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等幾大美國科技企業正「越過」實體清單,參與華為項目?

2021-01-11 指尖科技說

越過實體清單?

國外科技媒體GadgetMatch報導,餘承東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幾個美國最受歡迎的社交APP,將在華為的應用市場APP Gallary登錄。

App Gallary是華為未來一年重點推廣的項目,在2月24日的終端產品和戰略發布會上,華為曾宣布實施一個10億美元的「星耀計劃」,幫助應用開發者在App Gallary上進行應用推廣和創新。

如果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APP,進入了App Gallary,供用戶下載,實際上就等於直接參與華為項目了。

要知道華為去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在美國本土任何企業,在沒有美國政府許可下參與華為項目,都可能觸犯美國法律。

然而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不太可能獲得過與華為合作的美國許可,這些公司在此前並非華為的核心供應商,也並非華為的核心客戶。

也就是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很可能正在冒著極大風險「跨越」實體清單,在美國以外參與華為項目。

為什麼要冒這麼大風險?

實際上如果不冒實體清單的風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公司很可能會面臨更大業務風險,失去美國之外很多業務。

目前華為仍然是全球手機發貨量第二的手機廠家,全球超過6億用戶,月活躍用戶達4億,放棄進入App Gallary,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放棄全球6億用戶市場。

對這些美國公司來說,這顯然是非常大的損失。

要知道放棄了6億用戶的APP市場,並非只意味著放棄6億用戶,更意味著很可能在6億用戶下,把這些美國APP的競爭對手養肥。

而且美國APP進入APP Gallary的風險可能並不大。

APP上架風險

首先,美國APP僅在APP Gallary上架,APP Gallary只是為美國APP提供展示頁面和下載途徑,這個過程並沒有產生直接的銷售業務。

其次,已經有部分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其中包括谷歌和微軟的部分APP。但目前還沒有谷歌或微軟直接違反實體清單遭到處罰的報導。

另外,在華為APP Gallary本身就只能在美國之外的國家使用,即使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也不會直接違反美國境內法律。

總的來看,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美國APP在APP Gallary上架的可行性還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01.《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coming to Huawei AppGallery soon》GadgetMatch

