出還錢,大家誰都不要。他說,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盡點心意,把愛心傳遞出去。

他回憶,上高中的時候他住大通鋪,一天半夜聽到有人在哭,大家就全醒了。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同學家裡突遭變故,無力再供他讀書了。大家圍在一起安慰他,但過了幾天,那位同學還是在校園裡消失了。「那時候我們的安慰是很無力的。」他說,現在雖然談不上條件有多好,但畢竟是有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幫助寒門學子改變命運。

助學也是為了扶貧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助學團,每年大家籌集的善款越來越多。2015年,有49人捐款,共籌集了3萬多元。去年,共有159人捐款,共計10萬餘元。今年,助學活動還在進行中,善款金額就已經達到了6萬多元,捐款人數已達130多人。四年來,助學團已經資助了二十多名寒門學子,他們其中不乏有考入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名校的學生。

為了讓善款全部用在刀刃上,確保每一個真正困難的學生得到資助,助學團成立了組委會,負責核實貧困學生的情況。「每一個學生我們都要找三個人進行核實。」組委會成員劉慧明說。

根據組委會的討論,考慮到寒門學子的自尊心,他們一般情況下不會和受捐助的學生見面。即使是打錢,也是先進行電話溝通,再把善款直接打到孩子們的銀行卡上。在溝通的過程中,孩子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也常常讓助學團成員感動。

前年,助學團得知了小榮的情況。小榮父親早逝,母親有精神病,身為獨生女的她和80多歲的姥姥相依為命。在學費已經不成問題之後,她依然選擇了一所學費較低的省內院校。她說,她不希望給大家添太多麻煩。而且,因為媽媽還在醫院,她不能離家太遠。

去年,助學團準備資助一個名叫小軍的孩子。他的父親在他高二時去世,母親當清潔工,體弱多病。當助學團給小軍打電話準備打錢時,小軍卻婉言謝絕了捐助。原來,他的母親告訴他,自己有手有腳,可以打工掙錢,應當把受捐助的機會讓給條件更差的人。收到錄取通知書不久,他就去蘇州打工了。

還有一個叫小麗的女生,助學團決定資助她上學後,其他愛心組織也為她發起了募捐。當學費問題已經解決時,她依然去建築工地上打工了。

談到這些,大家都不勝唏噓,但也為孩子們的自立自強而感到高興。1981年參加高考的劉炳毅,從90年代他就開始為貧困生捐款。他說,大家的捐助都是發自內心的、很愉悅的,從來沒有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他也希望受捐助的孩子們不要有心理負擔,好好成長,將來有能力了,也能加入到助學團,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同學。

他說,對於寒門學子來說,出身無法選擇,改變貧窮只有上大學這一途徑。對於捐款的人而言,助學,其實就是一種形式的扶貧。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王琪鵬

