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實體清單?
國外科技媒體GadgetMatch報導,餘承東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幾個美國最受歡迎的社交APP,將在華為的應用市場APP Gallary登錄。
App Gallary是華為未來一年重點推廣的項目,在2月24日的終端產品和戰略發布會上,華為曾宣布實施一個10億美元的「星耀計劃」,幫助應用開發者在App Gallary上進行應用推廣和創新。
如果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APP,進入了App Gallary,供用戶下載,實際上就等於直接參與華為項目了。
要知道華為去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在美國本土任何企業,在沒有美國政府許可下參與華為項目,都可能觸犯美國法律。
然而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不太可能獲得過與華為合作的美國許可,這些公司在此前並非華為的核心供應商,也並非華為的核心客戶。
也就是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很可能正在冒著極大風險「跨越」實體清單,在美國以外參與華為項目。
為什麼要冒這麼大風險?
實際上如果不冒實體清單的風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公司很可能會面臨更大業務風險,失去美國之外很多業務。
目前華為仍然是全球手機發貨量第二的手機廠家,全球超過6億用戶,月活躍用戶達4億,放棄進入App Gallary,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放棄全球6億用戶市場。
對這些美國公司來說,這顯然是非常大的損失。
要知道放棄了6億用戶的APP市場,並非只意味著放棄6億用戶,更意味著很可能在6億用戶下,把這些美國APP的競爭對手養肥。
而且美國APP進入APP Gallary的風險可能並不大。
APP上架風險
首先,美國APP僅在APP Gallary上架,APP Gallary只是為美國APP提供展示頁面和下載途徑,這個過程並沒有產生直接的銷售業務。
其次,已經有部分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其中包括谷歌和微軟的部分APP。但目前還沒有谷歌或微軟直接違反實體清單遭到處罰的報導。
另外,在華為APP Gallary本身就只能在美國之外的國家使用,即使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也不會直接違反美國境內法律。
總的來看,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的可行性還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01.《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coming to Huawei AppGallery soon》GadgetMatch
02.《Facebook和Twitter將登陸華為AppGallery應用商店》It之家
03.《餘承東:HMS初顯成效,註冊開發者已超130萬》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