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9月5日下午,一場慶祝第36個教師節的活動在西北政法大學雁塔校區召開,與以往慶祝活動所不同的是,多名一線教師被民進西安市委會邀請到西北政法大學座談,請他們為搞好西安「名校+」建言獻策,此舉贏得眾多網友的點讚。
記者獲悉,教師節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節日,是源於1981年3月全國政協會上,葉聖陶、雷潔瓊等17名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的政協委員的聯名提案。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勳接見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了解到設立教師節的事,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寫報告請示中央。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教師節的議案,明確自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活動當天,民進西安市委會楊宗科主委、孫潤璋副主委向參加慶祝活動的20名教師會員代表獻花合影后,就把舞臺交給了廣大一線教師,請他們「就圍繞把『名校+』做得更好放開說」。
率先發言的民進新城工委主任劉嵐,她圍繞新知小學和太華路小學「名校+」市級聯合體從組建到實施情況,校園硬體提升、教師交流互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暢談了自己的切身體會。
民進蓮湖工委委員張建穎聲情並茂地介紹了灑金橋小學在這次教育改革過程中發生的巨大變化,從教師和生源問題的解決,到 「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優勢,再到智慧校園教學互聯互通建設實踐成果一一作了介紹。
長安工委主任張育青、未央工委副主委弓月愛、14中支部主任方娟英、灞橋工委委員閻繼茹、高新第一中高級教師鄒紅梅等,分別就進一步加大對優質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重視解決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儘快解決農村學校發展短板,推廣高新區師資經驗讓好老師「進得來,留得住」,民辦幼兒園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建議等內容談了他們的看法和意見。發言中談的問題,是他們在一線工作的親身感受,句句切中要害,充滿了真知灼見。
此外,西安文理學院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兼藝術學院副院長楊藝媛就探索高校和基礎教育組建專業共同體的問題談了自己的想法。民進企業聯誼會理事、班尼學能英語創始人任凱、EPC錦橋教育學校校長張合分享了他們在素質教育方面嘗試的新情況。
圍繞西安市「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與會的一線教師也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一致認為:這個計劃雖然實施的時間不長,但已顯示出了蓬勃活力,特別是在今年小升初中成效顯著,應繼續加大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在認真聆聽了廣大一線教師熱情洋溢的發言後,民進西安市委會主委、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在總結髮言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來陝發表了重要講話,飽含了總書記對家鄉的濃濃情意,他為陝西的發展確定了追趕超越的奮鬥目標並提出了「五個紮實」的工作要求,希望陝西的幹部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爭當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認真學習,在文化教育戰線上的2109名西安民進會員一定要投入到這場奮力譜寫新時代陝西追趕超越新篇章的偉大實踐中,貢獻民進的智慧、發出民進的聲音、展現民進的風採。楊宗科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要把全面落實小康社會,貫徹落實好市政府三年行動計劃和疫情防控常態化各方面工作統籌好。我們大部分會員身處教育崗位,學校的教學與疫情防控工作尤為重要,各位會員要嚴格按照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工作要求做好履職,勇於擔當。最後,楊宗科再次向西安民進的廣大教師會員表示節日的祝賀!向戰鬥在教育一線上的各位老師們表示親切的慰問!
當天的活動上,民進西安企業界聯誼會會長李東霖代表民進企業界聯誼會向教師們贈送了精美的節日禮品。
民進西安市委會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邀請一線教師獻策「名校+」來慶祝教師節的做法,當天被自媒體傳播後,很多網友為民進市委會這一創意點讚,認為 「讓教師真正成了教師節的真正主角」「特別接地氣。」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曾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