相關焦點

  • 江華:700多位瑤山貧困娃圓了大學夢
    市、縣教育部門和他就讀的江華職業中專學校及所在的鄉鎮了解情況後,分別向他撥付了愛心資助金。同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還幫助他聯繫了愛心人對他進行了捐助,做好了大學生助學貸款等方面做好資助工作,保證他大學的學費無憂。  家住白芒營鎮沙井村的小維跟著70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今年考上了湖南科技學院,但一年的學費、寄宿費和生活費讓他犯了愁。
  • 導報愛心助學,龍海的蘇雅娟獲得資助
    12年的聚集,愛心助學的廣泛性被充分挖掘,數量不菲的捐款背後,是大量的愛心人士,比如博美紅木的義賣,即便趕上颱風天,拍賣現場依然是黑壓壓一片人。12年的積累,愛心已經得到延續。十年前接受資助的孩子們,如今已經反過來資助別人,有的拿出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有的拿出了年終獎金。我相信,我們的愛心會一直傳遞,不只是12年,還有20年,以及更多。
  • 每人資助5000元 幫助他們圓大學夢
    由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聯合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安踏集團、建行雲南省分行勞動者港灣共同發起的「安心定志,陽光遠行」——2020年「陽光學子」助學行動啟動以來,已經收到了不少學子的報名信息,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近日,泰國前五名校官方招考中心暨雲南環亞國際教育中心聯繫到「春城晚報陽光學子小組」,表示要加入到活動中,幫助5名「陽光學子」圓大學夢。
  • 廣西第八季「福彩情·學子夢」助學活動啟動,將資助1750名貧困學子圓大學夢
    「非常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我的幫助,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圓了大學夢去年,她成為「福彩情·學子夢」助學活動資助的貧困學子之一,獲得了第一階段2000元助學金,減輕了家庭的壓力。據了解,「福彩情·學子夢」助學活動是自治區民政廳利用自治區本級福彩公益金打造的公益活動,於2013年創辦,由廣西福彩中心攜手多家媒體主辦。廣西福彩中心創新資助形式,將高三貧困學生作為資助對象。
  • 江華:700多個瑤山貧困娃圓了大學夢
    市、縣教育部門和他就讀的江華職業中專學校及所在的鄉鎮了解情況後,分別向他撥付了愛心資助金。同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還幫助他聯繫了愛心人對他進行了捐助,做好了大學生助學貸款等方面做好資助工作,保證他大學的學費無憂。家住白芒營鎮沙井村的奉某某跟著70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今年他考上了湖南科技學院,但一年的學費、寄宿費和生活費讓他犯了愁。
  • 國曆公益「愛心助學」走進河北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李政傑)19日,由人民日報社旗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清華EMBA媒體同學會與免費午餐公益基金共同發起的「國曆公益『愛心助學』河北行」活動拉開序幕,來自北京的40餘名志願者以及新京報、新浪、人民網、樂途網等知名媒體參加此次活動。
  • 市總工會:金秋助學圓了貧困學子大學夢
    2019年8月20日上午9點,郝金芳的丈夫趙衛國在工作中因天車發生意外,重量近一噸的鑄件從空中滑落,砸中右腳腳面,無名腳趾被砸斷,三個腳趾嚴重骨折。本來已買好火車票一齊去武漢送女兒到中國地質大學報到,遭此橫禍,我如五雷轟頂,跳樓的心都有了。女兒說,媽媽,我不上學了,把錢留下來給爸爸療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郝金芳淚流滿面。「是市總工會和企業工會組織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是金秋助學圓了我女兒的大學夢。」郝金芳感慨地說。
  • 愛心資助 讓淮南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
    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對我的關心和關懷,在大學期間,我一定好好學習,用成績回報關心我的人。」9月1日,來自潘集高皇鎮的何志偉收到了一份特別的「開學禮」——市綠化協會會長、淮南市嘉禾整木全屋定製總經理隋東聯先生無償資助他的1000元,並且每年他都會收到1000元資助,直至大學畢業。
  • 福建工會「金秋助學」20周年分享會在泉州舉行
    會上,受助學生、愛心人士、工會幹部、媒體人講述了助學過程中那些刻骨銘心的故事。記者從分享會上獲悉,省總工會開展的「工會金秋助學20年·尋找『最美』的你」徵集活動中,我市潘詩虹獲評「最美勵志之星」;石獅市陽光太太志願者協會、福建萬龍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2個單位被評為「最美愛心單位」;黃秀惠、曾隨純2人被評為「最美資助人」。
  • 助學 | 愛心護航 夢想出發!337名陽光學子每人獲得5000元助學金
