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醫生帶64名精神科患者轉院,有家屬稱誰對患者好就跟誰

2020-12-12 澎湃新聞

貴陽醫生帶64名精神科患者轉院,有家屬稱誰對患者好就跟誰

澎湃新聞記者 劉霽

2017-02-06 11:11 來源:澎湃新聞

貴航貴陽醫院發聲明譴責本院醫生楊紹雷帶領精神科64名患者轉至他院一事持續發酵。

貴航貴陽醫院精神科病房 患者家屬供圖

2月4日下午,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的數名患者表示,不願回到貴航貴陽醫院,因為那裡的環境和條件比較差。亦有患者表示,現在轉到的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外部環境好,但自由沒了」,因為這裡不能自己煮東西吃,抽菸和行動也受到限制。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病房 患者家屬供圖

一位患者家屬則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妻子跟隨楊紹雷醫生治療已有三年,「我們不管兩家醫院怎麼吵怎麼鬧,誰對患者好我們就跟誰」。

2月3日下午,貴航貴陽醫院在其官網發文譴責稱,精神科主任楊紹雷私自帶該科的64名患者轉院到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次日,貴陽市衛計委官網即發消息,稱64名患者中有4名已返回貴航貴陽醫院,其餘60名患者在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2月4日,澎湃新聞探訪了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心理衛生中心,該院多名醫護人員證實,跟隨楊紹雷轉院來的精神病患者就在裡邊。

心理衛生中心共七層,除一樓正在裝修外,二至七層都是大門緊鎖,外人進不去。

澎湃新聞輾轉採訪到其中幾位患者,他們均表示是被楊紹雷帶來的,言語中表達出對楊紹雷行為的認可,「我們都擁護他,有他在我們就放心來」,同時抱怨貴航貴陽醫院的環境太差。

一位患者抱怨在貴航貴陽醫院吃得不乾淨,沒有活動空間,屋子見不到陽光,黑烏烏一片。還有患者稱,洗澡很不方便,沒有熱水,他們已經半個月沒有洗澡了。

一名張姓患者的家屬也抱怨貴航貴陽醫院的環境條件太差,據他描述,那裡的精神病患者吃飯沒有椅子,七八十人圍著一個桌子吃,還只能蹲著。

他表示,對於患者集體轉院引發的各種輿論並不關心,他只在意好的醫療服務和條件,「這裡不僅條件好,價格還比那裡便宜三分之一」。

他告訴澎湃新聞,住在這裡的是自己的妻子,跟隨楊紹雷治療已經有三年,「我們不管兩家醫院怎麼吵怎麼鬧,誰對患者好我們就跟誰」。

澎湃新聞還實地前往貴航貴陽醫院的神經科病房,鐵門緊鎖。一名自稱是醫院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來意後,極力阻撓記者採訪活動。透過鐵門,澎湃新聞發現裡邊一片狼籍。對此,該院辦公室的廉姓醫生解釋,那麼多患者一起出走,當時「肯定弄得很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精神科 轉院 聲明

相關推薦

評論(354)

