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認為孩子矮小是晚長嗎?關於身高家長再不看就來不及了

2020-09-06 野小蠻


不少家長在發現孩子身高偏矮的時候,往往不夠重視,更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明明比同齡人矮不少的時候,仍然自信地認為自家孩子就是「晚長」,眼巴巴地指望著孩子到了青春期後身高來個質的飛躍,然而結果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很多家長對「晚長」的錯誤認識。


1.什麼是「晚長」?


在講「晚長」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正常的青春發育是怎樣的。通常女孩青春發育開始時間為9-11歲,發育時長平均3-4年,女孩以乳房出現硬結為青春發育的標誌。男孩的青春發育開始時間略晚2年,一般從11-13歲開始,平均時長4-5年或更長一些,男孩進入青春發育則首先表現為睪丸容積的增大,一般睪丸容積大於4ml說明孩子進入青春期了;而這個標誌不如女孩容易被發現。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協同作用下,不僅表現出日漸明顯的第二性徵,同時身高也出現猛長的情況,在整個青春期男孩身高平均可增長25-28cm;女孩平均約可增長22-25cm。


所謂「晚長」,醫學上稱為「體質性生長和青春發育延遲」,這樣的女孩14歲以後常仍未出現乳房發育,男孩16歲以後仍無睪丸體積增大跡象和(或)無其他第二性徵發育的表現。有個別孩子甚至延遲至17-18歲才發育,於是便有了「二十三,躥一躥」的說法。


特別提醒家長:「晚長」的孩子青春期開始年齡推後,是青春期啟動延遲,因此和已經開始青春發育的同齡人相比,自然顯得又瘦又小,等到孩子青春期終於姍姍來遲,生長的高峰期到來,也就很快能夠追上同齡人,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晚長」。


孩子晚長的機率究竟有多大?


晚長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與遺傳有關,也就是說晚長的孩子通常父親或者母親也有晚長史;一種是與機體能量消耗過多或營養不良有關,然而當今社會生活條件普遍提高,由於營養不良而導致晚長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少,反而是營養過剩而導致性早熟或骨齡提前的孩子越來越多。所以,目前孩子晚長的機率相對較低。家長們千萬不要盲目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晚長」,往往100個等待晚長的孩子97個喪失了長高的機會


家長一定要明白,絕對不是所有的生長遲緩都是「晚長」。孩子的每個階段,包括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都有各個階段對應的身高增長規律。一般而言,出生後第1年平均增長25cm,至1歲時身高約75cm,2歲時約87cm,3歲時約95cm;3歲後到青春期前身高增長速度每年約增長5-7cm;青春期身高可增長20-28cm。如果孩子3歲以前每年身高增長低於7cm,3歲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長低於5cm,青春期每年增長低於6.5cm,即提示孩子存在生長速度減慢。


特別提醒家長:孩子生長發育的每個階段是不能相互替代、相互彌補的,不是說小時候沒長夠的個子,可以通過青春期突飛猛進補上。即使是「晚長」的孩子,他的生長速率也是與正常孩子相當的,因此家長絕不能簡單地判斷孩子是「晚長」,指望在晚到的青春期身高來個質的飛躍,這是不切實際的。長個子沒有回頭路。


如何科學鑑別孩子是否「晚長」?


鑑別孩子是否晚長,絕不是家長的「想當然」,需要有科學的依據。


骨齡是鑑別孩子是否「晚長」的重要指標。骨齡可真實地評價兒童的生物年齡,客觀地評價兒童身高生長潛力。晚長孩子的骨齡通常正常或落後於生活年齡。如果孩子骨齡落後實際年齡2歲以上且生長激素水平正常,則可能為晚長(體質性青春期延遲)。但如果骨齡與孩子年齡相匹配,則提示孩子不屬於「晚長」。另外,通過拍攝骨齡片,不僅可以較準確地判斷出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還能及早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潛力。


特別提醒家長:一般女孩在骨齡14歲時長骨骨基本閉合,男孩在骨齡16歲時出現長骨骨骺閉合,骨骺閉合後四肢長骨長高空間基本沒有了

鑑別「晚長」,家長應該怎麼做?


