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英語單詞是個苦差事,有些單詞好不容易記住了,長時間不用可能又會忘得一乾二淨。中國人絞盡腦汁發明了許多記單詞的方法,其中『『諧音法』』被許多業餘英語學習者津津樂道。
所謂諧音即與英語單詞發音相同或相近的漢字,比如ambulance(救護車)諧音『『俺不能死』』,pest(害蟲)諧音『『拍死它』』,merchant(商人)諧音『『摸錢的』』。這些諧音巧妙地將單詞拼寫與詞義聯繫到一起,一經記憶,用終身難忘形容不為過。
許多初學英語者都有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標註讀音的經歷,特別是在還沒有完全掌握英語音標之前。
國內科班出身的英語老師或者英語專家對用諧音記單詞基本上是異口同聲——反對,在他們眼裡提這些諧音『』有辱斯文『』,因此不屑一顧。
他們認為這樣記單詞偏離了英語學習正軌,學不會地道的英語,特別是會造成發音不標準。
但是,所有人不得不承認:英語像所有的語言一樣只是一種交流的工具,絕大多數人學英語的目的不是去做播音員,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夠聽得懂、說得出,互相理解所表達的意圖或含義足矣。
就連那些英語為母語的人,他們說的英語就十分標準?中國大多數人的普通話不標準,影響到正常交流麼?
某些英語專家自己的母語普通話不一定標準,比如帶有方言,為了顯示其英語知識的正統性,教英語時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總在強調『』規範『』兩字。
能說一口標準規範的英語當然令人羨慕,但如果連單詞都無法記住,標準英語從何而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外國人名漢譯基本上用的就是諧音,俗稱『『音譯』』,比如Olivia奧莉薇、Emma艾瑪、Edith伊迪斯、Kelly凱利等等。外國國名地名部分用的也是諧音,比如England英格蘭,Canada加拿大等等。這些諧音對標準發音造成幹擾了麼?
嬰幼兒牙牙學語的時候表現肯定是不『』標準『』的,但並沒有影響到以後去『』標準『』發音。英語初學者早期發音不標準,隨著一步步模仿、修正,不標準會逐漸變標準。
早期過度強調標準發音容易打擊初學者積極性,讓人總覺得目標遙不可及,完全失去信心,最後望而卻步。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同理,不管正法歪法,記住單詞就是好法?
如果你有不同觀點,歡迎在留言欄留言。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