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海美術統考成績已經公布,好與壞都不影響大家參加校考的熱情央美作為熱門高校之一,校考是怎樣的形式呢?我們來逐一分析
中央美院
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藝術設計11612人報考,2019年14010人報考,增幅20.65%
2019年藝術設計招生計劃160人,報考14010人,報錄比78:1,錄取率1.14%,合格證下發率4.57%
考題:
央美再放大招,藝術設計的考題:《我的群體》、《我的有趣時代》
2019年美術考試試題
「藝術設計造型基礎」
「藝術設計設計基礎」
「城市藝術設計造型基礎」
「城市藝術設計設計基礎」
「建築學造型基礎」
「建築學設計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2019年藝術管理考題
首先,前兩個設計考題的第一段,都是上升高度的一段,都是中英文混雜:站在帝國大廈高度的解讀。央美的藝術設計對於語文基礎、功底要求甚高。不過作為美術類選拔人才的考試,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繪畫,為了創作
讀題抓住核心點即可,即題目:《我的群體》、《我的有趣時代》
解析
首先《我的群體》的題眼「群體」是可以做多種理解的,你可以理解為朋友圈、朋友們、你的社會群體、藝術生群體、我們國家、我們這個世界、甚至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說到我的群體、立馬想到流浪地球的海報
還需注意,群體是由個體組成的。每個個體之間互相作用也就成了群體,創作時要注意表現個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或離或分,或遠或近,或聚或散。說到個體與整體,又想到了流浪地球的海報...
其次是《我的有趣時代》,有趣時代是題目給出的一個固定的雙年展主題,考核美術生對世界藝術發展狀況,及前沿藝術的關注程度,同時還包括人與時代或藝術與時代關係
而我們完全可以聯繫到:當下有趣時代的一些現象或者元素:支付寶、共享自行車、微信、抖音、淘寶、美團、轉基因、基因編輯、高鐵、5G 時代、無人駕駛、機器人、3D列印等
不難看出,這樣的題目更考驗我們的考生,我們能夠很明顯地從中看到,央美的考題愈來愈注重對真正的「人才」的選拔,第二天的《鏡像》一題,出題還算是簡單明了的,沒有昨天題目材料那麼多文字擾亂考生,再簡單理解就是《命題素描創作》。用放大鏡和三個物品組合畫面,目的就是允許對描繪對象的誇張變形,給了考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其實在很多西方。名畫裡不少作品出現過鏡子之類的道具,鏡子讓空間更加特別,放大鏡就更加夢幻了。
今年央美建築考題有所變革,最主要的體現在於設計基礎打破了,從16年改革後的空間中的幾何組合素描表現,轉而更加傾向於抽象派,注重個人情感表達以及畫面構成的形式美的法則,這也是央美在教學上注重的通過感受來切入設計方法,加強了對藝術素養的培養,更是為了致敬100周年的包浩斯。
也為今年美院可能舉辦的紀念包浩斯一百周年打個基調,造型基礎還是延續之前的強烈主觀色彩的表達,顏色運用和構成,而並非像清華那種場景色彩。抽象藝術的經典作品
總結
縱觀近年來央美藝術設計類考題可以明顯地看到美術招生考試改革的趨勢,這類注重底蘊加技法的考試愈加得明顯。正如央美院長範迪安先生說的那樣:「改革不是為了博弈,而是為了體現學術要求,重在測評考生的綜合修養,藝術感受與表達能力。」這就說明了我們的美術生不要僅僅停留在繪畫的技能上面,要對古今中外美術有一定了解,開拓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
這恰恰是央美校考出題考核的重點。
央美今年的考題,
其實給了大家很大的發揮空間,
期待今年的高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