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紙變綠色還是棕色,取決於抗原與抗體是否會特異性結合。圖片來源:H. Zhang et 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在醫學上,了解一個人的血型非常關鍵。比如,有人出現了外傷性損傷,需要別人獻血,這時如果搞錯了血型,結果會是致命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血型(我自己也不知道)。通常來說,血型鑑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實驗室裡,使用相關設備才能完成。但是,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在本周發表的一份報告稱,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新的鑑定血型的方法:只需要一張試紙,幾滴血就可以驗出你的血型。這種方法對緊急救援和偏遠地區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在這些情況下,傳統的驗血型方法很難展開。
一直以來,血型鑑定會用到離心機,通過離心機將血液成分離心分層。而偏遠地區並沒有這種儀器,因此,血型檢測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在沒有離心機的情況下,也能完成這個任務。
研究人員為顏色模型找到了一種普通染液——溴甲酚綠——可與血液發生反應。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血型,就在於血液內的抗原與抗體不同。你如果是A型血,那麼你的紅細胞表面就有A型抗原,血清中就會產生對抗B型抗原的抗體。
這個血型鑑定試紙看起來像個雙頭的溫度計。使用者在左右兩端分別倒入含有A型抗體和B型抗體的溶液,再在中間滴入溴甲酚綠染液和一滴血。如果是A型血,左邊的溶液——A型抗體、A型抗原和染液的混合物——就會變棕色,而右邊的溶液——B型抗體、A型抗原和染液的混合物——就會變綠色。如果是B型血,則左邊變綠色,右邊變棕色。AB型血——紅細胞表面同時有A型及B型抗元——兩端都會變綠色,O型血——紅細胞表面既沒有A型也沒有B型抗原——兩端都會變棕色。
傳統的血型鑑定在實驗室中要花費數個小時或數天之久,而這種試紙僅在30秒內就會出現結果。研究人員測試了3550例血液樣本,正確率達到了99.9%。而且這個鑑定的結果只需兩種簡單的顏色變化,因此,即便是有紅綠色盲的人依然能夠分辨出來。對於現場急救人員和偏遠地區的人們來說,使用起來也相當方便。
雖說採樣結果相當振奮人心,但是目前,該試紙依然處於概念驗證階段。未來科研人員還將進行更多測試,以確保這個試紙適用於更多種血型。而且,他們希望這種試紙可以識別出稀有血型,以及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反應沒那麼明顯的血型。此外,現階段的試紙還不能分辨血液和其它液體,若其它液體也含有抗原,試紙同樣會變色。但無論如何,如果這項測試最終可以走出實驗室,供大眾使用,那麼它在遠程醫療、檢驗醫學和臨床領域都將帶來重大革新。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popsci,譯者 一粒宸,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