相關焦點

  • 貴航貴陽醫院醫生楊紹雷帶64名精神病人轉院 原因曝光
    貴航貴陽醫院發聲明譴責本院醫生楊紹雷帶領精神科64名患者轉至他院一事持續發酵。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病房 患者家屬供圖  一位患者家屬則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妻子跟隨楊紹雷醫生治療已有三年,「我們不管兩家醫院怎麼吵怎麼鬧,誰對患者好我們就跟誰」。
  • 貴陽一醫院精神科主任帶64名患者離院事件調查
    貴陽一醫院精神科主任帶64名患者離院事件調查 原標題:   一則醫生帶64名患者離院的消息近日引起輿論關注。貴航貴陽醫院2月4日在其官網發出聲明,稱該院精神科主任楊紹雷私自帶64名患者離院。
  • 貴陽精神科醫生患者「集體跳槽」該羞還是憤?
    2月4日,貴陽貴航300醫院在醫院網站上發布聲明稱,醫院精神科主任和4名醫師、7名護士未履行手續集體離崗;而科室65名患者中,有64名患者也在未辦理出院(離院)手續的情況下,被該科室主任帶離。貴航300醫院認為,擅自離職的醫護人員違背了醫護職業操守,相關醫院存在不良競爭。
  • 精神科主任出走 投奔對象與朗瑪信息有筆6.5億大生意
    2月4日,貴航貴陽醫院發布聲明稱,經警方確認,1月30日該院64名患者被精神科主任楊紹雷帶離至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貴陽六醫院),貴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目前64名患者中有4名已返回貴航貴陽醫院,其餘60名患者在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治療。醫生帶領患者集體「出走」實屬罕見。這一事件背後是怎樣的矛盾?
  • 貴陽19歲女孩隆鼻手術後死亡 院方曾隱瞞家屬轉院搶救
    貴陽19歲女孩做隆鼻手術後死亡 院方曾隱瞞家屬私自轉院搶救央廣網貴陽1月8日消息(記者張兆福 見習記者郭鵬)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貴陽19歲女孩夏麗莎在當地一家整形外科醫院進行隆鼻手術後不幸死亡,引發廣泛關注。
  • 醫院危重病人轉院 醫生推薦「野救護車」(圖)
    在辦理轉院時,醫生以值班人員不足為由,向患者家屬推薦「野救護車」。迫於病情危急,患者隨後搭乘該醫生推薦的「野救護車」趕往成都,不過一路上,家屬們真是提心弔膽。  值班人員怎麼會不足?甚至影響到120救護車出車?醫生怎麼會主動向患者推薦「野救護車」?運送路上一旦出了問題,責任誰來承擔?
  • 患者背痛10小時後身亡,家屬:接診醫生過度診斷,拖延時間
    根據《今報傳媒》這篇題為《年輕小夥疼痛中煎熬10小時轉院途中身亡,家屬:就醫時醫生下班無法檢查,病情不確定開不了轉院手續》的描述,在接診之初,醫生便考慮到患者可能身患主動脈夾層,因為家屬看見醫生在開具的單子上已經下了診斷:主動脈夾層?
  • 家屬不聽勸阻執意轉院,患者途中病情惡化,為何醫院反賠15萬?
    患者家屬要求轉院,並自行聯繫120急救車,據120急救管理系統記載的受理時間為當日14時11分,患者在轉院途中因病情惡化又返回甲醫院,甲醫院於當日14時25分對患者進行心臟復甦術搶救,經搶救無效死亡,死因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醫院搶救患者反遭家屬指責?「罵人」視頻引發爭議
    「罵人」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 家屬事後已補交醫藥費 醫院稱時常遇到類似事件  近日,一位女性在醫院指責醫護人員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有網友稱,事發於遼寧省錦州市,一名老年患者經搶救甦醒後反問醫生「搶救我幹啥」。患者家屬接通知到醫院後,也指責醫生,並質疑「誰讓你搶救了?」
  • 患者求醫被拒,轉院途中身亡,救或者不救?
    據護送其去醫院的同學說,他曾請求接診醫生給予一些急救幫助,比如輸氧等,但是醫生沒有,並強烈建議他們轉院。之後兩人只能打車去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然而當到達市二醫院時,該同學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目前該事故已經在調查,具體情況等候官方通報。
  • 看中國精神科醫生行業現狀