02.《Facebook和Twitter將登陸華為AppGallery應用商店》It之家

03.《餘承東:HMS初顯成效,註冊開發者已超130萬》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實體清單」詳解:白紙黑字的美國陷阱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中美貿易戰之際,華為成為了美國遏制中國科技企業舉措的首要目標,美國商務部先後於今年5月、8月將華為及其116家關聯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此後的華為,不得不選擇走上國產替代之路,「實體清單」也因此成為了美國除關稅壁壘之外,又一暴力直接的貿易手段。
  • Linux回應美國實體清單,華為、中興等企業可以鬆一口氣了?
    這條消息,想必科技圈的小夥伴們已經等了一年了。。。一年前的時候,美國商務部把中國的一些科技巨頭拉進了用來管制的 「 實體清單 」 中,引起了技術圈子的恐慌。因為按照美國的說法,只要進了實體清單,以後別想再使用一丁點美國的產品和技術了。然後就有人解讀說,由於大部分開源軟體是在美國發布的,所以這些開源技術同樣也屬於被管制的範圍。
  • 美國實體清單的由來與應對之策
    任正非接受採訪時談到被加入清單事件時曾說過,「美國剛發布『實體清單』時,連墨西哥的麥當勞都不賣給我們。」可見清單對於美國公司的威懾力。不過,美國揮舞實體清單大棒,遇到華為,變成了紙老虎,金鐘罩被針扎了一個洞,所以威信掃地惱羞成怒。如何脫離美國實體清單?
  • 美國「實體清單」再添11家,有供應華為被列入,中國該出手反制了
    所謂「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華大基因則是國內首款量產自主研發基因測序設備並推向市場的企業,歐菲光則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華為、蘋果兩大客戶的攝像頭模組企業。這意味著,未經美國政府批准,被列入名單的歐菲光不能從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得益於技術優勢,歐菲光是國內唯一一家綁定蘋果和華為兩大手機品牌的攝像頭模組企業。
  • 被列入實體清單的科技公司,如今過得怎麼樣?
    自從美國開始對中國實行經濟打壓後,實體清單是一個無法躲避的話題,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想自己被列入實體清單——一旦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不僅喪失了美國市場,同時也無法獲得美國企業所提供的核心產品。對於以高科技技術著稱的美國,以這種方式屢屢打擊其他企業,輕則賠償巨額錢財,重則萬劫不復。
  • 什麼樣的中國企業有「資格」加入「實體清單」?
    5月23日,33家中國企業或機構被美國商務部加入「實體清單」(詳見360、烽火等33家中國實體上榜美國「制裁清單」),至此,自從1997年美國政府推出實體清單制度以後,共有超過300家中國實體(含港澳臺)被加入實體清單,佔實體清單實體總數超過20%,數量僅次於俄羅斯。
  • ...5G技術暫時領先 實體清單對華為影響有限 實體清單是什麼意思?
    「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在未得到許可證前,美國各出口商不得幫助這些名單上的企業獲取受本條例管轄的任何物項。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
  • 美國再下狠手!11家中國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含蘋果三星供應商
    碳元科技深耕於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的開發、製造與銷售,其客戶包括三星、華為、OPPO 和 vivo 等。其中,據證券時報報導,針對美國商務部的封殺,歐菲光回應稱:暫時未收到相關正式文件,目前正收集、了解相關情況。另外,從事與基因測序等業務的新疆絲路華大基因和北京六合華大基因也入列其中。
  • 深度解讀美國對中國的實體清單
    我們先了解清單內實體的含義在清單內,實體範圍廣闊,包括自然人、企業、科研院校、政府機構及其他組織;除自然人外,跨國/地區設立的子公司、辦事處等關聯單位都將在清單內以國別單獨列示,有一個列一個。但對於中國發布的實體清單,這兩年來是集中批量發布,世界從未有過,即使在冷戰時期也沒有過,當前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數量大,涉及面廣,審查更嚴格,持續擴大等四個方面的特點。從這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對於美國而言,中國的挑戰太大太迅猛,幾乎是中國在一夜之間成為唯一可以挑戰美國的國家。
  • 請記住這197家企業及高校,既在美國實體清單中,也是國之棟梁
    文/機器智能2020年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了新的一批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公司及機構,和前幾期不同的是,這次首次出現了奇虎360這家網際網路公司,沒錯,就是你電腦裡或手機裡裝的那個360。2019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28家實體清單這些被列入「實體清單」的機構與企業,包括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安局、19家附屬政府機構以及8家科技企業。
  • 受華為禁令影響,已有100多家關聯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附詳細...
    TvBesmc截圖自美國商務部網站TvBesmc加上5月16日美國正式發布「實體清單」時的68家,目前受限制的華為關聯企業數已超過100家按照美國的法律,上了該清單的實體,在沒有授權允許的情況下,將無法購買美國企業生產的零部件。TvBesmc此外,在被問到美國企業和華為做生意的「特別許可」何時頒布,羅斯回應,美國商務部目前仍在處理中,「尚未頒發任何特別許可證。」TvBesmc華為回應:要求美國停止不公正對待!
  • 美國商務部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ofo再度被列為被...
    驅動中國2020年8月18日晚報美國商務部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28家中國實體上了"黑名單"!跟著美國封殺華為的企業「壓力山大...
    此前美國也曾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中,我們可以看看美國通過操縱市場力量打擊中國企業和打壓中國發展勢頭的努力是不是奏效了,那些跟隨美國政府打壓中國的跨國公司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回報」。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以違反制裁伊朗禁令為由,將華為及其附屬子公司納入美國出口控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禁止美國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出售晶片、軟體和提供相關服務。根據美國的出口管理條例,納入「實體清單」意味著美國企業在向華為出口商品之前必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而這種許可一般情況下都會被拒絕。
  • 77家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本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而近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該名單於22日正式執行。此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名單如下:一、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2、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天津)有限公司3、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
  • 從實體清單裡的中國機構看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方向
    對中國各大軍工航空企業的禁運早在9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所以美帝2001年把出口管制延伸到了這兩所高校,以進一步遏制中國空中力量發展。除了國內和軍事相關的高校以外,國內的軍工企業,包括中國船舶集團本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旗下的24個研究所,航天科工旗下的研究所,航天科技旗下的研究所,中國電科旗下的研究所等等都在實體清單上。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華為38家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
    國際電子商情獲悉,美東時間17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宣布, 美國工業和安全局(BIS)將進一步加大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採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的限制,並將38個新的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Ekgesmc
  • 140家中資企業被列實體清單,美國「制裁榜」就是中國「爆買榜」
    如下: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公司等70家關聯企業加入其實體清單;2019年6月21日,美國商務部將中科曙光等五家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2019年8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中廣核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共4家公司加入「實體清單」;2019
  • 美國將於本周五正式對33家「實體清單」中國企業/機構實施制裁
    美國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對5月22日新增列入「實體清單」的33家中國企業、機構以及個人自6月5日起(本周五)正式實施制裁。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再次非法幹涉我國內政,以參與政府活動或牽涉中國軍方為由,將33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與以往不同,新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中或機構中,大部分是我國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領域的領先企業,如雲天勵飛、雲從科技、東方網力、360、北京雲計算中心、深網視界等。
  • 美國商務部將360、網易考拉等33家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當中包括網易考拉、中和進出口貿易、奇虎360、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雲從科技、東方網力、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團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東方網力及其子公司深網視界,雲天勵飛、上海銀晨智能識別,北京金誠環宇電子等。這些企業及政府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同華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