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話:
初聞何校長大名還是他草創攀西綿陽南山學校的時候,彼時聽到有教育界的權威介紹:何校長自身的經歷便是一個傳奇,他接手的學校都是旁人絕對畏之如虎的險境。但何校長就像自帶點石成金之手一般,經他管理過的學校,高考成績無一不創造了那個學校的歷史最高點。
去年的五六月間,聽聞何校長來到了成都市郫都區川科外國語學校,即期待又有些擔憂。期待的是能夠再次見證何校長創造奇蹟;擔憂的是,成都的教育產業高度發達,作為一個新學校,這裡不會成為何校長的滑鐵盧吧?
轉瞬之間,成川外迎來了她的第一次大考,也再次印證了何校長的不敗傳奇——重本率82%,本科率100%。也許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何校長、等待成川外帶給我們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他被業界稱為「傳奇校長」、「救火隊長」,但他卻自謙地說,自己只是「聽用」,在需要時,他都會挺身而出。他,就是成都市郫都區川科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成川外」)校長何佳庠,走南闖北十數年,不斷續寫著自己的傳奇。
2003年,在中專改制的綿陽實驗高中,學校首屆高考錄取率名列綿陽市第3位,僅次於南山、綿中,重本率更是高達48%;2008、2009年,南山雙語學校分別獲得高考一等獎和特等獎,重本率超50%;2013年,海南省儋州二中考生高考重本人數比上年增加了10倍,本科人數增加了3.8倍,重本率超60%;2018年,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首屆高考、中考都榮獲涼山州第一名,高考重本上線率達到了76.8%。這一切輝煌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何佳庠。
成都市郫都區川科外國語學校在創辦之初就聽聞了何校長傳奇經歷,學校高層一致同意邀請何校長直接管理學校的運作,經過多次與何校長的溝通,終於打動了願意不斷挑戰自己的何校長。
2019年,何校長正式擔任了成川外的校長,由於學校剛剛對外招生,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學生、家長們對學校、對老師、包括對何校長的種種懷疑。在這裡,真的佩服那些敢於第一次「吃螃蟹」的學生的勇氣與運氣,他們用自己的勇氣換來了成績飆升的喜悅。
由於相關政策的規定,成川外在2019至2020年度並沒有應屆高中生,學校招收了一批2019年的高考補習生。這屆學生參加補習的時間相較於其他學校更晚些,加之疫情的影響,他們實際只補習了約九個月的時間。儘管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成川外首屆參加高考的考生卻實現了平均長分51分,最多增加157分,重本率82%,本科率100%,這一優異的成績。何校長用自己的行動再次闡釋了「傳奇」。
然而奇蹟並非一天鑄就,這是成川外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何佳庠校長根據衡水中學的經驗總結出「一個人幹不過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幹不過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幹不過一個趨勢」的觀點。
他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管理經驗,梳理出「八大系統」管理模式,為學校所有事務提供了有章可循的依據。得益於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教師不再單打獨鬥、各自為戰,老教師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帶領新教師迅速成長,全校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學生成績提高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根據「八大系統」之「全程跟蹤管理系統」模式,成川外要求領導早碰頭、晚查寢,班主任「五到場(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第一節課、兩操及晚寢班主任要到場)」,實行領導責任制,確保學生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成川外。
十多年來何校長收集、融合了最優秀的教學經驗,獨創出高效的教學方法——「點輔」制度,堅持「天天輔、周周清、月月考」,堅持「精準訓練」。
小班教學是成川外的一大特色,每班不超過36人,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及時得到老師關注,確保了「點輔」制度的實施。「點輔」,就是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針對性輔導。成川外規定,晚自習為「點輔」時間,禁止老師教授新課。在成川外,晚自習時任課老師們都會守候在教室或辦公室,學生有任何問題,都能申請讓老師進行「點輔」。成川外還創新了「點輔」形式,假如學生遇到學習中的難點,可以把問題寫在便利貼上,貼在老師辦公桌上,老師看見後,便會專門找時間對學生進行「點輔」。這樣一來,「點輔」打破了時間限制,做到了有的放矢。
(特級教師唐黎明正在上課)
成川外的老師除了對學生進行「點輔」,還要進行「周周清、月月考」。就是每一周對本周知識進行系統性梳理,每一月進行月考。這樣一來,既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及時查漏補缺;又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易錯點,根據實際學情來備課,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所以在成川外,因材施教並不是一句空話,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
「精準訓練」就是作業在精不在多,讓學生做最優質的的考題。高三學生學習時間長,學業壓力大,成川外改變了以往讓學生在題海裡掙扎的模式,轉而 「讓老師進題海,讓學生出題海」的口號。「老師進題海」即教師在布置作業之前要做海量習題,再從中篩選出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教師篩選出習題後要先交備課組長審閱,審閱後還要交給特級教師審核,保證習題的精準性,最後才布置給學生做。避免了學生因「題海戰術」而導致的漫無頭緒的狀況,讓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完成了最高質量的習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川外補習班師資堪稱「頂配」,任課教師或具有高級職稱,或曾任教於國家級重點中學,其中,還包括3位特級教師。這些教師教學水平一流、教學藝術高超、教學態度嚴謹,很好地實踐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要求。
