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面試技巧:寓言故事題型沒思路?四招教你搞定!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面試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公務員5G資料包領取★
寓言故事是什麼?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題在國考面試中不算主流題型,考查的比例也不高,多出現在貴州、江蘇等地的考試中,但因為其獨具特色,也有一定難度,往往讓考生無從下手!怎樣才能快速搞定國考面試中的寓言故事題呢?
一找:找寓言故事中的關鍵情節或關鍵字
拿到寓言故事題後,要迅速圈找關鍵詞或關鍵情節,因為當中隱含著具體破題點。有的寓言故事很簡單只有一個破題點,而稍難的寓言故事多數情況下會有多個破題點。破題點的多少往往取決於題目,也取決於考生的能力,考生可靈活處理既可圍繞一個點展開也可圍繞多個點展開答題。
例題:一隻鴻鵠飛落到井邊,井底青蛙對鴻鵠說:「別人都說我是井底之蛙,其實我也嚮往碧海藍天,但是我自己沒有翅膀,沒有辦法跳出去。」鴻鵠則對青蛙說:「其實你有很好的遊泳技能和彈跳能力,為什麼不嘗試下呢?你可以試著在漲水的時候奮力一跳,跳出井底。"對此談談你的啟示?
關鍵詞一:「其實你有很好的遊泳技能和彈跳能力」;
關鍵詞二:「嘗試」;
關鍵詞三:「漲水的時候」;
二轉:把關鍵詞轉化為啟示點發散聯想
找到關鍵詞和關鍵情節後將其轉化為啟示點,可根據關鍵詞的多少轉化一個啟示點或者多個啟示點,形成答題的具體論點。
「其實你有很好的遊泳技能和彈跳能力」(關鍵詞) 啟示一:要挖掘自身優勢;
「嘗試」 啟示二:要敢於嘗試;
「漲水的時候」 啟示三:要懂得借勢而為或抓住機會;
三論:論證啟示點加強說服力
轉化出具體啟示點後,就意味著考生點明了論點,接下來就是論證論點的合理性,增強自身論點的說服力。而在論證單一論點或多個論點的時候,都可以採用相同的論證結構:論點+講道理+擺事實。
啟示一:要挖掘自身優勢;(論點)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既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在彌補短板的同時更應最大化發揮自己的長處,讓自己的能力得以發揮,從而提升自信激發潛能。(講道理)正如中國歷史上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善於挖掘自身的優勢。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爾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漢高祖劉邦和群臣談論楚漢勝敗原因時說: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何;統軍作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人是傑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們,這是我能奪取天下的原因。(擺事實)
啟示二:要敢於嘗試;(論點)嘗試有可能會成功,不嘗試永遠不會成功。在沒有嘗試之前就放棄,是人生最大的失敗。許多表面上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有膽量去做,並且付出自己的努力,它可能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喜劇大師卓別林在他的自傳中寫道:「要記住: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於戰勝了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講道理)
啟示三:要懂得抓住機會;(論點)機遇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來說非常重要,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往往會事半功倍.相反,抓不住機遇的人,往往再努力也是徒勞。就如古代越王勾踐。越王勾踐戰敗後被迫到吳國當奴隸,受盡恥辱,但勾踐沒有自暴自棄,只是默默忍受。終於有一天,吳王看到勾踐的忠心表現,放他回越國。釋放後的勾踐抓住機遇,重整旗鼓,壯大軍隊,最終滅了吳國。(擺事實)
四聯:聯繫自身談實踐
在論證充分的基礎上,應回歸到自身,讓啟示得以真正踐行,而不是一句空話!
比如,所以對於即將踏入職場翻開人生新篇章的我來說,不能妄自菲薄,而是應該清楚認知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到自己的長處。在實際工作中,要大膽嘗試敢於創新,不斷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善於抓住機遇,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機會,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編輯: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