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S.H.E.特別流行的一首歌嗎?——《中國話》,「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到底扁擔寬還是板凳長……」
語言的美不僅在於形體,也在聲音!
漢字四四方方,錯綜複雜,但形如流水,揮灑自如,給人藝術享受。
漢語音節整齊,簡單簡潔,但發音易混,語音拗口,讓人望而卻步。
但正因為漢語和漢字這樣的矛盾特點,才造就了如今中國話的博大精深!繞口令就是其中之一!
繞口令作為中國傳統的語言遊戲,在民間廣為流傳,又被人們稱為「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它利用漢語音節的規律以及「雙聲」、「疊韻」的特點,將聲母或韻母發音相似的字詞疊放在一起,形成簡單有趣的語韻,並且讓人一口氣急速讀出,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妙趣橫生。因而繞口令是練習口語發音、分辨音節、吐字清晰的首選,也是各大戲劇學院練習臺詞功底所推崇的課程之一。下面這些繞口令大家可以流利地讀出來嗎?
比錘(分辨ui和ai)
爐東有個錘快錘,
爐西有個錘錘快,
兩人爐前來比賽,
不知是錘快錘比錘錘快錘得快?
還是錘錘快比錘快錘錘得快?
一個人(分辨en和ing)
這邊一個人,挑了一挑瓶。
那邊一個人,擔了一挑盆。
瓶碰爛了盆,盆碰爛了瓶。
賣瓶買盆來賠盆, 賣盆買瓶來賠瓶。
瓶不能賠盆,盆不能賠瓶。
嚴眼圓
(分辨鼻韻母)
山前有個嚴圓眼,
山後有個嚴眼圓,
二人山前來比眼,
不知是嚴圓眼的眼圓,
還是嚴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
劉奶奶、牛奶奶和柳奶奶(分辨n和l)
劉奶奶找牛奶奶買榴槤牛奶,
牛奶奶給劉奶奶拿榴槤牛奶,
劉奶奶說牛奶奶的榴槤牛奶不如劉奶奶的榴槤牛奶,
牛奶奶說柳奶奶的榴槤牛奶會流奶,
柳奶奶聽了大罵牛奶奶你的榴槤牛奶才會流奶,
柳奶奶和牛奶奶潑榴槤牛奶嚇壞了柳奶奶。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分辨ei和ua)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黑化肥揮發發灰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黑灰化肥會揮發發灰黑諱為花飛,灰黑化肥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
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飛,灰黑化肥會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化為灰
司小四和史小世(分辨s和shi)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
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
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
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不換司小四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
司小四說我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可以增加營養防近視,
史小世說我十四斤飛兩細蠶絲可以織綢織緞又抽絲。
繞口令初說時覺得拗口難辨,枯燥無味,但卻可以幫助孩子辨別聲母、韻母的發音,有效地鍛鍊孩子的口才,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培養孩子的反應能力,對孩子的語言及思維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可以極大提高孩子的口齒清晰程度和語言表達力,使思維更具有敏捷性、靈活性、準確性。
「中傳花少口語傳播」也很重視在繞口令方面的訓練,在教材的編排上也加入了相關材料,大家可以從中找出很多有趣有意思的內容!
當我們可以熟練說出「咬舌」的繞口令時,就會發現,原來漢語發音這麼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