    李鑫(化名)原是一名基層精神衛生機構的醫生。在基層工作的兩年時間裡,他看到紮根基層可能遇到的瓶頸。李鑫稱,基層和大城市精神病院一樣人手缺乏,有時候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精神科工作的醫生,可能不是在精神科執業註冊。對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人,一些地方規定由公安機關將其送至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並通知家屬。
  • 醫生如果跟患者或家屬動手,什麼情況下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近幾天,醫生們都在熱議醫療行為中的正當防衛。作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如果遇到無理取鬧甚至動手打人的患者或家屬,醫生該怎麼自我保護才不會觸及法律紅線、避免被不理智情緒帶入坑而自毀前程呢?就此,骨科在線採訪了北京市華衛律師事務所聶學律師。
  • 湖南一醫生被患者家屬毆打病危 警方抓獲2名兇手
    湖南邵陽市邵東縣網際網路宣傳管理辦公室微信公眾號「邵東發布」發布消息稱,今日(5月18日)13時40分左右,邵東縣人民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家屬毆打傷害醫生事件,被打醫生王俊目前正在搶救中,警方已抓獲兩名兇手。
  • 山西一患者醫院墜樓身亡 院方稱純屬意外
    4月3日,當事醫院表示,事發當天,患者突然從10層樓道西側窗戶跳下。事發突然,「誰也沒想到患者會跳樓墜亡」。  患者生前長住醫院  4月3日,患者常志成的女婿王雄說,事發前,常志成患脈管炎,在涉事醫院住院長達10餘年,一直在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病房,和骨科醫生、護士都很熟悉。
  • 安貞醫院打人事件說法不一 患者家屬稱院方先動手
    事情發生在10日上午,多家媒體都做了詳細的報導,安貞醫院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9日,一名50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安貞醫院做了心血管檢查,前臂有一處穿刺創口出現滲血,家屬將情況反映給護士,護士檢查後通知了醫院大夫,處置過程符合規定,大夫也很快趕到了現場。但是患者家屬對此處置表示不滿,並對護士進行了威脅。
  • 女醫生遭患者家屬惡意殺害,行兇者被批捕後,今日國家立法防「醫鬧」!
    主要從事高血壓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並長期在急診工作,對危重病的搶救及診治有一定的經驗,並從事急診急救技術的普及及研究工作。在好大夫在線官方網站上,2009年5月31日,一位來自北京的患者因右側肋下膽區隱痛,到民航醫院就診。患者記錄顯示:當時已經是中午,只有急診科有大夫值班,楊大夫(楊文)接診態度非常好。
  • 襄陽醫生莫名其妙挨打,對方是隔壁手術室患者家屬
    負責這臺手術的腦外科醫生王社全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憶,約9點40分,張加論的家屬趕到手術室外,他當時就告知,病人情況非常危險,有很高的概率救不回來,要做好心理準備。家屬當即表示,費用不是問題,希望醫生盡全力搶救。11點前後,張加論停止心跳。全力搶救之餘,王社全向家屬告知了心跳停止的情況。
  • 患者家屬舉報醫生推銷人血白蛋白,廣西涉事醫院想「私了」被拒
    11月26日,岑溪市衛生健康局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稱,涉事醫院醫生沒有明確要求患者家屬購買、使用指定名稱、供貨商的生物製品,患者家屬購買的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在參考價格範圍內,不存在價格偏高及亂收費行為。12月11日,被指向患者家屬推銷免疫球蛋白的岑溪市人民醫院ICU陳醫生(音)表示,自己正在上班,有事請聯繫醫院。
  • 醫生膠布上寫27字醫囑獲贊 患者家屬:有用且有人情味
    「那天正好趕上手術,我忙到下午6時許才下班,做醫生比較忙沒什麼時間剪頭髮,頭髮挺亂的,我就下班直接去了理髮店理髮。」然而,剛洗完頭準備坐下理髮的楊超,卻接到了醫院值班醫生的電話,一位78歲的病人從2米高的地方摔落,撞到了左側腰背部。「這是個從鎮裡醫院轉院過來的病人,肋骨骨折、左腎破裂出血,血壓不斷下降,後來就休克了。」
  • 面對癌症患者,醫生應該告知真相還是幫家屬隱瞞?
    因為只有家屬是長期跟病人生活在一起,更加了解這個病人的性格是敏感型還是非敏感型,所以我們也不會一味地要求家屬必須如實告知,一般我會先問家屬兩個最簡單的問題: 第一,病人識字嗎?如果他根本不識字,哪怕家人帶我來醫院,我也看不懂這個醫院的名稱,看不懂病歷或者處方,這種就比較好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