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提到自閉症,人們頭腦中會不自主地浮現出呆呆傻傻、不會說話、流著口水的「弱智」兒形象。自閉症患者難道都有智力問題嗎?曾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60%~75%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但也有25%至35%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智力的確呈現異於常人的情況,但原因不明。
1.患病是因家長對孩子照顧不周嗎?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
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由於患兒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連通過度或不足,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從而導致自閉症人士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終身受到障礙,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有品質的正常生活。
2.自閉症與食物、藥物有關?
上面說的「養育方式」的理論一度是解釋自閉症病因的主流學說。另外,有人認為,食物中的酪蛋白導致了自閉症;更有一些人將它歸咎於孩子注射的疫苗身上,特別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中用來防腐的水楊乙汞。更有人認為自閉症是因為孩子出生時營養攝入不足所造成的,目前這些說法都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
3.智力水平異於常人?
一提到自閉症,人們頭腦中會不自主地浮現出呆呆傻傻、不會說話、流著口水的「弱智」兒形象。自閉症患者難道都有智力問題嗎?曾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60%~75%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但也有25%至35%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智力的確呈現異於常人的情況,但原因不明。
4.自閉症患兒有特殊能力?
很多人一提起自閉症,都會想起前幾年的一個綜藝節目上出現的一名擁有異常計算天賦的「雨人」周瑋,他能夠在不藉助計算機等手段的情況下,計算出多位數開次方的答案,很多人看完這個節目後,都被周瑋的計算能力所震撼,甚至有人覺得自閉症患兒是「被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雖然患上了自閉症,卻得到了「特殊能力」。自閉症也有其「好」的一面。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患者都具有「特殊能力」,據統計,這部分有「特殊能力」的自閉症患者只佔自閉症患者的10%-20%,絕大部分自閉症患者仍然是一個不懂交往、不會融入、甚至生活無法自理的人。
5.藥物治療有用嗎?
儘管醫生有時候會使用一些藥物,但藥物只是針對某些症狀,比如焦慮、多動行為、重複刻板行為、衝動攻擊行為、食慾和睡眠障礙等。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
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
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世界上從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自閉症兒童,孤獨症兒童的康復中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不過總體來講,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起到的效果是明顯的。
7.自閉症兒童需要幫助和支持
對父母來說,孩子即使是「高功能」自閉症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是「低功能」自閉症則有可能使整個家庭陷入危機。這些家庭可能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朋友、親戚以及相關服務提供者=不帶評判眼光的所有可能的協助。為這種家庭提供「替換服務」。很可能會挽救一個婚姻或者拯救整個家庭!
8.康復的核心:家庭教育
家裡有自閉症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以下幾點:
1.訓練一定要抓住自閉症核心目標。父母一定要知道,在運用方法的過程中,不可將手段與目標混淆,不可過於較真訓練形式上的效果,而忽略訓練背後的意義和目標。
自閉症孩子的訓練目標是為了提高他的社交能力,為此,需要很多教育輔助媒介和各種方法、手段,如教孩子畫三角形,並不是為了把三角形畫得有多好,而是為了提高在畫三角形過程當中所體現的社交能力和水平,家長要對他的主動的社交溝通表示贊同與肯定。而一些家長會將目標與手段混淆,以為應該像正常學校的孩子一樣,要把三角形畫得正式、規範。特別是剛剛開始訓練的家長在這一方面可能會出現較大問題,這裡需提醒家長們多加注意。
2.自閉症的訓練多數需要伴隨終生。很多家長會認為自閉症的幹預訓練是階段性的,以為孩子在經治療半年、一年或兩年後就會康復,可以去上正常的學校。真實狀況是,自閉症並非像其他疾病一樣治療幾個療程就會,患者一旦被確診為自閉症,對其的幹預將會是伴隨終生的。只是因為個體因素不一樣,在幹預的強度上會有輕重之分,絕不是階段性的幹預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3.自閉症的訓練需隨時隨地進行。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幹預訓練需隨時隨地進行,需要付出耐心與毅力。家長覺得只有在機構和學校中,面對老師時才是教育,領回家後就可以不用訓練,可以鬆懈下來,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訓練孩子的老師就是孩子的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醒來就開始訓練,不管是誰面對孩子,都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訓練,對孩子的教育須做到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進行。
4.自閉症的訓練越早越好,但沒有「晚」,終生都有訓練價值。應抓緊6歲以前的時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強,只要方法對,孩子的進步會很大。
5.所有的自閉症訓練的目標是擁有生存下去的社會功能。要讓孩子入學,在學校能學到許多在家裡學不到的東西,如:集體觀念、進取精神、獨立能力、自我保護、遵守紀律等。要儘可能地讓孩子接受職業培訓,融入社會,要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要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融入正常人之中。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