    今年7月,三湘都市報聯手湖南省教育基金會、小風唐教育扶貧基金會,共同開展「2020三湘陽光助學」活動,吹響「愛心集結號」,且助學人數、金額均再創新高。兩個多月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報名者達到1300多人。從8月中旬開始,助學直通車在酷暑中深入長沙、張家界、永州、嶽陽等多地偏遠山村,實地採訪報導了10餘名優秀陽光學子。
  • 「助學騎士」陳自緒:愛心車輪永不停息
    新郎張夏(化名)曾經是陳自緒牽線資助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愛心經陳自緒的手傳遞從未斷過。如今事業有成的張夏(化名)迎來人生的新階段,他特地邀請了陳老做見證。參加完婚禮,陳自緒再次騎上摩託車。結緣媒體愛綿綿陳自緒老人回憶稱,當時走訪的時候,發現很多孩子父母已經不在了,由於家庭貧困難以完成學業,就更加堅定自己一定要做助學工作。但因為沒有工資,於是就寫信,把20幾個學生的信息,寄到株洲日報。見報後的第三天, 陳自緒的家裡突然收到一個消息。
  • ...我的眼睛溼潤了,因為株洲晚報,96名貧困生圓大學夢,文章記述的...
    株洲晚報「金秋助學」已 經開展了13 年,累計募集愛心款項600 餘萬元,資助了 1600多名貧困學子。見面會現場,愛心人士和單位為貧困生發放了助學款。記者了解到,每名貧困學子領到 5000元愛心款,有的愛心人士還提出捐助貧困生大學四年學費。
  • 公益 | 金手指集團在河北傳媒學院舉行「愛心助學圓夢行動」
    11月15日,由河北傳媒學院和金手指集團共同發起的「大學生愛心助學圓夢行動」在警安校區大劇場舉行。
  • 綿陽1024.6萬元愛心款助4745名困難學生圓大學夢
    綿陽1024.6萬元愛心款助4745名困難學生圓大學夢 」活動助學金發放儀式,今年共籌集資金1024.6萬元,將幫助全市4745名困難學生圓大學夢。
  • 四年資助1555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潢川縣開展「助力脫貧 圓夢大學」活動
    ,可上大學的費用對我這原本就貧困的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就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助力脫貧 圓夢大學』活動讓我圓夢大學。這樣對貧困家庭學子全覆蓋的助學圓夢活動,在該縣已經持續了4年。這項活動在幫助寒門學子圓夢大學的同時,也給這些困難家庭點亮一盞新的明燈,為這些家庭帶來了脫貧的希望。
  • 體彩大獎得主讓500個孩子圓了大學夢
    海南省文昌市華僑中學的林同學今年高中畢業,被廣西大學錄取,雖然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林同學一家人卻為她的學費犯愁。想到考上了心愛的學校,卻因為沒有學費可能無法走進大學校門,林同學心裡空落落的,「看到海南體彩發放助學金的消息,我第一時間便打進熱線電話,想申請體彩助學金,減輕家裡的負擔。」
  • 【獻愛心】颱風致文昌2000多大學生家庭受災,快伸援手來幫他們圓大學夢!
    在災區群眾積極開展自救重建家園的同時,一件迫在眉睫的困難又擺在了他們面前:文昌災區一批莘莘學子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但受災情影響,上千個受災家庭的大學生,正為學費為憂愁!  今日,南國都市報和文昌市教育局聯合倡議: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我們呼籲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資助和幫扶文昌受災家庭的大學生,讓他們能夠繼續圓大學夢。
  • 93萬助學款捐給37位準大學生 平和縣山格鎮陳志城獲得資助
    12年的聚集,愛心助學的廣泛性被充分挖掘,數量不菲的捐款背後,是大量的愛心人士,比如博美紅木的義賣,即便趕上颱風天,拍賣現場依然是黑壓壓一片人。12年的積累,愛心已經得到延續。十年前接受資助的孩子們,如今已經反過來資助別人,有的拿出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有的拿出了年終獎金。我相信,我們的愛心會一直傳遞,不只是12年,還有20年,以及更多。
  • 夾江米蘭諾20萬元助學金 圓貧困學子大學夢
    近日,米蘭諾愛心扶貧公益基金會捐資20萬元愛心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圓大學夢。,儘管經濟條件比較差,但他們刻苦努力,品學兼優,希望他們以優良的成績順利地考上理想的大學。受助大學生代表在發言中感謝愛心的資助,一定要好好學習,始終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奮進,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學習,擺脫貧困,並將愛心傳遞下去。
  • 阜城縣舉行「愛心助學活動」捐助儀式
    愛心潤澤碩果累,真心播灑助學情。他說此次愛心捐助儀式的目的就是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除他們上大學的後顧之憂,更好的圓他們的大學夢。知識改變命運,他希望受捐助學生對老師、學校、家鄉和社會都心懷感恩,努力學習,更好地回報家鄉和社會。隨後愛心聯誼會為獲資助學生頒發了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