第一: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骨齡及性發育情況。

建議家長每隔3個月給孩子測量一次身高,繪製孩子的生長曲線,對三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測一次骨齡,必要時青春期可半年監測一次檢測骨齡,監測骨齡的增長情況,並及時關注孩子的青春發育情況。


如果孩子身高偏矮,但骨齡落後一到兩年甚至更多,生長速率正常,父母有晚長遺傳史,孩子的性發育與同齡兒童相比有落後的跡象,那麼這類孩子可以暫時選擇觀察,但仍需密切監測身高、骨齡及性發育的變化。


如果孩子已經明顯矮小,但骨齡正常甚至超前,或者已經有青春發育早期的種種跡象,那麼這類孩子就不大可能是晚長了,這時家長需要果斷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儘早幹預。


第二:不抱「僥倖」心理,科學對待孩子身高問題。

通常,當孩子出現生長速度減緩、身高較矮或骨齡提前的情況時,首先要排查是否存在生長發育疾病,如:性腺功能減退症、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然後再從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角度綜合判斷。


對於由於特發性矮小、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的矮小等(一般來說,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數或平均值減去兩個標準差,即稱為身材矮小),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是安全有效的方式。通常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性價比越高。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孩子的長高空間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減小,另一方面藥物的費用也隨著年齡的增大、體重的增加而增多,最最重要的是:矮小的孩子即使後來給予生長激素治療,也很難彌補之前延誤治療所造成的差距,治療越晚,差距越大


