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捲雲舒淡泊身外名利,山隱山現熱守心中事業。這是鄧雲山教授在90歲生日之際收到的生日賀辭,也是對他人生和品格的高度概括和評價。
學人小傳
鄧雲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主任委員、主編,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首屆馬海德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1年,他在國內首次總結了「麻風病人保密治療的經驗」。這個經驗不僅證實了保密治療的效果,而且還減少了有關歧視麻風病人及家屬的許多社會問題。他從多年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麻風查體4步驟4字法」,簡便易行、省時有序、全面系統,讓病人樂於接受且非常實用。
鄧雲山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從醫60多年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皮膚病人,他都給予耐心細緻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麻風病患者。每診斷出一個麻風病患者,他都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麻風病的科學知識,並關心他們的生活境況,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讓患者消除恐懼。當遇到患者或家屬送禮表示感謝時,他都婉言謝絕,同時幫患者解除顧慮,讓他們安心治病。
深入宣傳到一線
讓人們不再談「麻」色變
鄧雲山教授走到哪裡,就把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學知識宣傳到哪裡,始終把醫療衛生宣傳教學放在重要位置上。
20世紀80年代,永壽縣糧食局職工李鳳岐患麻風病。從漢中療養院治癒回到單位後,單位不準他上班,並扣發其工資。鄧教授得知後專程前往患者所在單位,向領導和群眾反覆講解和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的道理及知識,並在李鳳岐家吃飯示範,引來許多群眾圍在門口、窗外觀看,終於解除了單位領導和職工的顧慮。李鳳岐不僅恢復了工作,單位還給他補發了工資。
「記得當時藍田縣向陽公司有一名技術員得了麻風病,造成單位職工們的恐慌,大家都不敢去上班了。我就趕往該單位,從上到下多次做宣傳引導工作,穩定了職工的思想情緒,使單位恢復了正常工作秩序。」鄧雲山向記者回憶道。
為了消除群眾談「麻」色變的恐懼心理,鄧雲山長期蹲點基層,與農民、牧民同吃同住同生活。有一次,他在患者家中吃飯時,發現主人全家吃的是蠶豆飯,而給他盛的卻是白米飯,就立即將自己碗裡的米飯倒入蠶豆飯鍋內,調勻後與患者一家共餐,使患者家人大為感動。
鄧雲山認為,要想讓麻風病從「基本消滅」到「完全消滅」,應把麻風病防治的科普宣傳放在首要位置。在持續數月、數年的農村及城鎮麻風病調查中,他不辭勞苦、苦口婆心地向群眾宣講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不遺傳」的知識,告訴多菌型患者「只要經過正規聯合治療一周,即可喪失傳染性」「未經治癒的病人也可以結婚」等相關知識,消除人們對麻風病的誤解和恐懼。
落實防治到一線
到高發區開展醫學研究
20世紀50年代,鄧雲山剛剛從西北醫學院(現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畢業,留校後在皮膚科工作。工作伊始,他受命研究消滅和控制麻風病這一國家重大課題。在當時,麻風病嚴重危害著百姓的健康,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他卻義無反顧。之後他數十年如一日,深入全省城鄉山區和麻風病流行中的發病地區,進行麻風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採取對策,制訂防治規劃。
「多年前,鄧老師在新疆進行的一次教學示教中,沾有麻風桿菌的刀刃劃破了他的手指,鮮血直流,但他仍鎮定地處理了傷口後繼續講課。他甚至戲稱,這次意外感染是一次『難得的人體接種試驗』。後來我聽說,在場的眾多學員和患者都被他的這種淡定和樂觀所震動。」他的學生向記者回憶起這段有驚無險的經歷。正是在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引領下,鄧雲山帶領一批人深入到我國麻風病高發區,開始了防治麻風病的艱難歷程。
從1951年起,他和同事開始深入到陝南的兩個麻風病院(村),對4000多名麻風病人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鄧雲山明確了麻風病是一個全身系統性疾病。隨後,他又在全省進行了麻風病線索調查和部分地區全民調查。
1955年,他和當地麻風病院的醫生在全國率先總結出了使用氨苯碸治療麻風病的經驗,發表了《陝西省人民麻風病院首次應用氨苯碸治癒12例麻風患者報告》;1986年,他總結出「麻風病人家屬口服氨苯碸預防發病20年效果觀察」,證實了化學藥物對麻風病高危人群的預防效果,研究論文在1988年荷蘭舉辦的第13屆國際麻風病學術大會上交流。
鄧雲山教授曾在長達10餘年的時間內,被指定為我省唯一審定麻風病人治癒、判定病人可從麻風病院出院的專業醫師,經他審定的治癒病人達3000餘人。
傳承醫術在一線
對學生傾囊相授
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反覆論證,鄧雲山總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開創性的「麻風10條8字線索調查法」「麻風查體4步驟4字法」和「麻風保密治療法」。他還撰寫了多篇麻風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為全國麻風病防治工作開闢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探索之路。
1993年,他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國際麻風會議上,用英文宣讀了題為《中國麻風病的診斷治療及其現狀》的學術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首次讓日本和國際麻風病專家們認識到了中國麻風病系統防治的卓越成效,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基於對麻風病防治工作的深入了解,鄧雲山教授主編的由陝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皮膚病方劑藥物手冊》獲得高度評價,曾暢銷國內外並多次重印。醫學界認為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是國內第一本採用中藥和西藥並述的方式介紹防治皮膚病知識的手冊。半個世紀以來,鄧雲山發表麻風病防治研究論文達100多篇。他還參編了《皮膚病與性病學》《實用皮膚科學》等20多部皮膚病學經典著作。
鄧雲山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在臨床一線,搶救了無數的危重患者,在患者中享有絕佳的口碑。他對學生則是傾囊相授、鼎力扶持,大膽起用新人,實現人才階梯化。
幾十年前,他就開始參與全國最早的皮膚科師資班培訓,並多次應邀到各地進行皮膚科師資班、麻風病專業醫師進修班授課,為全國和陝西省培養了大批皮膚性病及麻風病防治醫療骨幹,為壯大我國醫療和科研隊伍作出了巨大貢獻。
鄧雲山教授終生致力於培養皮膚科專業人才。在臨床上,他常年堅持親自查房和在專家門診坐診,治癒了無數的危重患者和疑難雜症患者。他經常告誡中青年醫師:衡量一個醫師的價值,固然要看醫術是否精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真誠為患者服務的仁慈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