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黃靖斐 實習生 梅韋
7月21日起,市圖書館自習室和電子閱覽室正式恢復開放,引發了讀者的閱讀和學習熱情,7月22日,記者探訪青島市圖書館發現,不到8:30,市圖書館門口就排起近百人的長隊。儘管由於疫情防控,入館需過重重「防疫關」,但這也擋不住暑期學習大軍的熱情。此外,很多島城市民也喜歡在周末或假期選擇來泡圖書館「充電」。青島市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有600多人來借還圖書,感覺閱讀氛圍又回到了以前,有種久違了的感覺。」
規定嚴苛還是排近百人長隊
8:20,記者來到市圖書館延吉路主樓入口處,這裡已經排起了長隊,隊列中大多數都是年輕的面孔。讀者們告訴記者,市圖書館自習室7月21日正式開放,這兩天都是排差不多上百人的長隊。
入館的讀者必須提前掃碼籤到、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雙手消毒、登記個人身份信息,館內通過發放座位號的方式對人群限流,自習期間全程佩戴口罩……一系列「自習室實用須知」的發布,雖然對讀者有所限制,但在疫情期間也是對讀者安全的保障。
後勤服務中心主任牛泉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圖書館做了很多工作。制定消殺預案,每天定時在全館範圍內進行消殺,對讀者經常接觸的地方加大消殺的頻率。成立圖書館防疫應急響應小組,一旦出現特殊情況立即啟動預案。對中央空調系統進行清洗與消毒,為讀者提供涼爽又安全的學習環境。對館內座椅進行重新布局,座椅間隔一米以上,就座率控制在百分之五十。」
296個自習室座位號成「限量版」
疫情對大家的學習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將要參加各種考試的學生,開館之前只能在家中學習,難免有許多「誘惑」。記者在自習室內看到很多即將參加大考的學生,十分珍惜入館學習機會,爭分奪秒奮筆疾書。
正在學習的唐茂鑫是從青島考到浙江傳媒學院的「準大四學生」,因為今年將要參加研究生考試,希望12月份「一戰上岸」,「放暑假一回來就趕緊查看圖書館開門時間,但那時自習室一直沒開,這次一聽到消息就趕緊過來。圖書館的學習氛圍更好,學習效率更高。」唐茂鑫一般學到17:00,每天的學習任務在閉館之前都能完成。
圖書館在三樓和四樓開設兩個自習空間,近600個座位,疫情之前天天都是滿員,周末或節假日還要加座。「來自習室需要領座位號憑號入座,必須間隔就座,一天只發296個座位號,所以座位號絕對是『限量版』,不過中午可以在館外就餐,桌面物品不會被清理」,但離館時也必須向保安人員索要再次入館憑證。唐茂鑫告訴記者,「我能感受到圖書館面對疫情採取了很多措施,讓我們可以更安心地學習,十分感謝圖書館工作人員辛勤的付出。
80歲老人借閱「塑造自我」類圖書
目前青島市圖書館已經全面開放,進館的市民中,不乏許多頭髮已經花白的老人,他們也在門口使用智慧型手機掃碼登記,趕了一回「潮流」。工作人員漢琴表示,若不方便掃碼的老人,也可使用身份證進行刷卡登記。同時,少兒館也同步開放,所有流程與主館相同。
市圖書館讀者發展部主任傅振國透露:「很多老年人在閉館期間不是很理解我們的措施,現在開館以後他們都開心壞了,甚至有八九十歲的老讀者氣喘籲籲地來到圖書館借書。每天都有600多位讀者前來借書、還書,借閱的圖書每天也都有1000多冊。」
現場有一位讀者一口氣借了九本書,要給半年沒來的自己「解解渴」;還有一位80歲的老人借了《長眠的巴黎》《情商是什麼》等三本塑造自我的圖書,她說,「希望跟自己的心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