相關焦點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
    詳細的男孩、女孩的身高標準表如下:孩子身高70%遺傳 剩餘的30%能改變孩子關於遺傳身高的問題,王素亭這樣說,目前研究表明身高遺傳佔70%,剩餘的30%家長把我好十分關鍵,爸爸媽媽身高不樂觀,孩子依然有長高的機會,如果把握好這30%,能讓孩子還能多長5到10公分,這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
    詳細的男孩、女孩的身高標準表如下:孩子身高70%遺傳 剩餘的30%能改變孩子關於遺傳身高的問題,王素亭這樣說,目前研究表明身高遺傳佔70%,剩餘的30%家長把我好十分關鍵,爸爸媽媽身高不樂觀,孩子依然有長高的機會,如果把握好這30%,能讓孩子還能多長5到10公分,這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孩子身高70%遺傳 剩餘的30%能改變孩子關於遺傳身高的問題,王素亭這樣說,目前研究表明身高遺傳佔70%,剩餘的30%家長把我好十分關鍵,爸爸媽媽身高不樂觀,孩子依然有長高的機會,如果把握好這30%,能讓孩子還能多長5到10公分,這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孩子長高有哪些關鍵時期呢?
  • 孩子矮小是「晚長」?再不重視就晚了
    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遲早會長個兒,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些錯誤認知,往往會導致錯過孩子身高的最佳成長期,甚至造成終身的遺憾。 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個子遲遲不長,一般分為矮小跟晚長兩種情況。 矮小 身高明顯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正常健康兒童平均身高。 通常情況下,這類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是正常成長發育的,但是比其他孩子長的稍慢一些,而且停止成長的時間也早一些。
  • 從這一點,看孩子是「矮小」or「晚長」!
    在門診,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比同齡小朋友矮小,經常被同學欺負或嘲笑,家裡老人家覺得自己的孩子(小朋友的父/母)以前也矮,後面才身高躥起來的,堅持認為孩子是晚長,遲遲不願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後等到孩子十多歲,好幾年不長個子,孩子父母著急了,這才頂住老人家的壓力,帶孩子就診,發現已經為時已晚」。
  • 孩子矮小不一定是"晚長" 也可能是疾病|矮小症|內分泌|新生兒|身高...
    怎樣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呢?孩子矮小是否屬於晚長型?父母身高矮,孩子會遺傳嗎?偏矮的孩子需要進行幹預助長嗎?生長激素治療安全嗎?
  • 孩子身高是「矮小」or「晚長」?這3點能判斷,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家裡人最開始沒當回事,覺得孩子的父母從小就是「長得晚」,就堅持認為孩子身體健康,遲遲不願意帶孩子去醫院。最後,等到孩子長到10多歲的時候,身高已經和同齡人差距很大了,父母才頂不住身邊人議論的壓力,帶著孩子去看了醫生。
  • 孩子身高低,是「矮小」還是「晚長」?孩子身高的秘密懂的嗎?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長高一些,再長高一。男孩了看到NBA球星就興奮,女孩子看到模特們的大長腿就羨慕不已。在如今物質豐富的年代,吃好、吃飽已經不是問題,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長卻未能如家長所願,成為家長們面臨的一大難題。不少家長覺得兒童「矮小」還可以等一等,指望孩子大一些會「晚長」,殊不知,這樣反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怎樣才能不耽誤矮小孩子的治療時機?
  • 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補鈣能增高嗎?
    家長或家裡老人總覺得孩子可能是「晚長」,遲遲不願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後拖到孩子十多歲,一直不長個子,著急了才帶孩子就診,發現已經為時已晚。「晚長」又稱「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通常指的是女孩於14周歲以後、男孩於15周歲以後尚無第二性徵出現(如男性睪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歲仍無月經初潮。晚長的孩子,在正常兒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速度減慢之後,他/她卻出現身高猛長「躥個子」的情況。
  • 孩子矮小一定會晚長麼?科學認識 「矮小」與「晚長」!
    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從而錯過了長高的好時機。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科學地認識「矮小」與「晚長」呢?什麼是晚長?晚長通常指「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即在正常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後,他卻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有的家長對孩子偏矮小並不緊張,他們認為,孩子「矮小」和「晚長」是一回事,無非是個子長得晚,沒什麼大不了。 這樣的觀點對嗎?
  • 【矮小症】你家孩子身高達標嗎?——矮小評判標準
    面對那些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總是說孩子長個分為「早長,晚長」,現在矮一點沒關係,以後還會長。正是不少家長的這種錯誤觀念,讓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致遺憾終生。
  • 14歲女孩身高1.48米就不長了!家長注意!每年700萬孩子患矮小症…
    孩子「長個兒」一直是家長關注的熱點,尤其是泡泡爸爸的訓練效果,更是點燃了不少發愁孩子長不高的家長心底的希望。那麼,孩子身高發育慢,究竟是長得晚還是矮小症?運動真能讓矮小症孩子長高嗎?14歲女孩身高1.48米就不長了長沙女孩文文從小就有個「T臺夢」,屏幕上超模的大長腿更是讓她豔羨不已。奇怪的是,文文總是比同齡的女孩子要矮一截。剛開始,文文的媽媽並不在意,認為是孩子還沒有到長個頭的時候。
  • 北京看兒童矮小醫院_治療孩子長身高北京哪家醫院
    北京看兒童矮小醫院_治療孩子長身高北京哪家醫院 時間:2021-01-08 11:1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疾病影響孩子的升學、就業等,也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生長激素在晚上處於分泌高峰帶,好好睡一覺有助於孩子長高,北京增高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爭做兒科公益先鋒,依照生物—心理—行為—社會」醫學模式。
  • 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醫生:這一點是關鍵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還有個很大的疑惑:有的孩子身高矮小,以後怎麼長也長不了多高了;而有的孩子只是發育較晚,身高"晚長"。這兩種情況,到底如何判斷孩子是哪一種?
  • 家長一定要看 海寧檢查670例矮小孩子後找出答案
    嘉興海寧市兩大醫院市人民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海寧分院)、海寧市中醫院的生長發育門診,通過對670例矮小孩子的調研,了解到家長關於矮小的認知:只有20%家長經常過問孩子身高並進行檢測和記錄;其中75%以上家長無法提供孩子目前的身高;80%以上家長無法提供孩子1年前身高;97%家長不知道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75%家長知道孩子學校裡有學期初體檢
  • 別把矮小症當是晚長,這些情況你有嗎?看完就清楚了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長得矮問題上不以為然,都現在這個年代了,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的矮,是發育晚,以後會追上的,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患有矮小症,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誤區最後耽誤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後悔不已。
  • 關於孩子長高的三大誤區,家長再不看就晚了
    但是時下,家長們對孩子身高方面的問題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有時候很多錯誤的認識導致沒有及早的介入,而最終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以下3個關於長高的誤區,家長們一定要知道!,認為父母高,孩子也高,父母矮,孩子將來也不會高。
  • 醫來啦 | 孩子不長個?海南專家:定期測量記錄孩子身高 發現矮小...
    如果低於同性別同年齡的-2SD以下,或第3百分位以下,說明孩子就屬於矮小了。  在日常生活中,黃曉燕主任醫師給家長們推薦了一些簡單的判斷方法,比如看看孩子是否是班級上排隊時站在前三位的,或者幾年衣服都還可以穿的,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說明孩子可能屬於矮小的範圍了,就需要帶孩子到兒童內分泌專科進行檢查評估了。 健康科普系列直播第五期《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
  • 拍拍長|孩子晚長,個子矮?弄清楚這些事兒,身高才能追上來
    那麼,事實是這樣嗎?晚發育的孩子身高生長潛力還有多少呢?拍拍長解答上一期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晚發育的判斷標準,造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但是大部分家長想當然地覺得孩子矮就是晚發育,這是不對的,判斷孩子是不是晚發育需要綜合分析,想知道孩子還有多少長高潛力,也是需要評測骨齡後才能得出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