陳旭東老師
陳旭東老師是補習班理科一班的班主任,曾創造高考全班上重本的神話。陳老師認為,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所以把心思全心全意撲在學生身上,為此,陳老師不得不長期和患有眼疾、幾近失明的愛人分居兩地,但為了教書育人的事業,愛人非常支持陳老師的工作。
陳老師說,學生們長期離家讀書,跟自己在外求學的孩子一樣,所以想盡辦法在生活中與學生建立密切聯繫,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比如,學生們的包裹,自己常常跑到幾公裡遠的地方幫忙取;學生們跑早操,自己要比學生先到操場,帶領學生喊口號振奮精神。在教學中,陳老師也兢兢業業,即使他教學經驗頗豐,知識點早已倒背如流,但依然會認真準備每一堂課,陳老師說,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能照搬從前的經驗。陳老師常常通過小測驗來了解學生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若這一問題是全班性的,就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精準訓練」。若只有個別學生存在問題,就對這些學生進行「點輔」。
有一位同學去年高考僅375分,花了很高代價在號稱「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的國內某知名學校學習了一段時間,卻收效甚微,自己的精神壓力日益增大,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轉而來到了成川外補習。因為老師在各方面的關心,幾乎已經對今年高考完全失去信心的她,學習的興趣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經過短短幾個月的補習,今年高考飆漲了100多分。陳老師介紹,這位同學來到成川外時,第一輪複習已結束,但通過幾次小測驗,摸清了該同學的薄弱點,隨後進行針對性的「點輔」,最終讓其成績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
唐子君老師
唐子君老師是特級教師,也是補習班的英語老師之一,曾經以英文原著《追風箏的人》為教材,創造高考英語班級平均分137的神話。唐老師的課是輕鬆的,也是高效的。他很少給學生布置作業,認為作業在精不在多,踐行著「讓老師進題海,讓學生出題海」。作業和練習題唐老師要反覆篩選、仔細斟酌,儘管這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但學生卻能得到「精準訓練」,事半而功倍。唐老師對於偏科的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在下午5:00——6:00這一時間段帶領學生學習,制定專門的學習計劃。小張同學性格比較內向,英語基礎差,唐老師就會鼓勵她大聲朗讀,從最基礎的單詞抓起,不斷地寫、讀、背。最終,她今年高考的英語成績提高50多分。
李佔軍博士
同為補習班的英語老師李佔軍博士說,分數背後是一個系統性的教書育人工程。無論是教學中還是生活上,老師都要認真研究每一位學生,參透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質、心理活動,分析每一位學生的特長和短板,以此為依據,通過「精準訓練」「點輔」等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方能創造「低進高出」的奇蹟。
覃佳傑和張景春。覃佳傑去年高考485分,今年607分,上升122分。張景春去年高考375分,今年509分,上升134分。去年高考,兩位同學都因分數不夠名落孫山,經過不到一年的補習,今年分數都有非常大的漲幅,能夠報讀自己心儀的大學。「我準備報醫學院,學臨床醫療,這個分數應該問題不大。」覃佳傑說。
家住武侯區的小覃同學,被成川外強大的師資力量所吸引,認為在這裡補習更有底氣。補習生活很辛苦,而同學們也都很努力。開始時他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吃飯都沒有胃口,他找到了心理學博士李佔軍老師傾訴。在李老師非常專業的指導下,小覃有了明顯的變化,性格開朗了許多,學習的自覺性也提高了。他告訴記者:學校裡桌球臺、羽毛球場、籃球場和足球場應有盡有,可以盡情地放鬆。學校住宿條件也不錯4人一間毫不擁擠,洗衣機、空調、淨水器等必備的生活設施都有。在學校,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自己能更加專心地投入學習。今年的高考,他的成績提高了122分,終於能夠上自己心儀的醫學專業了。
小張同學是從有「高考工廠」之稱某著名中學轉到成川外補習的。當時,成川外第一輪複習已經結束,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好在成川外的補習節奏很對小張的「胃口」,因為每個班的學生人數少,老師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她的晚自習都用來吃小灶——「點輔」。在老師的耐心輔導下,她不再擔心學不懂、學不會。之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小張,最喜歡找和藹可親的唐老師「點輔」,唐老師給她布置的作業,制訂的學習計劃是專門給她『量身定製』的,跟其他同學完全不一樣。小張再也不擔心自己跟不上學習節奏了,去年高考英語只有40多分的她,今年一舉提升了50多分,總分更是提升了134分。本科夢,圓了!
正是由於何佳庠校長總結的科學高效、切實可行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方法,名師們兢兢業業、愛生如子的工作態度,學生們在學校的庇護和老師的關愛下,奮力拼搏、積極進取的學習勁頭,讓這所成立僅一年的新學校,實現了首屆高考生82%的重本率,100%的本科率。
數字是冰冷的,也是最客觀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成都市郫都區川科外國語學校未來必將會創造一個又一個超乎想像的輝煌。
魏來 本報記者:謝志奇 左思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